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问:中国学校教育路在何方?》前言

《追问:中国学校教育路在何方?》前言 


(注1 《敢问中国学校教育路在何方?》 系列博文 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在 中国教育人博客 【新阅读征文】 栏目设置:观察主见 【田园泥土香教育】 于2012-09-18 08:58 首发 于 中国教育人博客 且 今天 重新修改于 搜狐 自媒体】)

( 注2 《敢问中国学校教育路在何方?》 系列博文 曾经 被 中国学术论文资源网 于2012年9月28日 非法转载 并且在我的要求下写道—— 声明:本文转载自中国教育博客 田园泥土香 武雪民 要知道文章是【新阅读征文】专稿)

写在前面的话

公元2021年1月1日,安徽潜山,年仅13岁的初一学生小洛(化名)在离家几百米的池塘里被发现溺水身亡。据家属介绍,小洛原本性格活泼,十分惹人喜爱。在最近的一次学校月考中的成绩单——语文125分、数学134分、英语104分、物理78分、道法100分、历史98分、总分639分,位列全班第一;据报道,女孩的姑姑李女士告诉记者,其班主任质疑她提前买试卷,并安排了补考。补考第二天,也就是2021年1月1日,小怡在池塘中溺亡。报道称,事后,班主任汪某将小洛多次带到办公室问话,又让其与姐姐二人单独补考政治98分。之后,小洛在 QQ 空间留言“考得好也怪我吗”随即失踪。

如果说是孩子成绩一直很好,老师不该质疑,说明这老师的教育方法很可能有问题。

如果说补考98分,老师应该直接向学生道歉!

也就是说怀疑她作弊,怀疑她提前在外面买了试卷,老师这种做法非常不妥。

即便是,学生考试成绩好与不好,老师应不应该这样质疑自己的学生。

2020年新邵15岁女孩屈诗颖696分上北大,要知道,这个曾经是有13年留守儿童只经历,在小学的时候一二年级语文和数学加起来都不及格 。

二年级下学期的时候,屈诗颖考出了一个70多分,一个80多分的成绩。当时她们老师给了她一个进步奖,她就很开心很开心,然后她就说,“那我以后每个学期都要得奖”。所以屈诗颖的妈妈认为,屈诗颖二年级得到的那个进步奖,对她起到的作用很大。”(屈诗颖 母亲)

想一想,一个语文和数学加起来都不及格的学生,还被老师鼓励。

最终,15岁女孩屈诗颖696分金榜题名——上北大。

在想一想,一个全年级第一名被老师质疑。

最终,13岁女孩全年级第一名命丧黄泉——下地狱

为什么“差生”遇到好老师,能够让学生

北大?

为什么“优生”遇到坏老师,能够让学生下地狱?

这些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

追问——

班主任为什么认为女孩考不了第一?

凭什么还质疑女孩提前买试卷?

想一想学生去哪儿能买到老师的试卷?找什么人能买到试卷?

不可思议的,最让人气愤的,还是校长的说辞——“目前尚未统一口径”。

众所周知,事情的真相只有一个,为何还有“目前尚未统一口径”之说?

追问,这位校长,你想要怎样统一口径?想把口径统一成什么样?

追问,教育是“分数”教育?还是“生命”教育?

现在,我们学校的教育如何解决天下第一大事—— 13亿人的“百年树人问题”?

我曾在中学教书多年,深知一线老师的种种压力和痛苦,痛苦得使自己的“教育的方向”,越来越偏离“教育的轨道”;痛苦得使自己的找不到“教育的方向盘”;痛苦得使自己明知这条道路有问题却还走;痛苦得使自己的只能随大流不断将教育之“车”往前冲;痛苦得使自己的工作比以前更尽心、更尽责、更努力、更刻苦,但学生、学生家长、社会的却越来不越认同、越来不认可……

今写此文的目的并不是要否定或贬低中国学校教育制度发展,毕竟,现在中国教育,她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有过不小的贡献,只是随着社会发展到今天,它已是问题累累、千疮百孔、病入膏肓;所以,今天的教育必须改革!!

既然如此,那么,今天的教育如何改革?

