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为五虎上将,拼死就刘禅,刘备临死却交代,不可重用!

我们知道,在名著《三国演义》中,赵云忠肝义胆,一生为刘备四处征战,鞠躬尽瘁,先后参加了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等众多战役,为刘备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就是这样一个名将,却在刘备临终托孤时,告诫诸葛亮“不可重用”,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俗话说“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小编认为,刘备的知人善用是出了名的,之所以没有重用赵云,除了运气外,肯定是为了发挥赵云的特长,有更合适的位置适合赵云。具体原因是:


一是因为赵云为人太耿直,不适合做主政一方的一把手。古往今来,有才能但太过耿直的人不适合政治,赵云就是这样一个人,虽然文武全才,但性格耿直,为人太正派,不会拍马屁,爱提不同意见不懂得迂回,容易得罪人,既不利于领导下属,也不利于团结同僚,更容易得罪领导。比如,在刘备拿下成都后,刘备为了收买人心,打算将成都城中房屋及城外桑树、田产分给诸将,结果赵云引用霍去病的典故劝说刘备不要这样做。表面上看,赵云的建议似乎没有毛病,以百姓为重,实际在政治上,刘备是需要分赏来拉拢各派势力,争取支持。结果赵云这么一说,刘备就不好意思封赏,而那些等着封赏的各级官吏,对赵云可谓是恨之入骨。还有在刘备称王时,马超诸葛亮等一干文武都是积极劝进,但赵云却不赞成刘备这个时候称王,对正在兴头上刘备,当头一盆冷水。所以,这样一个耿直的人,不懂得揣摩上意,很难受到上级领导的重用。

二是因为赵云忠的是“光复汉室”的大义,而不是对刘备的愚忠,他凡事总是先虑民及以大局为重,所以很难得到刘备的重用。历史上,真正的刘备自小就有当“天子之志”,“光复汉室”并只是他云集贤士、兵将及征讨天下的一面“大旗”。所以,尽管刘备非常信任、赏识赵云,但却也非常了解赵云的忠义,与刘备真正的志向相左,一旦日后刘备的真正志向暴露,赵云肯定会选择“光复汉室”的大义而不会选择满足他的“私志”,所以刘备不会也不敢重用赵云。


三是因为刘备存有私心,为了让赵云保护自己一家老小,而没有把他放外重用。刘备心中非常清楚赵云不但人品极好,而且对自己忠心耿耿,所以刘备就把赵云作为保卫自己家人安全的不二人选。因为刘备知道是要当皇帝的,但是当皇帝的危险很多,风险也大,他不仅仅需要能在江山社稷上帮助他的文臣武将,更需要有能力保护自己一家老小安全的人。所以,刘备把保护自己一家老小安全的重任交给了赵云,而没给赵云单独领兵独当一面的机会。

四是因为刘备对赵云有所怀疑,怕自己死后,不好控制赵云。自古皇帝多猜疑。作为枭雄的刘备,临死前已经成就了蜀汉的雄伟业绩,所以这个时候刘备也存在多疑的成分,刘备一直不相信,在长坂坡一战中,赵云凭借自己的武力能从曹操百万军中救出阿斗。因为一人之力毕竟有穷尽,面对百万大军,就是车轮战也能把赵云拿下,更不要说放冷箭了,所以刘备对赵云有所怀疑,他觉得赵云和曹操应该会有什么秘密协议,或是卧底,自此不再信任赵云。所以在自己将要撒手人寰之时,作为叮嘱后人,而说出了赵云不堪重用的遗言。

五是赵云虽是一员勇猛的武将,但与刘备帐下其他虎将相比,赵云的功劳并不算高。比如关羽,是蜀国集团最为重要的一员大将,每次刘备分兵,关羽总是要独自带领一支人马的,后来又镇守荆州,独当一面,被封为前将军是名副其实的。张飞,作为蜀国集团次于关羽的大将,张飞也是经常独自作战的,进益州所向披靡,后又打败名将张郃,功劳也是甚大,所以被封为右将军。反观赵云,虽然跟随刘备多年,却一直是从战,也就是跟在刘备,要么跟在诸葛亮的身边打仗,很少有机会去单独作战,更别说独挡一面了。所以,虽然他和刘备的关系很好,但是功劳却不及其他四位,只得被封为翊军将军。


六是诸葛亮为避免拉拢人心遭刘备猜忌,故意不用与自己经常不谋而合的赵云。诸葛亮认为赵云是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两人对局势和前景的看法经常不谋而合。但因为刘备没有重用赵云,所以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也不敢重用赵云,因为用赵云即使仗打胜了,刘备也会不高兴。况且还会造成拉拢人心、拉帮结派的嫌疑。

七是因为刘备病榻托孤之时,赵云年事已高,不堪重用。我们知道,赵云与刘关张和诸葛亮相当于是同辈人,这些人都先后逝去,尤其是在刘备病榻托孤之时,赵云虽然健在,但年事已高,领兵作战心有余而力不足,为了蜀国的未来,需要培养、重用年轻人,而当时的武将魏延等能力又不在赵云之下。所以为了避免诸葛亮不培养、重用年轻人,刘备说出了“赵云不堪重用”的话语。

俗话说“时也命也”。小编认为,赵云之所以不被重用,既有自己耿直的性格原因,也有刘备、诸葛亮因人而异、知人而用的原因。并且,一个人除了才华,还有需要一点儿运气。所以,赵云不被重用也是时运不佳也!


你可能感兴趣的:(此人为五虎上将,拼死就刘禅,刘备临死却交代,不可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