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区块链媒体太难、太难、太难了


记者的笔可抵三千瑟枪。——笛卡尔

作者 | 林君、黄晓君

1

什么时候开始,“颠覆”一词已经成为区块链项目的标签;什么时候,那些曾经输出干货的公众号变成了鱼龙混杂区块链项目的展示台?我们能随便逮着一个东西就得意洋洋地告诉全世界:这就是区块链未来世界的微信、YouTube、微博、浏览器、应用市场,这就是未来吗?

区块链哪能那么容易取代/颠覆互联网时代,谁给的区块链媒体勇气去轻而易举地作出这样判定?当项目跑路事件发生的时候,那些没有经过考察就轻而易举地为之宣传、广而告之的媒体们,难道不应该承担一份责任?甚至有时候,他们并未感到有何不妥,常常为阅读量破千、破万洋洋得意。

2

前段时间,茅侃侃事件引发了公众对媒体报道年轻创业者的重新思考,当年,媒体是否对其进行了过度的吹捧?程苓峰写了一篇《一个记者对一个亡者的交代》,当年通过造概念、攒人头、贴标签等方式,把茅侃侃等四人包装成80后四大创业才子。现在悲剧发生了,当年豪气冲天的作者则满腹惶恐。

3

如今,当年那位同样火爆网络的穿着二次元装备的95后创业姑娘已经从神奇百货的失败中走出来,重新进军币圈。当年那句“我要带你们赚够95后的钱”的豪言壮志已经消失匿迹、隐于喧嚣的互联网杂音中。如今,2年前的口号重新再来,进化成了“我要带领你们赚够80后、90后的钱”。

4

林默的老师曾说“只有媒体这份工作,能让你跨越许多社会阶层的限制,跟最顶级的商业智慧对话”,但是也有弊病,那就是“跟大佬们谈笑风生多了,直接的副作用就是,觉得自己已经有了大佬的思维,是他们中间的一份子了”。

如今,领导告诉我:“做一个记者,你不光是要记录受访者告诉你的、你看到的,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从创业者的角度看问题。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写出有内涵、有温度的文字——无论对读者,或者受访者来说,都是一种尊重”。区块链领域,大家的身份都是创业者。

5

区块链的确是一场“边缘力量的崛起”。当一大波宣称这种技术将开启一个新时代的时候,我们很容易看到很多“开创性的案例”——媒体能抓住的也会是这些“少数派”。在区块链和币圈,商业迭代的意义都远超经典,让自己保持一个追逐新事物的好奇心是肯定的,但是也不要忘了,对于传统领域,我们还是要保持一定的敬畏。

毕竟,无论声称什么样的颠覆,我始终相信:从来没有什么无源之水、无根之树,就算区块链有多么颠覆与神奇,它也是从由成长在互联网社会的人去运作,与推进的。

因此,在区块链快车上的媒体人们,还是不要为众多区块链牛鬼蛇神们摇旗呐喊了吧。不如多些真诚,少些套路。

但我们也知道,这太难了。

---end

©本文为原创文章,转载须注明来源和作者!

你可能感兴趣的:(做一个区块链媒体太难、太难、太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