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力量》,这书不错,不太好读。这段里讲得,先精通一个小领域,和自己最近实践的,一段时间做好一件事一个意思,而且效果确实会非常不错。
这几年,集中时间看了心理学书籍,心灵鸡汤。很容易就有了鸡汤哥,正能量的标签。最近看了两周左右的结构化思维,和听了些这方面的喜马拉雅,再做了两个思维导图,工作上试了几次。在结构化思维方面,就可以比多数人们知道的多一些了。
一件事或一个问题,集中办:看这方面的书,预习、复习、反思,和高手请教。
如果把这件事和其他很多事放在一起处理,不分轻重,可能一年后这个事还没有成果。但一段时间就处理一件事,成果很快展现。
这逻辑多有意思,鸡汤书籍看10本以上,基本就比多数人看得多了。心理学书看10本,也比多数人掌握得多了。学技能,比如学打渔也是这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行。就这么接连打个1个月左右,就要比多数人在打渔技术方面强了。
集中一段干一件事,很容易出活。而对于工作上的事情,一件事找出3,5个问题,集中精力解决一个,然后再解决下一个。
能力上来讲,每个人都没有问题。为什么多数人们没有成为专家?1,舒适区,人们不想离开舒适区。学东西看书解决问题还是费脑子的。2,目标不清晰(没有紧迫感,不着急,慢慢来)。3,平常没有刻意练习,现在诱惑多,精力分散,把一件事做好就难了。
1个月刻意练习,比多数人掌握得多,是很现实的。
这些小技能串起来,是很有意思的。实际上家长让孩子上各种兴趣班,也是有类似的逻辑,但可能虽然学习了,孩子心里有抵触情绪,当成了任务,而不是自己愿意做的事。就出现了虽然学了但是不愿意内化。学完了就任务完成了。
强迫学是外学,兴趣学是内学。人一生都在以内心接受,作为掌握技能的前提啊。
只要认真学,找到能帮助你的人是很容易的,这是吸引力法则,而人家可能给你一个建议,就能帮助你解决特别大的问题。
像是认识个90后的演讲俱乐部老师,很愿意帮助人,昨天我问学演讲还需要怎么努力,她建议买个3脚架,把自己平常在家练习的样子,用手机录像拍下来。我说‘没必要吧,我平常可以用手机录音练’,她说‘不一样’,从善如流,试了下买来的3脚架,确实不同,自己练人很放松,不过站在3脚架的手机前,被录着像,演讲台的感觉一下就出来了,人又慌了起来。
一段时间解决一个问题,或建立一个习惯,看一类书。肯定就能超越多数人的水平。而这个时间不用太长。
7年前看《富兰克林自传》的时候,富兰克林先生就是这样去做的,他列了13个品质清单,在一段时间之内建立自己的一个品质,解决了之后再去解决下一个问题,那个时候没有觉得这种思维方式,有什么强的地方,现在看来,自己没有看懂啊。当时看着只说“哪有这么容易啊”。那时的智慧不够啊。
但,做到这个“一段时间做一件事”的难度在于:心学的吾性自足,不假外求,从混沌中断舍离的能力,结构思考力,专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