《追问:中国学校教育路在何方?》前言

公元2013年5月7日、8日、9日、10日,漯河市第一、二、四、五高中和实验高中由校方负责人带队,纷纷到被誉为“文宗字祖”、“许夫子”、“文曲星”的许慎文化园祭拜,祈愿在今年的高考中能“金榜题名”,共有即将高考的1100多名尖子生代表陆续参加。“学生祭拜许慎一来可以缅怀圣人,二来可以求得心理上的安慰,有啥不好?”此事在漯河引发热议。 (河南漯河多所学校组织高考生拜“文曲星”2013年5月11日 大河报)

2012年5月5日上午11点19分,大孝感论坛官方微博上有网友发了一张孝感一中高三学生在教室内打吊瓶的照片。

一边打氨基酸补充能量,一边复习的“壮观”场面传遍网络,于是乎,在社会上引起轰动,被调侃为“史上最牛吊瓶班”、“史上最刻苦班级”,大大刷新了古人“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刻苦学习的历史纪录。结果,如此勤奋、刻苦,高考成绩无一人达到一本线。

为什么呢?

皆因中国高考太疯狂!

在我们中国每年的6月,最能牵动人民神经的大事莫过于高考。高考成为改变许多人命运的转折点,十年寒窗、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学生们为高考疯狂复读;

老师们为高考疯狂办班;

父母们为高考疯狂忙碌;

商家们为高考疯狂促销;

为此并创造岀全世界独一无二的中国式“复读教育学”、中国式“复读教育经济学”;除此以外,我们还创立了一门学科——“高考天问”科。

如今的高考已经成为一个疯狂的“产业”,一个能展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业绩的平台“事业”。有人为此升官发财、飞黄腾达;也有人为此不堪回首、抱憾终生;但是没有人关注学生的能力、学生的素质、学生的生命,所有人眼里盯着的只有“分数”,只有“一本线”、“清华、北大”。

湖北孝感“吊瓶班”展现的正是中国学校教育的现状。然而,如此刻苦备考的“吊瓶班”50多名学生,在今年的高考中却无一人达到一本线考上重点大学。校方称今后不再集体打吊瓶,并表示正在反思。

我们不禁要问?

学校到底是要反思什么?

是氨基酸打的少?

还是营养没有打进脑子里?

实际上,我们最需要反思的是中国教育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领导者,而最需要“打吊瓶”的,不是别的,则是我们中国学校的现形的“考试”教育!

所以说,为了防止来年出现更多吊瓶班,我们中国的“考试”教育急需输“氨基酸”、输“鸡血”,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考试方式,已经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

其实,孝感一中高考成绩无一人达到一本线,只是个伪命题。我们在指责他人信奉应试教育的同时,自己又以应试教育作为衡量的标准。“吊瓶班”不只是一场舆论的喧哗,更应该引起各界的反思,应试教育接下来该何去何从?学校教育路在何方?

人们不禁要问,我们“刻苦”的传统是不是有问题?难道为了上大学,就一定要做范进吗?

现实中的矛盾是很难解的。一方面,分数一直是教师、学生、家长、教育管理者的“命根”。另一方面,众人又都在反思和觉醒,现在的学生没那么听话了,家长也不会对学校唯唯诺诺了,社会对教育问题越来越敏感。分数和素质,教师们夹在中间仿佛在走钢丝,他们在犹豫,迟迟不敢跨出一步。

试问?

谁来给我们的教育输输“鸡血”?

谁来给中国的“考试”教育打打“吊瓶”?

中国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中国的教育将走向何方?

否则,还会有更多的吊瓶班出现,也许到时候不打氨基酸了,改打激素、兴奋剂了,最终受害的是整个社会、整个民族!

今天为什么有以“敢问中国学校教育路在何方”这个话题呢?是基于下面几个方面的原因。

原因之一:是谁规定不是前30名不能当学生干部?

2012年9月14日《齐鲁晚报》报道:聊城一所中学贴出学生干部选拔通知,该学校选拔学生干部的要求除选拔程序等具体要求,还规定申请加入学生会当学生干部必须“形象好,品学兼优,入学成绩在本班30名之前。”(不是前30名不让当学生干部 聊城一中学选学生干部规则引争议 2012年9月14日《齐鲁晚报》)

试问?聊城一中选拔学生干部的游戏规则是谁规定的?

