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兄死弟及的大位传承

秦武公在位二十年,外界风云变幻,大秦国内也是风起云涌。不过依仗武公的智慧和铁血手段,不仅平息了国内矛盾,同时也积极进取,不断对外扩张。

武公死后弟弟德公继位,虽然没有对外扩张,但是将都城东迁,从此拉开了大秦东进的步伐。

德公死后,身后留下了三个儿子,分别是宣公、成公、穆公。兄弟三人也是依次登基掌权。

宣公刚刚登基的第一年,外界就差不多已经乱成一锅粥了。

“宣公元年,卫、燕伐周,出惠王,立王子穨。”

“三年,郑伯、虢叔杀子穨而入惠王。”

上面出场的这几个国家,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算是强国。然而,他们就已经可以把周天子按在地上摩擦了,周天子换来换去,王室也没啥好办法。

实际上,上面提到的周惠王和王子穨关系有点小复杂,而周惠王被赶走也算是咎由自取,其中另有隐情。这里不多提了,要不然又要写成外传了,回到大秦的主线上。但是这个周王室两个人的关系需要说下,否则容易造成误解。

实际上穨是周惠王的叔叔。周惠王是周庄王的孙子,而穨是周庄王的爱妾所生。但是在晋世家中,太史公又说穨是周惠王的弟弟。如果不是太史公记错了,那么就是又有什么不可说的秘密了。总之穨不是周惠王的儿子就对了。

后来太史公记载秦宣公又跟晋国在河阳打了一仗还打赢了,但是在晋世家中没有找到相关记载。

可能是这一仗并不重要,对晋国来说不痛不痒,对秦国来说也没见有记载得到什么太大好处。

还有可能就是,当时晋国国内正乱(故事很精彩,又是一个关于女人和旧贵族的故事),根本顾不上(随着秦国东进,感觉我挖的坑越来越多了,有空慢慢填)。

可是就算是晋国顾不上,但是太史公写史记的时候并不忙吧,为啥不记上一笔呢?不光是晋世家没有,在齐太公世家中也没有,在周本纪中也不曾记载。这一仗是不是秦宣公为了自己的履历漂亮写自己写上的?

秦宣公在位十二年就死了,他有九个儿子结果一个都没有继承大位,而他唯一的战绩还有可能是假的,好悲哀一个人。

不过可以倒推一下,秦宣公虽然没啥战绩,这也正是说明了,此时秦国内还是一片安稳祥和的状态,算是在乱世中猥琐发育了。

至于秦宣公的九个儿子没有一个继位的,在这里就不猜测了,因为接下来的秦成公更悲催,在位只有四年,七个儿子也没人继位。

太史公记载秦成公的事迹只有一句话“成公元年,梁伯、芮伯来朝”。

直到成公的弟弟秦穆公继位之后,秦国的故事再次精彩起来。顺便说一句,前面说的那个梁伯和芮伯,在二十年后被秦穆公给灭了。在此心疼秦成公两秒。

秦国的大位有兄弟相传的特点,前有世父让襄公,后有出子死后武公继位,武公死后德公继位。

德公的三个儿子不知道是不是继承了先辈的优良传统,让弟不传子,还是另有别论就不多加猜测了。因为太史公记载“成公立四年卒。子七人,莫立,立其弟缪公。”

无论如何秦国国力是蒸蒸日上,大秦似乎正在等待一个主人,等待着一个真正能让大秦扬名万古的真正帝王。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秦----兄死弟及的大位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