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课分清责任和界限

第八课如何分清责任与界限?

一、我们总以为孩子是我们的责任,其实人各有命。孩子的命运并不掌握在我们的手里,他是来开导我们,如何去爱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活的充实而幸福的给她看,给她所有需要的成长空间,但保持在一定距离内,让他随时一转身就能看到你平静而慈爱的身影,你若能找到自己的路,他不会离你太远。

纪伯伦的诗:

你的儿女,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所产生的儿女。他们经由你来,但不是因你而来。虽然在你身边,却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他们你的爱,而不是你的思想。庇护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住在你梦中也无法企及的明天。

  你要向他们学习,而不是使他们像你,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会再在昨日流连。

  你是弓。儿女是从你手里发射出来活生生的箭。弓箭手,望着永恒之路上的箭靶,它会使全力接将你拉开。使他们的箭射的又快又远,欣喜的在弓箭手中屈曲吧,因为他爱飞翔的箭,也爱稳定的弓。

二、我们需要尊重,并鼓励孩子的发展。

三、一切不良行为背后都是在呼唤爱。

四、孩子是来教导我们如何去爱的。

五、真正的教育是言传身教。把自己活得幸福精彩的给他看,同时保证在一定距离内,孩子随意转身,他需要的时候,他都能看到你在离他不远的地方,充满爱,充满力量,支持他,又不干涉他。

六、亲子关系中的爱是以分离为目的的,最成功的教育是分离。

七、判断爱与溺爱

例1:训练营五天,孩子九岁,父母送上车,父母眼红了,开车尾随,提醒孩子遇到问题找老师找父母,对孩子不放心。

例2,训练营要求5天,不与父母联系,两三天父母打电话问情况,不让家长来,父母拿零食来了三次。当我们感觉离不开孩子,不仅不利于孩子成长,而且对孩子是一种妨碍。

例3,角色互换

场景一:想自己五岁的时候,父母说:快点吃饭了,快去洗手,你都这么大了,怎么什么都不会弄,你能不能把裤子穿上?你怎么又把饭撒地上了?你什么时候才会长记性呀,你会不会,还是我来喂你吧?你还太小,我喂你,饭就不会撒了。

(这种说法让孩子很自卑,不自信)

场景二:

    孩子九岁,父母经常这样说:你怎么还不去写作业?你看都几点了,你说七点开始写作业。你从来都不长记性,书包怎么这么乱?你能不能自己收拾好?你都9岁了,怎么什么都弄不好?还是我来帮你吧,我发现我不帮你,你什么都不会。(我感觉很烦,什么都做不好)

场景三:对青春期的孩子16到17岁,母经常这样说:你可以跟同学玩,记得不能玩的太晚,一定不要回来太晚,现在社会特别不安全,你拿好手机,有问题一定要记得给我们打电话。

  或你正在跟你同学玩,爸爸妈妈给你打电话:你在哪?跟谁在一起,现在社会可乱了,不要在外面呆太久了,玩完就回来,你知道有的同学,你是不能跟他们玩的,你会变坏的,你现在还小,社会没你想的那样单纯,你很多事情分辨不了的,你有事一定要跟爸爸妈妈说,你要不说,你可能都走歪了,被别人欺骗了,你都不知道。你怎么还不回来,说好七点回来的,你们这个年龄就得学习,不用想其他的,怎么怎么还早恋呢?那些孩子都是坏孩子,你要离他们远一点,这个阶段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虽然你十几岁了,很多东西其实你还是不懂,你要听我说。马上就孩为自己负责了,你看你这个德行,你能不能为你自己负责?父母将来还要靠你养活,你觉得你行不行?你要知道我们这样说都是为你好,你马上要上大学了,你要不上大学,你看看你将来找工作怎么办?真是为你操碎了心。(孩子无助沮丧愤怒,对着干,反抗,让孩子感受不到被爱,被信任)

七、怎样做才能分清责任和界限?

1.给孩子一个选择,而不是直接替他做决定。

    孩子六岁前,她说不喜欢这件衣服,我们会说:那么小,选什么选,今天必须穿这,今天非常冷,你就要穿这件,你不穿这件会怎么怎么样?你这是在控制剥夺,最好给他选择。如:你不喜欢绿色,那这件红色的,你是不是喜欢?老人会说他那么小,懂什么,选什么呀,不要给他养成这种坏习惯。其实你越尊重,给孩子一个选择,他将来就会为自己做选择,包括上小学后写作业。大人可以说:妈妈知道你上学很辛苦,放学以后,你是期待先玩一个小时,再写。还是直接先写完作业再玩,或者是先休息,到七点再开始。

    孩子可能最终选择七点开始写,但是最起码他有一分份主动参与权,而且知道这件事是她自己的事。

2.尊重孩子付出的努力。

  例:小孩子拧瓶盖拧不开妈妈可以说:这个瓶盖确实不容易,拧开妈妈都花了这么大劲,才把它拧开。这样孩子就不会觉得自己不好。

例:父母辅导功课:孩子明明这个题不太会,它本身想请教你,结果父母说:这么简单,你都不会带着嘲笑的口吻,孩子会对自己评价不高。

  尊重孩子的努力,哪怕你真的去帮助了他,你就说:这道题确实不容易,我们一起来想办法吧!

3.不问太多的问题。

孩子放学回到家,你可以这样说:儿子,你今天开心吗?有什么开心的事情跟妈妈分享吗?你累不累?要不要歇一会?喝口水,这样孩子会觉得被爱。家长只呵护是孩子的身体健康,给孩子理解和信任。

4.不要急于回答孩子的问题,特别是12岁以下的孩子。

  当孩子提出问题,家长可以这样说:这个问题确实很深奥,原来你是这样想的,妈妈好像也不太懂,你觉得我们应该怎样来找答案,这样可以激发孩子,培养孩子探索和好奇心,引导他主动思考。

5.鼓励孩子学会在家庭以外寻求帮助,而不是包办代替。

  例:孩子想报辅导班。父母可以这样说:看来你们班有同学已经报这个班了,妈妈对这个也不太懂,要不你明天上学的时候问问你班的同学或问问老师,看哪个小提琴班比较好?究竟它们有什么区别?

6.不要扼杀孩子的希望。例:画梦想。一个小孩说他没有梦想。一个小孩,他有一个堂哥非常优秀,在上清华大学,他曾经有一个梦想上清华,结果父母说你才上小学,你天天都不写作业,别说上清华了,就是给清华看大门,人家都不要你,所以孩子现在认为他没有梦想,其实即使有梦想,也实现不了,因为父母不支持他。

父母只管鼓励他去尝试,去努力,去信任,不要扼杀孩子的希望。

作业:用六种尊重孩子责任与界限的方法去生活中实践,把感悟,收获,成功失败的案例分享出来。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八课分清责任和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