毫不犹豫的说:“不是前30名不能当学生干部”就是教育的“歧视”、新“歧视”、有的特色“歧视”!

再问?这是什么样的教育?这是那个国家的教育法则?

中国学术论文资源网2012-9-28 非法 转载 截图

中国学术论文资源网2012-9-28 非法 转载 截图

中国学术论文资源网2012-9-28 非法 转载 截图

中国学术论文资源网2012-9-28 非法 转载 截图

原因之二:家长为何花钱买的领导“批条”是假的?

2012年9月7日《海峡都市报》报道:黄先生为让自己的孩子上名校,找关系买花万元买了一张领导“批条”,后发现被骗,原来所谓的领导“批条”是假的。和黄先生一样,莆田还有多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上当受骗。(2012年9月7日海峡都市报 莆田家长为上名校纷纷花钱买批条 被骗万元)

原因之三:18岁的优秀少女开学次日为何跳楼身亡?

2012年9月4日,开学的第二天,早上7点左右,就读名校、成绩优异、长相漂亮的18岁无锡女孩君君(化名),从楼顶跳下,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直到最后一刻,她的身上还背着一个黑黄相间的书包……(2012年日9月5日《现代快报》18岁的少女开学次日跳楼身亡)

“君君是个非常聪明的孩子,长得也很清秀。”老阿姨告诉记者,当年小丫头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无锡一中,一度是小区里的“传奇”。今年君君上高三,成绩依然很好,对人也非常有礼貌,见到她总是阿姨、阿姨地喊得很亲热。没想到,这个孩子最终却以这样的方式离开,实在太可惜。

既然如此,那么,18岁的优秀少女开学次日为何跳楼身亡?

其中,“一名知情人士透露说,君君因为某些原因不开心已有很长一段时间,之前割腕被家人救了回来。这次悲剧发生前几天,君君还和妈妈说人生没有意思,不想去上学。”(9月5日《现代快报》)

原因之四:儿子20张证书为何难敌一奥数奖?

据2012年9月1日的《武汉晚报》报道,“儿子20张证书难敌一奥数奖,母亲泪洒择校现场”——

41岁的刘秋燕是武昌铁路系统的一名职工,之前曾在水果湖一中当过老师。儿子全面发展,是老师眼中的优等生,但在小升初择校过程中,因为没有奥数证书,“老师瞧都不瞧一眼”。“难道这么多年我对儿子的教育错了吗?”昨天,家住武昌铁路小区的刘秋燕专程和记者相约,倾诉心中的困惑。

报名老师见严子凡没有奥数证书,便不再理他了。

刘秋燕说:“当时有个小孩正好来报名,有很多奥数证书,老师看到了眼睛都亮了,赶紧让他到校长办公室去。而我儿子,他们连看都没有看一眼。”备受打击的刘秋燕当场哭了。“我实在没有想到,儿子在这里会受到如此待遇。孩子20多张证书,难道比不上一张奥数证书?”(2012年9月1日武汉晚报)

10门功课全是“甲”难敌一个奥数奖,20张“重量级证书”难敌一个奥数奖,奥数证书为什么这样“傲”?

原因之五:小学入学缘何逼哭校长?

小学入学缘何逼哭校长?

只因为225个学位接到700个条子,小学入学不仅考验家长和学生,甚至把一热点学校的校长都难为哭了。(小学入学逼哭校长:225个学位接到700个条子2012年08月28日 大河网)

原因之六:分班潜规则何以“不能为外人道也”?

据2012年8月16日的《扬子晚报》报道,分班潜规则何以“不能为外人道也”——

虽然还有半个月才正式开学,但是对于很多新生家长来说,已经在到处打听“分班行情”,甚至到处托关系,想尽可能照顾到一个“好班”去。调查获悉,其实从幼儿园到高中,各个年龄段的新生分班都各有自己的潜规则,有些规则是“不能为外人道也”。(2012年8月16日《扬子晚报》)

原因之七:校长想说实话,为什么千万别公开我的名字?

