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外人》:从来都不是你选择了命运。

局外人

【法】阿尔贝·加缪、金祎

我也曾经说过——当然听起来又是非常荒谬的:“我想要塑造的主人公,是我们的救世主该有的唯一的模样。”

——阿尔贝•加缪

《局外人》是加缪在1940年完成的一部成名作。一部典型的讽刺小说。

时隔将近一个世纪,为何当年的时代讽刺小说放到今天再读,丝毫不觉得过时,甚至依然能带给人深思?

故事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完全是回忆被捕前的所有细节,第二部分是审讯整个过程。

在第一部分里面所有的描写都意在指出,外界的所有一切都与自己无关,对于所有人和事物自己都是“局外人”。主角所有的态度基本就是:朋友做不做都可以、这个或者这个问题毫无意义、如果她要我们就结婚…

作者似乎想要表达的是主角是消极,无为,被动的,毫无责任感的人。我们任然在期待这个人些什么,直到他鬼使神差地朝那个阿拉伯人开了五枪。

根据主角的表达,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桩名副其实的自卫型过失杀人。会判成什么刑,不加以评论,毕竟不熟悉一个世纪前的欧洲法律。也仅仅从过去TVB港剧中了解到点皮毛。类似“你可以不说话,但是你说的将成为呈堂证供”。

基于以上,可以看到文中第二部分。“不要主动发言,剩下的事则由他来代劳”,“我的命运由他们决定,而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

一开始,作者觉得这是个简单的案子,不会牵起多大的涟漪。但随着审判的进行,一切开始不对头,“我意识到我打破了这一天的平衡,打破了海滩上不寻常的寂静,在这种平衡的寂静中,我原本是幸福自在的”。

在预审法官一次又一次地让他在十字架面前忏悔,他表示毫无意义的时候。其实并不代表他不知悔改。从以上的表达中是可以看出来他已经忏悔过了。只是他忏悔的并不是杀人的罪孽,而是错误的选择导致生活的巨变。

主角在接下来的审讯中基本没有表达的权利,以至于,他所有的基本描述,把他的“无所谓”态度过度放大——他是个冷漠的人,他不爱他的妈妈,他和人渣做朋友…于是他可以去死。以上像不像现今的网络暴力?papi酱孩子跟父亲姓,她太奴性,她不是独立女性,她两面三刀,她欺骗了大众…

当然回到文中,主角到底是不是那样的人呢?很多次作者提到,“这个时候,我想起了妈妈”、“妈妈在的时候,这套房子还挺合适;现在我一个人住就太大了,我不得不把饭厅的桌子搬到卧室来”、以及最后“妈妈一定感受到了解脱”…他多次想到的妈妈。

是可以说明他是真的很爱妈妈的,只是相处方式不同,为何一定要痛哭才能表达是真爱?

最后关于感悟,主角在监狱中发现了很多身外之物,很美好,那些与自己无关的东西就是那样静静的存在,它们不会因为你的动荡、变迁、感受而改变。

市井的嘈杂声,监狱凸起的墙壁,天空的飞鸟,深夜的星空,他们都是各自独立地存在着。

所谓命运就是从来不由自己做主,“他的命运并不取决于那件命案的客观事实本事,而是取决于人们如何看待他这个人,取决于人们对他那些生活,对他的生活方式,甚至生活趣味的看法,实际上也就是取决于某种观念与意识形态。”

然而,似乎对于命运,他也是个局外人,如同监狱的墙壁,天空的飞鸟,市井的吵杂。他与自己的人生也不过是个看客。

你可能感兴趣的:(《局外人》:从来都不是你选择了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