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父母,好家教,好孩子。

周日央的《氧气客厅》

平常很少看抖音视频,但是某次在看了朋友转发魏书生老师的抖音视频,内容是在讨论孩子应当将做家事当成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才能培养责任感,爱护家庭,心疼他人。觉得老师说得实在太有道理,于是买了魏老师的书来好好学习。

今天读的是魏书生老师的《好父母 好家教》。

魏书生老师,教学30多年经验,所历害的地方在于,不论什么样的班级,在经过他的指导后,学生不但综合素质高,班风积极向上,考试成绩也能总是名列前茅。同时他也是位成功的父亲,儿子于2001年考入清华大学,现已研究所毕业,进入国内著名科研机构任职。

魏书生老师的教学经验,强调全面的综合均衡发展,利用教育心理学的科学方法,以正向积极思考方式,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动机,提供家长们实在实用的教育良方。

孟德斯鸠曾说过:人的一生要接受三种教育,一种来自父母;一种来自学校;而另一种来自社会。而家庭教育,又是最基础、且影响最深远的。有一句话说:“好父母胜过好老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们需走进孩子的世界,在他们的心灵土壤里埋下真善美的种子,然后辛勤地耕耘、浇水、施肥,然后等待花开。


教育是从什么时候开始

在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中,将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感知运动阶段(0-2岁);前运算階段(2至6、7岁);具体运算阶段(6、7岁至11、12岁);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以后)。而艾里克森在心理社会发展则分为8阶段,是从婴儿前期开始延续至个人的一生。

而朱庆澜认为学龄前期阶段儿童的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成长的基础,是“至要紧的事”。所以,为了殿定好孩子基础,教育应从小开始,而不是僅交由学校及社会。


中西方教育的差异

在不同的国家,社会文化不同,教育的方式也不同。从《中国与西方国家家庭教育的若干比较》中,统计结果表名,中国家长注重子女学业取得妈成绩并获得学历教育的人数比例达43.9%,远运超过日本家长的2.7%。

在米歇尔.奥巴马在她的《成为》中提及,当她们一家人在白宫生活时,米歇尔还得拜托管家 “姑娘们必须学会如何自己打扫房间,她们必需自己铺床、洗衣,你们不能每天替她们做,因为她们不会住这一辈子。"前第一夫人的家庭教育是如此,如西方国家的育儿观,就是从小着眼培育孩子成为能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活的能力。


百善孝为先,父母排前面。

一家青少年研究所针对中学生心目中“最受尊敬的人是谁”的问卷调查,分别调查了中国内地、美国、日本的高中生。统计结果显示,日本学生表示排名前三者为父亲、母亲及坂本龙马(日本著名历史人物);105位学生回答排名为父亲、迈克尔.乔丹(球星)、母亲;而12000名中国学生回答排名顺序中,父亲列第十位,母亲列第十一位,甚至还不如一名电影名星。

魏老师说:“中国自古提倡孝道,如今且不说孝顺,连尊敬也不可得了。”

“一个不孝敬父母,对抗父母正确引导的人,伤害最重的,不是父母,而是孩子本人。”“孝敬父母是一切良好品德形成的基础。”

但为何会有这样的结果呢?作者认为,“是因为相当多的父母对子女只养不教。他们觉得父母的责任就是供孩子吃、喝、穿、住,把孩子养大就行,至于教育孩子,那是学校和社会的事。”

家长们对于教育的理念,绝大多数都是承袭于原生家庭。但随著时代变遷,教育也应与时俱进。

凤凰卫视主播《领航者》主持人,在她的文章里写道:

“科技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来15年约50%的工作将会被智能机器人取代。这个充满变革的世界里,若再以知识传输为主导和以测试为主导的教育体系是没有未来的。良好的价值观和品格比好的学习成绩对人生的影响要深远得多,教做人重于教知识。”


为何半数的中国学生会不喜欢自己的家长

作者认为,“孩子们并不是全盘否定家长,而是不喜欢家长的某些教育方式。”

例如:对孩子采取命令式;唠叨;埋怨、指责;打骂、体罚;爱得过份。这些教育方式,不但容易造成亲子间冲突,而且让原本对孩子的“爱”不小心变成了“厌恶”。

此外,当孩子家长面前说:“那个同学的母亲员大学教师,爸爸是公司高管,家里又有钱,他要什么有什么,那同学能不优秀吗?”家长千万不能在孩子面前埋怨或产生自卑的想法,不能助长孩子埋怨的情绪,屏蔽孩子自强不息的心。


那该如何让孩子能喜欢我们

获得孩子的信任及接受,教育才能更加有效顺利。

魏老师建议,在沟通方式上,“改变命令式的教育为民主型的商量。”

在面临生活中低潮,如“孩子遇到挫折或考试失误时,不是指责、埋怨,而是需引导孩子回忆他的辉煌时刻。”

在父母对孩子的情感上,需“勇于向孩子认错”,及“去掉多余的爱。”

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引导孩子正面地评价父母

陪伴孩子一同成长,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需求。作者说:父母可做到“善于扮演多种角色”,能扮演的角色愈多,您自己活的就会愈快乐,对人生的感悟得越来透彻,也是自我提高的过程。

家长可善于引用一些偉人事例,例如华盛顿,牛顿,卢梭等。作者建议父母尽量少用自己做为事例,不僅能拓宽孩子的视野,并可让孩子感受父母的博学多闻,同时对家长如良师般敬重。

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父母,好家教,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