曾几何时,《中国青年报》上有一篇名为《“我想说实话,但千万别公开我的名字”——部分“县中”校长戏称自己“人格分裂”》的文章。文章以手记的形式如实地道出一些校长的原话——

“对现在的教育,我有一肚子的话要说,但是你得保证不在报纸上暴露我的名字。”这是这几天记者在采访“县一中”时听到老师、校长们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一位校长悲哀地说:“我们的学生和老师就是‘死拼’,但是,这样拼的结果培养出来的不是人才而是废才。”

有一位校长则无奈地说:“别人说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高分低能,没有后劲儿,这些我们都知道,但我们的精力也就这么多,确实顾不上来啊。”

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办成了两层皮:教书是真、育人是假。

有些校长戏称自己已经“人格分裂”了:会上头头是道地讲素质教育,会下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升学率最高的学校。“别人说我们培养出来的孩子高分低能、没有后劲,这些我们都知道,但是我们的精力也就这么多,确实顾不过来。”河北的一位校长无奈地说。(《中国青年报》2005年2月18日)

正如,江苏的一名特级教师校长更是深情地说:“我深深地为我们的教育感到悲哀,我们的教育已经病入膏肓了。”

是呀,为什么许许多多教育一线的工作者们披星戴月、兢兢业业、鞠躬尽瘁地奉献青春和热血,而内心却总是痛苦?

尤其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却“造就”了数千万的“差生”,着实令人费解!悲哉!哀哉!可怜的孩子们!

这些问题的根源在哪里?

是异化的“考试”教育吗?

是异化的“分数”教育吗?

中国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中国的教育将走向何方?

我们中国的“考试”教育是否应该打“吊瓶”?

谁来给中国的“考试”教育打“吊瓶”?

现在,我们学校的教育如何解决天下第一大事——13亿人的“百年树人问题”?

今写此文的目的并不是要否定或贬低中国学校教育制度发展,毕竟,现在中国教育,她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有过不小的贡献,只是随着社会发展到今天,它已是问题累累、千疮百孔、病入膏肓;所以,今天的教育必须改革!!

既然如此,那么,今天的教育如何改革?

我曾在中学教书多年,深知一线老师的种种压力和痛苦,痛苦得使自己的“教育的方向”,越来越偏离“教育的轨道”;痛苦得使自己的找不到“教育的方向盘”;痛苦得使自己明知这条道路有问题却还走;痛苦得使自己的只能随大流不断将教育之“车”往前冲;痛苦得使自己的工作比以前更尽心、更尽责、更努力、更刻苦,但学生、学生家长、社会的却越来不越认同、越来不认可……

为此,今借【新阅读征文】活动时间的再次延长之际,就以“敢问中国学校教育路在何方”为题,根据所见所闻及其上报道中所涉及的内容,探讨一下“敢问中国学校教育路在何方?”

来个“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更多的学校中的教育工作者、家庭教育的践行者及其社会有识之士、有志之识,来共同来思索、探讨中国教育发展之路、改革之路。

更希望更多师者、家长和有良知、有责任感的知识分子开始思考、关注和呼吁“教育”这个天下第一大事——13亿人的“百年树人问题”!

既然如此,那么,现在我们到底需要的什么样的教育?我们中国学校的教育路在何方?

请看 第一章 教育:是“分数”的教育?还是“生命”的教育?

( 注 《敢问中国学校教育路在何方?》 系列博文 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 在 中国教育人博客 【新阅读征文】 栏目设置:观察主见 【田园泥土香教育】 于2012-09-18 08:58 首发 于 中国教育人博客 且 今天 重新修改】)

附录——

《敢问中国学校教育路在何方?》

目录

第一章 教育:是“分数”教育?还是“生命”教育?

第二章 教育:是“枝叶”教育?还是“根基”教育?

第三章 教育:是“择校”教育?还是“择师”教育?

第四章 教育:是“差生”教育?还是“差异”教育?

第五章 教育:是“补短”教育,还是“扬长”教育?

第六章 教育:是“捕鱼”教育?还是“养鱼”教育?

第七章 教育:是“教书”教育?还是“育人”教育?

第八章 教育:是“补课”教育?还是“补心”教育?

第九章 教育:是“复读学”教育,还是“下江河”教育?

第十章 中国学校教育之路如何反思?

你可能感兴趣的:(《追问:中国学校教育路在何方?》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