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能力如何转化写作能力?理解“矛盾冲突”在文学作品中的价值

我们如何阅读小说?自己如何才能能独立写好一个故事情节?其中最重要的莫过于如何掌握矛盾冲突在故事情节中的应用。自己要独立写作之前,首先要会读,只有会读,我们才能读出文学作品里的有价值的部分,才能懂得如何吸收和利用这些文学价值。对于写作来说,虚构一个情节的矛盾冲突是否具有艺术性,是关系到作品感染力的关键,但对于故事情节“矛盾冲突”的意义,我想有很多人都并没有做一个更深入的理解和分析。

如果没有做矛盾冲突的深入分析,会直接导致我们在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对冲突和矛盾在文学艺术价值里的分析就不能走向深入,这就更谈不上我们在写作输出时,更好的运用情节的矛盾冲突来表现角色的形象。甚至有人会一直疑问为什么阅读一定要在故事中找出矛盾冲突,或者是作家为什么非要虚构一种矛盾来完成文学作品的艺术创作才行,这种虚构会不会显得太不真实?会不会影响人物本来的人生,所应该表现出的形象真实特征?

其实在这里我们容易混淆一个概念,那就是对于人物的塑造,我们是塑造外表还是塑造内心?或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那就是我们在阅读一些文学作品的时候,看角色是通过人物外表、行为这些外在来了解,还是通过内心来了解?很多人如果有上述的疑问,那问题一定是出在这里。

我们阅读一本小说,或者自己塑造一个文学人物,我们会不会误入歧路?有很多写作爱好者总以为我写出一个人的一生,这一生只要符合时代的特征,符合这个人物应该有的人生轨迹和行为,那就是一部好作品,其实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误解。如果你要写一本小说,如果以这种角度去书写,往往都不会写出很优秀的作品。这是为什么?

因为我们忽视了一个人物的塑造是以内心为主,还是以外观形象和行为为主,“文学是人学”这是文学理论在上世纪启蒙时代的一个最新理论阐释,因此对于角色的塑造,主要就是对人的塑造,而对于人的的塑造,如果只专注于行为和其他外在特征,那你写出的人就是一个符号而已,比如你写一个人的职业、身家、社会关系、工作内容等等这些,这其实仅仅是一个符号,一个模糊人的特征,我们通过这些可以找出太多这样的相似的人人物。

要看一个作家塑造的人物是不是一个形象鲜明的角色,我们参考一些作品来进行讲解,比如我们记忆中《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对于他,我们首先想到的不是他曾经的职位,他排行第几,而首先想到的是他这个形象的特征如很好色、好吃、懒惰、对西天取经的目标不坚定等等,也就是因为这些本性上的特点,加上外观的区别,他在这部作品里,我们会认为这是一个被作者塑造成功的一个文学形象。

image

文学形象的塑造,主要是对其内心的揭示,一个人的平常行为是看不出一个人的本性,一个人的外在,都不能完全表现一个人的本性,我们经常说有的人是伪君子,甚至我们还有一些哲学家都说,人人都会伪装。因此这就给我们的作家提出了一个问题,那是是如何能写出一个人的真实本性?

因为人人都会伪装,人人在平时行为上是表面做一套,背后做一套,你怎么保证你写出的人物不是表面一套,背后一套?一个优秀的作者为了保证作品的艺术感,肯定不会加旁白,大声的告诉读者,角色现在的想法和行为是一致的,那如何才能把人物的真实本性表达出来?

这就是我今天说的那个关于文学作品里的“矛盾冲突”的概念。人只有进入“矛盾冲突”之中才能表现出接近本性的一面,这是为什么作者要塑造一个鲜明的文学形象,就必须虚构或者对一个平常的矛盾冲突情节,进行必要的艺术加工,让故事情节不同于我们平时生活中如朝九晚五那样的行为轨迹,因为这种行为是无法使人物进入一种非常时期,这种平凡的生活情节无法激起人物的内心强烈变化,人物更多的是如“行尸走肉”般的行为,没有调动自己的真实情绪和感性,更没有调动自己的理性进行一些行为的决定的判断,也就无从表达自己真实的一面。

甚至我们自己都不能在平常的生活中发现一个真实的自己,这样大家就明白了,作者在小说中虚构一些非常规情节,除了让故事具有一定的阅读体验,还有重要一点那就是为了服务于文学形象的塑造,为了给人物形象的内心提供一个非常规环境,从而产生一个让人物突然产生一种接近本性行为,我们经常会说一个人在激动的时候更容易露出本性,就是这个意思

