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皆商的时代,愿我们少被别人套路:建好自己的心智防火墙

 ◆ ◆ ◆

文 | 李家小猫

互联网络的发达,信息传递速度越来越快,我们获取信息越来越方便的同时,有没有想过这些信息增量是让我们做选择和决策更容易了?还是提高了我们做筛选的门槛呢?

信息过载让人眼花缭乱,部分有价值的一手商业信息和数据都是以极其分散的形式掌握在少数行业专家手中,而互联网中大量的碎片信息、同质化的媒体内容和质量参差的研究报告共同构筑成一个巨大的信息沙漠:充斥着垃圾信息。

当信息不对称时,所有降临在你头上的好运,都可能是别人精心设计的骗局。

本质来讲,背后都是一整套的利益链,就像一把钩子,目的就是要你心甘情愿地掏钱买单。

                                          01

从生活上的吃穿用度到精神层面上的充电学习,从消费升级到过度透支,我们自以为的自由消费的背后,其实是被“看不见的手”所操纵。

拿每天都要吃的来说,不可避免要到吃盐糖脂,糖是产生兴奋感的原始动力,脂肪就像食物的麻醉剂,诱使人们进食过量,而盐可以掩盖食物中不好的味道。

这三种成分,最能刺激人类的味蕾,而味觉对人们选择食物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仅拿糖举例,大脑对糖的反应和对可卡因的反应一样,甜食能代表着能量,能带给人们兴奋感和愉悦。可口可乐公司花了大量的资金和精力做实验,找到了糖分的“极乐点”,按照这个比例调配好的可乐,不仅能让你感到令人愉悦的甜味,而且喝完后嘴中不会留下任何不好的味道,只会让你更加想喝。

为了吸引消费者,食品巨头想尽各种办法在产品中通过添加远远超出健康标准的糖分、盐分和脂肪,让我们无法抵抗加工食物的强大魅力。根据相关研究,习惯了吃加工食品的人想戒掉零食,就跟戒毒的难度差不多。

各种五花八门的营销攻势令人无法拒绝,还有一本叫《盐糖脂》的书籍,专门披露了政府不一定总是站在公共健康这边,出于对国家经济发展和平衡的考虑,政府有时也会做出一些对公共健康不利的远择。

印象中美国特别注意食品安全, FDA在美国乃至全球都有极其巨大的影响,有“美国人健康守护神”之称。即使在这个国家也一样,食品加工商和供应商们联合起来发起“代扣会费”项目,所有的供应商都提供一部分资金,用于对政府部门进行集体游说。在游说下,农业部一直都帮着加工商说话。

联邦政府对糖也非常宽容。在过去的三十年里,联邦政府甚至免除了食物中糖的最高限量,也没有强制要求那些生产厂家公布它们产品的含糖量。

联邦贸易委员会也曾经试图禁止它面向儿童的食品广告,但受到了来自食品公司、广告商、电视网络代表的抵抗。这是一个强大的行业游说团体,他们动用了高达1600万美元的资金,推翻了委员会的提案。

你看,就连政府也成了帮凶,某些行业获得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无处可逃。 管不住嘴,可能真的不是我们自己的错。我们对加工食品欲罢不能,是食品巨头在操纵。

但我们仍然要增加对食品健康的认识和关注程度,在购买食物时做出有意识地选择。食品加工商有盐、糖和脂肪,但我们有选择的权利,这才是最强大的力量。毕竟我们可以决定自己吃什么,也可以决定自己吃多少。

                                          02

再看看消费升级。什么是消费升级?说白了,就是给你洗脑“你消费了什么就代表了你是谁,让你把多挣的钱以各种方式花掉。”

因此不管你的收入如何增加,为了匹配你因此而增高的“社会地位”,你的消费总是如影随形地变高,让你始终无法获得太多的结余。

好多年了,无论杂志、电视、网络、公众号爆文都在鼓吹你消费超出自己购买力产品。鼓励你发现自己,疼爱自己。

还记得这些文章么?

《不给你买 YSL 的男孩,不配说爱你》

《心情三分靠打拼,七分靠shopping》

《娶老婆,一定娶会花钱的那种》

《聪明的女人,舍得为自己花钱》

《20岁喜欢的裙子,40岁穿上已没有了任何意义》

贩卖观念在前,赚钱在后,有了观念做铺垫,后面的一切都顺理成章。“你舍不得买那些漂亮、好看、具有品质感的东西,是因为潜意识认为自己配不上它们。”

年轻人谁听到这句话能不买买买呢,有钱就花,没钱就借呗。所有的媒体都告诉你,漂亮的女孩不要在年轻的时候省钱,结果让自己最便宜。月入5000也能看起来过得像月入5万,换个苹果X才是跟得上潮流。

在消费主义的大旗之下,这些消费行为非但不会被认为是奢侈浪费,反而会被包装成各种美好的事物,让你于情于理都无法拒绝。

说到底,所有鼓吹借贷消费和过度消费的理念都是阴谋论,钱不要还么?

