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的社会有两种需要:对组织,需要个人为其做出贡献,对个人,需要把组织当成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工具。只有管理者的有效性,才能使这两者相辅相成。
今天我们来看看彼得德鲁克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告诉我们如何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这里需要先明晰管理者的定义:
在现代组织里,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能实质地影响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经营成果的,就是一位管理者。
所以不是下面有多少下属和团队才叫管理者。
我将这本书归纳为四大块内容,不分先后顺序:
● 管理者心法 ● 时间管理
● 有效的决策 ● 人的管理
一、管理者心法之----我能贡献什么?
注重贡献,懂得将工作和长远目标相结合;才能使管理者不会为其本身的专长所限,不会被其所处的职位所限,才能够看到整体,看到全局。
在工作实践中越来越深刻认识到心法的重要性,比如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心态很重要,比如王阳明心法:知行合一,都在说同一个质朴且简单的道理,但是多数人都只停留在“知道”;
其实心法就是一种价值观,决定着我们行动习惯,所以非常强大;想法改变,行动改变,一切都会变。想法的改变有时候真的是最难跨越的一道坎,但却是能够带来改变最大的坎。
只有真正意识到其重要性,在实际工作中以这样的心念去学习工作,才能够彻底改善自己的状态。
想要改变观念,没有速成的方式,只有不断地阅读反思,可以看一些名人传记。去接触认知能力高的、有见识的人,也就是榜样,多与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思维习惯、看待问题的方式,工作的态度和行动等等,不断地刺激自己。
二、时间管理之---知道自己的时间都去哪了?
在管理者的工作中,时间是一项最稀有的特殊资源,所以管理者工作往往都是从时间安排上着手。
时间管理方面,首先最重要的是知道自己的时间都去哪了。
可以用连续一周到两周时间,记录自己每天的时间使用情况;包括吃饭、睡觉、休息、娱乐等等,事无巨细地记录。
我在看这本书之后,也开始记录自己一天的时间;一开始真的有点难以坚持事无巨细地记,经常会忘记。
最后用了一个办法:因为手机随身带,所以就给自己的微信文件传输助手发,每次要开始做一件事时就发个关键词,然后到晚上进行统计。
不记不知道,一记吓一跳,铁铮铮的数据事实告诉我,我在某些地方不可思议地花费了很多时间:比如有时午睡睡去了一个小时,上下班通勤一个小时,我都没有利用起来。周末收拾房间,洗衣等要n个小时。>.<
记录时间,让我深刻反省到:做事情一定要给自己设置时间期限,否则很容易就无限地拖延。
所以知道自己的时间使用情况后,才知道如何调整和管理,来增加整块的有效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
要事优先是时间管理里非常重要的概念,可以给要做的事情通过象限法排出优先次序,一次只做好一件事。一定要专注,才能做好事情。让自己专注的办法之一,就是给要开始做的事情一个限定的时间和空间。
三、有效的决策
决策是作为一个管理者一种特有的经常性需要做的任务,影响整个组织的绩效和成果;决策的有效性不言而喻。作者在书中虽然没有提供具体的决策步骤和方法,也无法提供,但给出了一些标准,这些标准可以起到方向性和指导性的作用。
决策要素一:明确问题的性质
分辨问题是例行的还是新的特殊的,就是决策者需要做的事情。所以决策是一种高层次的理性认识。
管理者首先明确问题是否是例行的;如果是例行的,那可以按照事先制定好的原则来决策。如果是策略性的,特殊的,就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其实工作中大部分的问题是例行的,可以用事先建立的规则来解决。
需要注意的是:经常性碰到的问题,是例行的问题,有些第一次碰到的问题,也可能是例行问题,是可以被建立的规则所解决的问题。有些看似是例行的问题,也可能是新问题,需要决策者去分析洞察。
这里也引出一个很重要的点:建立原则、创建工作方法和流程,并不断完善;可以通过记录工作的过程,复盘反思总结,来完善原则。
决策要素二:明确解决问题需要满足的边界条件
就是在于确定决策应该遵循的规范,就是了解要达到决策目的需要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决策要素三:注意区分正确的决策,而不是为人能接受的方案。
在决策中我们有时候容易因为某些原因,会倾向于采取折中的办法,但是折中的办法,往往不是正确的方案。可能是为了两方的利益作出的妥协,所以在决策中要注意避免。
决策要素四:决策方案一定要包含执行的步骤
不能付诸行动的决策不能算是真正的决策;一个决策需要有人能够去执行,所以需要列出行动的步骤,划分责任。
一个决策需要明确:
谁应该了解这项决策?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谁执行这些行动?这些行动应如何进行,才能使执行的人有所遵循?
决策要素五:重视反馈
通过反馈,我们可以验证决策的正确性和有效性。并进一步优化自己的决策,提高决策的有效性。
有效决策从提出假设开始
当管理者遇到问题时,首先是提出“假设”也就是个人见解,然后去验证假设,做出判断。
在这个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管理者要避免单一的视角和观点,需要从不同的观点中包括反对意见中做思考和判断。才能避免个人的局限性,降低决策错误的概率,给决策方案提供替代的其他可能。
这里再分享个《思考快与慢》作者卡尼曼的决策小方法:
选择几个(不超过6个)你认为对结果有重要影响的因素
按照统一标准进行打分
把分数相加获得总分
根据事先定好(分数)的标准做判断
细想下,很多人可能会发现,其实自己有时候在脑子里也是类似这样的决策步骤,只是没有进行数据化。而数据化的好处,就是更加直观。这种方法我觉得可以用在一般的决策中,其实重大决策这个可能只能做参考了。人的决策也是理性与感性同在的。
比如相亲的朋友,可以用这个方式通过给自己最在意的几项打分:比如长相、学历、收入、职业等等打分,从10个人中筛选3个去进一步认识,至于最后选谁,那还是得还原真实的人,真实的感受才能做决策。哈哈
四、识人所长,用人所长
关于人的管理在德鲁克看来最重要的就是如何发挥人的长处;自己的长处、下属的长处、上级长处等等,同时包容他人的缺点。
想要拥有一个人的优点,就必须同时接受一个人的缺点。
这本书虽然讲管理,但其实更侧重的是讲自我管理,自我提升,对于如何管理团队着墨并不多,比如如何激励、赋能、沟通、给愿景等等,这些可能用领导力这个概念更为贴切。当然管理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先能管好自己,做到自律、提高自己的能力、完善自己的品格。这与《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这本书倒是可以互为补充。
其实一个诚信、成熟、有富足心态、有格局的人,在管理他人、团队等人际关系处理中不需要特意学什么技巧方法。而成为这样的人却是我们一生都需要学习修炼的。
作为知识型的管理者,我们无法增加资源的供应量,所以要设法增加资源的产出量,使得有限的资源能够产出更多更好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