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目中的西方小说

罗曼-罗兰像

    《约翰-克里斯朵夫》  罗曼-罗兰(1866~1944)年    法国作家

    喜欢西方文学的人,或研究西方文学的人,罗曼-罗兰的作品那是绕不过去的一道坎,那是必读的作品,尤其是作者凭借着这一本小说,获得了191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他的小说的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般的旋律来写小说”。说起来非常地惭愧,该小说我是读了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拿起来又放下,放下了又拿起来,不是说小说写的不好,不是说小说的内容太枯燥,而是内容太丰富,情节太精彩,词藻太华丽,有着不忍心或一口气地把它全部读完的感觉。

    该小说是描写主人公约翰-克里斯朵夫的一生。儿时他爱幻想,爱大自然,有着他自己的丰富的联想,对风雨,对阳光,对河流也有着他自己的对音乐人生的美好向往。青年时期他对权贵的蔑视和反抗,以及自己的音乐天赋,走上了一条风雨飘摇的音乐之路。成年之后,他辗转于欧洲的各地,经历过死亡的威胁,经历过爱情的失意,也经历过友谊的中断。他爱过苍白慵懒的杂货店寡居的女人,他爱过他的好朋友的工程师的女儿,他爱过有着丈夫的医生妻子的女人,他也爱过钟爱自己的学生。暮年的他,事业上的追求和事业上的成功,使得他在精神上达到了宁静的崇高境界。通过克里斯朵夫的一生经历,反映了现实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冲突,也宣扬了人道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成功的小说。

    我以为,该小说最吸引人的,最有影响力的,是通过主人公的克里斯朵夫,奧里維,葛拉齐亚三者为代表的德,法,意,三国的,所谓的欧洲“三重奏”。这是人类和谐精神的整体象征,也是作者重构西方精神的具体表现。克里斯朵夫代表了德意志的狂放不羁,强悍有力,具有创造性的力量。奧里維代表了法兰西的自由清新,具有先进的思维。葛拉齐亚代表了意大利的和谐柔美,具有现实的精神。三者虽具有不同的特质,但他们的创造,思维,现实的三者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相互影响的。就像作者自己都十分强调的个人自由,个人意识,因为他认为个人自由是神灵在个人心中的显现,个人意识的崇高目标是对“爱” 与“真”的无休止的追求。

    有人说,该小说是和我国路遥所写的小说《平凡的世界》是世界性的通行版。以我来看,这两本书有相似之处的地方,又有不同之处的地方。相同之处都是叙述着自己的一生,这一生中,有过自己的迷失,痛苦,欣喜,奋斗。书中的主人公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下,都能保持着继续前行的心态,且以自身的光和热来影响着他人。不同之处是《平凡的世界》就像是书名所标示的一样,一个平凡人的一个平凡的人生。而该小说则是更多地体现在,他那伟大的音乐造诣上,艰苦卓绝的灵魂抗争上,他不仅仅局限再书里,他也跳出书外,穿越时间空间,来鼓舞所有的积极的人们。

    我又以为,该小说还有一个独特的表现手法,那就是整部小说以“河”这一意象来贯穿始终。在小说的开篇就写了克里斯朵夫,是出生在一条孕育他成长的母亲河—莱茵河,一条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的莱茵河。书的结尾又是以莱茵河为小说的主人公的一生作总结。莱茵河伴随了他的一生,他出生在莱茵河,结识朋友在莱茵河,身处异国时,眼前浮现的是莱茵河,弥留之际,耳边听到的又是莱茵河的涛声。作者把各种现象都比作河流,“河”之意象如同晴朗夜空上的点点繁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不妨来摘抄一小段,来看看作者诗意般的描写;岁月流逝…人生的大河中开始浮起回忆的岛屿,先是一些若有若无的小岛,仅仅在水面上探出头来的岩石。在它们周围,波平浪静,一片汪洋的水在晨光熹微中展布开去,随后又是些新的小岛在阳光中闪耀。江声...涛声...不论你回溯到如何久远,不论你在辽远的时间中想到你一生的那一刻,永远是它们深沉而又熟悉的声音在歌唱...

    所以我在想呀,古往今来一切伟大的心灵一样,小说的主人公克里斯朵夫的一生,都是泅渡自己的水,也是燃烧自己的火。他的生命戛然而止,但那里仍然有曲折,仍然有坎坷,也仍然有惨败,都在那未完待续。但他的天平一边放着他的灵魂,一边继续放着他的所有的代价。

    所以我又在想呀,作者从创作或创作者的角度,来叙述他的音乐,其目的不是音乐作品的外在形式,不是音乐在听众那里产生的心理效应,而是在音乐家的心中促成音乐来临的过程。有那么点拗口,不那么好理解,通俗地说,就是生命在于创造,生命在于创造中获得延续...

    罗曼-罗兰是一位法国的作家,也是一位世界性的作家,他的作品有很多,《母与子》《巨人传》《贝多芬传》等,都是标杆性的作品,有时间真想再去一一地拜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心目中的西方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