纪录片《无节制消费的元凶》,对这只看不见的手描绘的丝丝入画。

纪录片分了三集。

第一集讲的是资本联盟通过减少产品寿命或者增加迭代速度刺激购买欲望。典型的是iPhone的换代营销策略。

第二集讲的是利用人们怕老怕死怕穷贩卖焦虑,促进购买。

第三集讲怎么通过动画周边把产品推销给孩子,以及怎么把客户变成孩子。营销人员通过各种手段让客户像孩子一样,想要,就立刻买。

纪录片里的套路很多年前就开始了,至今也没啥变化。无非就是利用人们怕老怕死怕穷,怕阶层滑落,怕跟不上时代脚步,怕自己不够潮的焦虑。

贩卖焦虑才是最好的销售手段,没有焦虑就帮助你创造焦虑,没有需求就主动创造需求。告诉大众一些潜在的恐惧和威胁,并让他们相信购买产品可以使得消除这种恐惧和焦虑。这是各种销售手段不为人知的核心竞争力。

但事实上快乐,不应该来源于消费,我们是谁也不应该被我们消费的东西来定义。

消费之前多想想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不应该被那些包装过的消费主义骗局所影响。

越奉行消费主义的人,就越难积累足够的资产。关注自身的真实需求,而非为商家埋单 。

一定跳出消费主义的陷阱,消费主义像吃糖,小时候糖吃的越多,越克制不住的喜欢甜食的欲望,越难学会延迟满足。

如果你是一个普通人,学会节制欲望,摆脱消费主义,是掌控自己人生的核心,普通人拼命负债消费,学不会控制自己,学不会延迟满足感,就一定会被别人控制。

                                            03

除了消费升级,知识付费这两年也非常的火,也眼见不少品牌混的风生水起,很多大V赚得盆满钵满。然而大多数追求品质逼格和学习精进的人们,他们的生活并没有迎来质变。

在当下这个越来越变化莫测越来越不确定的世界中,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于是充满了巨大的“知识焦虑”和“知识恐慌”,这时候,每当有人包装出来一个“你必须要关注的未来”又或是某些“成功之道”时,大家就忙不迭的要跟风上课了。

但是市面上付费课程水平真的是良莠不齐,的确有一些用心做的高质量的课程,但是正如那个著名的二八定律,80%的课程都掺杂了太多水份。

第一,同质化严重。二,内容水化。

甚至有人拿着某些其他优秀答主的高赞回答出来,整理一下就能开个收费课程又讲了一遍,还能开个训练营,也能获得几百个报名。

付费是为了不看低质量免费内容的,但是发现付费的内容也是一样就会失望。所以当你问身边人知识付费这个产品怎么样?他会说他花了多少时间花了多少钱,然而发现东西没有意义。所以与其听这样的课程,不如和圈内前辈面对面交流来的实际。

有一个朋友以曾经就因为想快速通过写作变现、实现月入过万而花了5000元参加一个线上课程,结果收了钱之后发现每天就是发一些励志的文章让自己看后写读后感,名义上是拆解好文,通过拆解模仿学习写作套路,而且说是写的好的会推荐给各大平台,但是课程结束后,稿件一直没被采纳,来一句没关系我们后面还有更高阶的课程,只要再交8888元就能保证每一篇稿子都被推荐。到这个时候,你是交还是不交呢?

如今这样快速成功的课程比比皆是,市场很是火爆,究其原因是因为利用了人们急功近利的心理将成功简单地定义为花钱就能获得的。

一部分最早出于“尝鲜”心理而购买过知识付费产品的用户,因为在购买过后得到正向价值和反馈并不强烈,于是,他们也开始慢慢对于知识付费产品敬而远之。或者说,开始趋近于麻木。

总体来说,目前的所谓知识付费,本质上还是抓住了广大人群的焦虑和浮躁心态,制造知识恐慌,提供追求知识的自我满足感,积极上进的成就麻痹感以及知识青年的社会认同感,让你觉得掌握了知识,实际上只是一种幻觉,而真正实际的知识和技能,是需要你花大量时间去实践和验证的。

知识是珍宝,但实践是得到它的钥匙。爱因斯坦说过:“那些读了太多而用脑太少的人会养成懒于思考的习惯。只是学习他人的智慧并不足够,你需要自己想明白才行。花时间记录、通盘考虑和深入思考你学到的东西。”

这世上唯一的捷径是行动:勤奋地阅读、勤奋地思考、勤奋地实践。别人的干货,只能让你间歇性踌躇满志;自己的行动,才能让你摆脱持续性混吃等死。

你想要的结果,必须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走得太舒服的路,往往都是下坡路,而只有当你认真阅读和仔细思考以及踏踏实实去实践时,才有往上走的底气。

