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想和你聊聊死!
初一女生小文和她的妈妈在咨询室里有这样一段对话:
“我不想上学了”——妈妈生硬的回复“不可能”
“ 可是我在这儿不快乐”——“那是因为你不适应 ”
“我难受”——妈妈很无奈,“有啥可难受的?”
“跟你们说了也没用” ——“那跟谁说有用啊”
“你们根本就不在意我!” ——“怎么在意?你说!你还想让我们怎么在意?!”
小文开始哭泣,妈妈不耐烦的说“不许哭了,好好说话!”
小文压着嗓门、对着她妈妈一字一句地喊:“我想死!!!“ 她妈妈顿了几秒,然后是冷冰冰的回复:“然后呢?除了死,就没别的路了,啊?死能解决问题啊?”
小文斜眼瞪着她的父母,低头,不再说话……
小文的父母一脸无奈与困惑,悄悄对我说:她就是想回家,装的!不就是住校么,多大点儿事儿,至于这样吗?这孩子,真是让人不省心……
两天以后,小文来找我,第一句话是:老师,我想和你聊聊死!
你的地板,可能是孩子的天花板
对父母来说很困难的一件事就是:放下“过来人”的身份,以孩子的视角理解他们的困境!
对你来说“根本就不算事儿”的事儿,对孩子来说可能就是天大的难题。
有一个朋友回忆他小学时的一次体验:他在做数学题,觉得怎么这么难呢?当时他很无助,竟然就冒出一股冲动,想用小刀去划自己的手腕。现在觉得多简单啊,但当时就是觉得:多难啊!
2+2等于几呢?老师说2是小鸭子,1只小鸭子再加1只小鸭子,怎么算都是2啊!
你的地板,可能是孩子的天花板!
不被“懂”,通往内心的通道关闭了
小文的故事绝非个例,亲子之间无法达成共识时,隔阂就产生了:
一个初三的女生小雨学习压力很大,她哭着挽起自己的袖子,我看到了她胳膊上的十几道血迹,不深,但很扎眼。我当时心里一个哆嗦,第一反应是:安全第一,我得尽快联系她的父母。没想到她哭着央求我千万不要告诉她的父母和班主任,理由是:如果告诉父母,他们肯定会训我的,说我不懂事、小题大做,然后讲一堆大道理、各种唠叨,我知道他们是好意,但我真的很烦,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我有多难受……
我当时很心痛,我能想象的到,小雨的父母为了她的成长一定付出了很多,但是当孩子陷入痛苦时,他们竟然都不是可以倾诉、可以依靠的对象。在小雨看来:父母根本不懂我!
不愿意和父母说心里话是很多孩子的选择,对他们来说说了也没用,反而会让事情更麻烦。
不少新闻报导里让人很痛心的一点是,当孩子遭受情绪困扰、校园暴力、甚至性侵害时,宁愿长期忍着,也不张口向父母说。
父母走进孩子内心的通道被堵上了。
“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对父母来说,保持和孩子的沟通渠道的畅通是第一位的。这时,“不做什么”比“做什么”更重要!
父母们可以提醒自己做到“四不一降”:
“四不”:不批判、不指责、不讲大道理、不唠叨。我认为在孩子出现一点儿抵触情绪时就能及时打住是一种克制,也是智慧。
“一降”:主动降维,站在孩子的视角去理解他的困境。尝试把”过来人”的经验放下,去感受一个孩子的内心世界。
做坚实的容器——倾听、共情、陪伴
在心理咨询中,发挥最大作用的从来不是什么复杂的技术,而是最基本的倾听、共情、陪伴。
那个想和我聊聊死的小文,半个月后的一天她竟然和妈妈一起笑咪咪的来找我,她很满足地说:妈妈主动跟我聊过天了,我们聊了很久,我觉得她能理解我了。我也想通了,不再想死的事儿了,还是好好在学校待着吧!
倾听的力量就是这么大,当她的妈妈终于愿意安静下来去倾听孩子的心声时,小文那么痛苦的心结瞬间就被解开了。
她从始至终需要的,也只是“被懂”而已。
当然,有很多心理问题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这时就需要长久的支持和陪伴。
那个因为学习压力在自己胳膊上划了十几道的初三女生小雨,我和她约好三天见一次面。刚开始,她从头到尾都是一边说一边号啕大哭,我只是安静的倾听、拍拍她、递递纸巾,保持共情:没关系,你已经在努力了。你不想让父母失望,对吗?
慢慢地,她开始安静下来。她觉得我懂她,所以愿意和我聊更多。我们也开始讨论一些很细微的小事,比如什么时候她学习状态最好?她没掌握的知识点可以问哪个同学才会没有压力等。
这种陪伴持续了将近半年,终于有一天,她轻松的笑着说:“老师,今天好像没什么好聊的了,我觉得自己现在都挺好”,那个时候已经马上就要中考了。
最好的帮助——稳定的存在于他的旅途中
当孩子学习压力大时、和同学闹矛盾时、情绪低落时,父母们第一反应往往是“怎么办”,希望找到一剂良药快速帮孩子解决实际问题,讲道理、提建议、给方法自然而然就出来了。
但实际上,当孩子遇到困难时,“怎么办”根本不是最重要的,“怎么了”才最重要。孩子最需要的,是你这个人,全然在场,用全身心向他传达:我在这里。
这就够了。
我也好,父母也好,我们都是孩子成长旅途中的陪跑者。
即使我们再迫切的想要提供帮助、甚至想要替他跑,这终归是他自己的旅程。
我们能提供的最好的帮助就是稳定的存在于他的旅程中,爱他、懂他!没有批判、没有指责、没有唠叨、没有大道理,让他确信:无论他怎么样,他都值得被爱。
当他被卡住时,理解他的为难和恐惧,愿意放慢节奏,陪着他一起慢下来、停下来甚至倒退一程;当他需要支撑时,递给他一只手,让他有力量抬起脚、跨过眼前这道坎儿。
这是属于你和孩子的独特旅程!
没有完美的孩子、没有完美的父母,但我们可以在旅途中共同成长、持续精进!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可以补齐一切的不完美!
我很喜欢的一句话:
“万物皆有裂缝,但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你的爱,就是那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