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抗美援朝精神1

        继《士兵突击》《平凡的世界》和《肖申克的救赎》三部反复品味的好剧后,近期,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跨过鸭绿江》震撼首播,引发国人共鸣共情。看了一集,我就深陷其中,利用了近两月左右的点滴时间,连追两遍,尤第二遍,与李峰所作《决战朝鲜》同步品读,两者契合度极高,大到战争的整体脉络,小到对战役战斗的描述,更令人惊讶的是书中的文字与剧中的台词,不少时候完全一致,极大程度激发了追剧和品书的兴致。

      剧中书中有无数让我泪目的画面和文字,把我们家喻户晓的杨根思、邱少云、黄继光、孙占元、杨连第等战斗英雄刻画的淋漓尽致。把耳熟能详的坚守飞虎山、激战黄草岭、松骨峰、鏖战长津湖、血战上甘岭战役等战役战斗描述得清晰可见。

        不同的人对“抗美援朝精神”的解读都不一样,有人解读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有人解读为“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有人解读为“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有人解读为“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不同的场景,不同的人物毅然决然的一句话“保证完成任务”,给我的印象最深,触动最大,简简单单的六个字,背后往往是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背后必然是无数人的倒下,必然是明知要牺牲也要无条件的执行。这就是我个人对抗美援朝精神的解读。

        “保证完成任务”,坚决不讲任何条件,不提任何困难,敢立军令状,誓死破楼兰!“保证完成任务”是一种表率。这种表率是我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战胜一切来犯之敌的制胜法宝。是彭大将军力排众议、挂帅出征壮举;是万岁军军长梁兴初知耻后勇、誓雪前耻的豪情;是113师师长刘海清视军令如山、誓死如归的坦荡(带领全师14小时夜行军140华里抢占三所里,创造世界步兵攻击史奇迹)。

        “保证完成任务”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令敌胆寒、望风而逃。许多美国士兵始终无法理解,为什么志愿军一听到冲锋号就总能激起昂扬斗志?这就是精神的力量,是为了和平、为了祖国、为了家乡,不惧零下四十度的冰冻严寒、不惧熊熊燃烧的烈火、不惧贯穿血肉的炮火和子弹。

        “保证完成任务”是一种担当。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长眠在朝鲜的十九万七千多烈士在最后一刻拉响光荣弹的时候,用血肉之躯抵挡飞机大炮的时候,保持战斗姿势冻成冰雕的时候,那是他们作为军人最后的倔强。也正是他们的担当,他们的倔强,感天动地,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保证完成任务”是一种承诺。这承诺掷地有声、力重千钧。“我的身后是祖国”最简单而又最强有力的战场动员。为了兑现承诺,不计得失、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这承诺后边是“大家”是“祖国”,肩负的是民族的自尊和未来,不屈的脊梁必须挺直,组织交给的任务必须坚决执行、不折不扣的完成。

        作为军人,要将“保证完成任务”作为最应喊响的口号,最应锤炼的品格。多一些“保证完成任务”的承诺与担当,多一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无畏与坚持,多一些“剑锋所指、所向披靡”的豪气与气魄,又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有什么任务完成不了、有什么战胜不了的敌人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抗美援朝精神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