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三)临证谈理中丸

我们来复习,伤寒论第168条:太阳病,外证未除,而数下之,遂协热而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里不解者,桂枝人参汤主之。

太阳病还没有完全解除,而被前医误下了,导致患者利下不止,心下痞硬。表证没有解,肚子不舒服而不停的拉肚子,表证不解,不停的拉肚子,像不像前面讲的那个90岁的老人的症状?

90岁的老人家人陪他五一玩回来,肚子不舒服了,似乎还有表证,身体有点不舒服,而主症是腹泻,而伤寒论第168条用的是桂枝人参汤。那么桂枝人参汤适合这个老人使用吗?用理中汤来治内,桂枝来解外?如果适合,我们的诊断就是:太阴病和太阳病,里证伴有表证,虚证伴有实证,治疗:表里同治,以里为主,方剂:桂枝人参汤。

下面是高建忠老师所开的方,我们来看一下

高龄老人,吐泻频发而水谷少进,极易脾胃绝而病危。治疗急当理中焦,分清浊,以期吐泻止而水谷进。

处方:党参12克,炒苍术12克,干姜9克,焦神曲15克,苏叶9克,滑石18克,炙甘草3克,三剂,水冲服。

面对高龄老人,吐泻频发而水谷少进,很容易脾胃绝而病危,这一点,中西医的认识是一致的,而从中医来说,很快就会出现危症的,古书上叫脾胃绝。治疗应该怎么办呢,应该理中焦,分清浊,以期吐泻止而水谷进。

理中焦,分清浊,用理中汤,党参12克,炒苍术12克,干姜9克,炙甘草3克,在理中汤的基础上加了焦神曲15克,苏叶9克,滑石18克。

5月7日二诊:老人自诉当日服完一剂,即吐泻全止,可进饮食,恶寒,身痛也解,现无不适,家人要求再诊一次以善后。舌质暗红,舌苔白,脉弦大。治以理中和胃。

处方:党参12克,炒白术12克,干姜9克,焦神曲12克,焦山楂12克,炙甘草3克,七剂水冲服。

返回我们再思考,这是90岁的老人,我们以理中汤为主加减,如果是同样的病症发生青壮年,或者是小孩子的身上呢?我们是不是还是这样治呢?

接下来,我们再思考,上吐下泻,老人早上出门的时候好好的,去了公园玩了半天,晚上回来就病了,那么去了公园里面玩,途中发生了什么事情?病因是什么?无非不就是天气热了,老人受了热邪了?还是到公园里被风吹了受风寒了?或者是一家人出去玩,把孙子辈曾孙辈全部带上,小孩子喜欢吃零食,小孩子在吃零食的时候,有没有给老人喂吃零食,或者是喂一些比较生冷的食物,老人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些食物,会不会把老人给吃坏了?如果有吃坏肚子的可能,我们还可以考虑别的方子,比如说保和丸,蒮香正气散,还有我们平常用的寒湿泄泻的平胃散,这些方剂我们可不可能选用?在老人身上能不能用?在青壮年身上能不能用?在小孩子的身上能不能用?

还有,如果考虑到表证,能不能用桂枝汤?单用或者合用?其实方证和方证之间的鉴别,这应该是每一个临床医生的必修课,或者说这应该是基本功。就算我们要选用理中丸,或者是选用蒮香正气散,那么我们在选药的前提是他不应该用平胃散,也就是说不应该用别的方子。这才能选用我们认为对的方子。而不是理中丸蒮香正气散都差不多,用一种就行了,这是我们临床不允许的。对于我们医生来说,自己都不应该有这种想法。

还有这个90岁的老人,单用中药来治疗对不对,该不该合用西药,该不该中西医结合?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如果这个老人西医治疗会怎么样?中医治疗会怎么样?中西医结合治疗又会怎么样?对病人来说,我们医生的职责是给病人选用最适合他的治疗方案。

这个90岁的老人,他的家人还说了,去年和前年春、夏交替时均发生顽固性腹泻,住院治疗需要两周以上,腹泻才渐止。家人在说的时候,用了“顽固”这两个字,能泻多长的时间,每次都泻了两周以上。每次泄泻都是住院,住进去就是液,补液,也就是大概十七八天以后,慢慢就停止了。每年到这个时候都会出现,搞得家人很郁闷,而现在是第三次出现,这一次没有去住院,直接找高建忠老师看了,结果,一剂药下去,不吐不泻了,这是最快的。

反回来我们思考一下,对于这一类的病证,是中医快还是西医快还是中西医结合快?如果我们一边用中药,一边把西医的治疗也用上,会不会缩短疗程还是会延长疗程?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常识性的认识,经常是错误的。

我们中医在临床上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

我们能干什么和不能干什么,在不同的阶段,答案是不一样的?但是,至少我们每一个医生需要经常这样问自己。这还要设及到,我们要回答这些问题,设及到我们的理论自信,设及到我们的临床能力,但是随着我们临床的时间越长,我们的能力会越来越高,但这并不是全部,有时候,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在某一方面的锐气减少,我们临床的能力反而会打折。但是,无论如何,我们应该经常问问自己。

我的专业,我所从事的中医,在临床上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过度的自信和过度的不自信对每一个临床医生都是不合适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三)临证谈理中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