如果我们按这个理论去理解小说作品里的一些情节和人物形象,就非常容易的鉴别出哪些人物形象写得好,哪些形象写的不好,当然这只是一面,还有另一面,就是在冲突中,通过上下文的具体文本和语境,人物角色表现出的行为和心情,与环境的矛盾产生冲突的反差程度的多少,来进一步的认识角色内心的揭示和描写是否算是成功的。

我们现在具体到作品中来对这个理论进行一个套用和验证,我们上学的时候都记得在中学曾经学过一篇莫泊桑的《项链》,我们过去的解读一般是与主人公的虚荣心相关,但这仅仅是以实用理论为解读策略,虚荣是对人物的道德评价,而非对文学作品的文学价值评价,而套用我们的理论作为评断的尺度和方法。

image

那就是当女主角玛蒂尔德进入项链丢失的非常规人生环境中时,她的人性被这种突发事件,一种非正常的人生环境所影响,从而是情节进入一个强烈的冲突和矛盾中,人物的内心的深层本性在这种环境中才真正的被揭示了出来,于是这个人物形象就完整了、具体了、丰满了,文学价值仅仅属于艺术审美范畴,而非对人物作道德的评判。

还比如我们读水浒和三国的时候,大家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两本书有些个别的人物角色,他们之间在文学艺术加工上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关羽和武松两人,我们都知道三国里关羽有刮骨疗伤这一幕。、

作者写这一幕戏的目的,其实是朝着把关羽往神的形象标准上去塑造,因此后人就有奉关羽为“神”,因为他的形象就是一种被“神化”的形象,但你如果与武松作对比你会发现,作者写他走在景阳冈上的时候,并没有把他如关公那样,写武松天不怕地不怕,而是写他到了山上,发现真有老虎的时候,他却表现出了胆怯和恐惧的一面。

大家看原文,在水浒第二十二回,写武松上山第一次见到有虎的告示,还以为是店家为了招揽生意而写,到到了第二次看到告示之后,就开始认识到是真有虎,原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回到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须吃他耻笑。大家不要以为这里写出武松开始胆怯就觉得武松不够“形象”不够英勇,恰恰相反,这样才是“写人”的作品,而不是写一个神,一个符号的作品。

平时的武松,表现出的人是单一的,符号化的,只有进入这种非常规的环境中(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才能把他胆怯的心情表现出来,这其实表现的就是“人性”的一面,也是他的本性!这也是有很多评论家评论有些塑造英雄人物的文学作品不够艺术,就是因为他们塑造的人物并没有把一个真实的人的本性表现出来,让我们误以为有些人天性就无所畏惧,其实这并不符合真实,缺乏对人的基本了解。

我们在看马尔克斯那本《百年孤独》里,有这样一段内容,就是第四代的卡尔迪奥经历了一场反镇压运动之后,他对家族里的第二代奥雷里亚诺的传奇故事开始感到质疑,并说第二代的奥雷里亚诺是个伪君子,质疑的原因是当他遇到这样的战争暴力场景之后,他说他的亲身感受那就是:战争只有“恐惧”,其他的都是扯淡。

image

通过这样一个故事,我们知道文学人物的描写就不再往“神”的方向去塑造了,从此几百年来,人物的角色再也没有什么完美的“神性”特征,除了上世纪七十年代前后,有一段时间的文学作品出现过完美的形象之外,其他时期,文学形象的塑造更多的是展示人的真实内心。

一种具有“神性”的人物角色再也不会被读者认可,当然我们不能以此否定三国的文学价值,因为这是对比,不是否定,同时它除了文学价值,更多的还有文化价值,这两种价值并不等同,我在其他一些文章中有论述,在这里就不在赘述。

结束语:通过本篇文章的讨论,我们可以理解,作者在文学作品里虚构一些非常规的生活场景,以此产生情节的激烈矛盾冲突,并不仅仅是因为吸引读者,同时还具有表现人物真实内心世界的一种目的,以此来完成一个艺术化的文学形象塑造过程,只有我们真正读懂这些,我们才能学习和利用前辈大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文学财富,站在他们的肩膀上,我们才能看得更远,走得更远。

文:饼子

欢迎关注,和我一起读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能力如何转化写作能力?理解“矛盾冲突”在文学作品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