                                          04

你看,我们看到的世界和被过度营销的信息让我们看到的是不同的世界。

产品过剩和传播过度的社会里,想离真相更近,我们需要为自己心智搭起一道有效的防御墙,屏蔽掉伪装的信息与充满陷阱的逻辑。

❤️ 拒绝信息定制,系统总推给你喜欢的,长期被简明快的“快餐型信息”喂养,让我们丧失了耐心。长此以往,思维模式就会变得单一且僵化。

我们收到的信息都是我们根据自己兴趣定制化的,这导致我们不断接受到的都是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在这种观点单一、相对封闭的信息来源中,我们只能把接收的信息当做事实的全部真相,而我们从日常模式中获得的最重要东西却是宏观的视野。

太过精心的设计、过于完整的呈现、思维难度的降低,使阅读者自然而然地接受包装过的信息,而不需要面对困难和努力,很容易整理出“自己”的思绪。

❤️ 提高“搜商”,掌握正规专业的信息获取渠道,找到知识的源头。

就像河流的源头一样,知识源头,是知识发源的地方,是知识刚刚被创造出来的地方。这里的知识浓度和质量极高,有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当顺流而下,离源头越远,支流越多,混入的杂质也就越多。当一份知识掺入了太多杂质时,恐怕只能勾兑成鸡汤了。

现在我们获取的知识,绝大多数都是二三四手信息,因为很多人已经失去了获得一手信息的能力。这也是我们认知效率低下的原因。

一般来说,下面这些内容是好知识的概率更高:

一手研究论文、行业的学术期刊、行业最新数据报告;

名校的教科书、维基百科;

讲述底层逻辑、思考质量比较高、略微难懂的书和文章;

各行业领军人物、行业大牛推荐的书单、豆列。

还有一些优质的记录片。

❤️ 跟随知识源头的人,和牛人接触,特别是向行业领域内真正大拿请教,了解他们的思维,通过不同的思维碰撞,学习真知。

如果你身边有这样又专业眼界且宽阔的的朋友,能够沟通得上,多和他们交流,很有益处。

如果身边很少能够接触得到这样的人,可以通过付费跟随站在知识源头的人。比如“得到”上一些专栏作者,像卓老板、万维钢,他们一个站在科技链条源头,一个站在优质图书源头,表述相当忠实和清晰。通过这样的方式也比较容易提高认知效率。

❤️ 尽可能多地掌握“多元思维模型”。

思维方式会决定我们做事的效率和效果。好的思维模型就像导航一样,可以指引我们在通往正确地道路上不断前行。

如果思维模式过于的单一,信息不足,思考的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从而,就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

问题的关键在于不会进行跨界地学习,不能够把多个学科的知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只会从单一的维度去看问题,导致思考过于片面。

93岁的智慧老人查理·芒格提倡要学习所有学科中真正重要的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普世智慧”,用它去研究商业社会和投资领域的各种问题。

这个“普世智慧”就是他多次提出的“多元思维模型”。下面我们看一下查理·芒格对多元思维模型的解释:

长久以来,我坚信存在某个系统——几乎所有聪明人都能掌握的系统,它比绝大多数人用的系统管用。你需要做的是在你的头脑里形成一种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有了那个系统之后,你就能逐渐提高对事物的认识。

你必须知道重要学科的重要理论,并经常使用它们——要全部都用上,而不是只用几种。大多数人都只使用学过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比如说经济学,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

有一句谚语是怎么说的:“在手里拿着铁锤的人看来,世界就像一颗钉子”,这是处理问题的一种笨办法。必须在头脑中拥有一些思维模型,必须依靠这些模型组成的框架来安排你的经验,包括间接的和直接的。

芒格的所有工具是指将数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历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学科的思想结合起来。据称,只要正确的收集和组织,他的多元思维模型(据他估计,大概有100种)便能提供一个背景或者框架,使他具有看清生活本质的非凡洞察力。

在这个时代该如何理性的获取信息,很大程度取决你获取信息的途径。被动消费信息的人,其实就像活在“楚门的世界”,被各种各样的媒体、广告、亲戚朋友构建了整个生活,积非成是,所以我们要不断提高对信息的判断能力,才能少交智商税。

一个人拥有怎样的心智模式将能够很大程度上影响我们在社会中的行为模式。我们的心智模式是怎样的看到的世界就是怎样的。那些主宰你生活的原以为毫无疑问的看法,其实并不是那么可靠,你以为自己看到了世界,其实你只是看到了自己的窗户。

泰戈尔曾经说过一句诗,“你看不见你自己,你所看见的,只是你的影子。我们所选择的,所看到的世界,往往是经过筛选过的世界。”

所以不能将自己困囿于自己的小世界之中,要多加以自省,觉察自己的认知,同时多学习,接触更多的新事物,接纳一些不同的想法,学会去观察周围的事物,同时要进行持续的自我修炼,改善和升级自己的心智模式。


我是李家小猫,欢迎关注,阅读和写作让你更性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全民皆商的时代,愿我们少被别人套路:建好自己的心智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