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辉东《论语史鉴》14.22事君之道:“勿欺,犯之!”

第十四篇第22章

    子路问事君,子曰:“勿欺也,而犯之。”

    事君:事奉国君,为国君服务,也就是做朝廷高官。该章内容适用于任何下级对上级的正确相处之道。

    《论语》中有句“事鬼先事人”,其中的“事”是“敬奉”的意思。

    勿欺也:不欺上瞒下。使国君的政令能顺利贯彻,社会各阶层的情况能零失真地畅通上传。

    有个成语叫“欺上罔下”,其中的“欺”和“罔”意义不同。欺指出于正义的动机而被人骗,罔则出于贪心、心虚而被人骗。

    被欺值得同情,被罔则不值得同情,还会遭人鄙视、唾弃。《孟子》云:“君子可欺之以方,难罔以非其道。”

    犯:侵也,形声字,从犭(quǎn)从㔾(jié),犯的原义就是侵害、进攻、危害,《世说新语·自新》:“如軓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

    后延伸指做了不合法、不该做的事,如“明知故犯”,又延伸出发生、发作,多指不好的事,如“犯病”、“犯愁”。

    犯也可以作名词用,指违法而应受到惩罚的人,如“战犯”、“罪犯”,

    本文的犯指冒犯,犯颜直谏。如《三国演义》:“原来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

    敢犯上直言的大臣叫争臣,也叫诤臣。如《荀子·子道》:“昔万乘之国,有争臣四人,则封疆不削;千乘之国,有争臣三人,则社稷不危;百乘之家,有争臣二人,则宗庙不毁。”

      朋友之间,见对方有错误,敢直言不讳的,叫争友,敢于指出父亲错误的叫争子。

    《孝经·谏争》云:“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其天下;诸侯有争臣五人,虽无道,不失其国;大夫有争臣三人,虽无道,不失其家;士有争友,则身不离于令名;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

全文理解为:

    子路问如何事奉君王。孔子说:“不能欺瞒他,但要敢于对他冒犯谏争。”

    子路是是孔门弟子中唯一敢冒犯孔子的人。他非常虚心好学,经常向孔子请教,这次他请教老师怎么在政府里做一名合格、称职的好干部。

    张居正说,为人臣者,有匡正君王的职责,如发现君王的错误,一定要谏言,甘冒得罪的风险而不顾。而如果你明明看见他有错,却不指出来,反而唯唯诺诺跟着附和赞美,那就是欺君了。

      一个称职的干部首先不能欺上瞒下,下级干部不该只看领导的脸色办事,见风使舵、顺水行船、隔山拜佛等。

      相对而言,“勿欺也”比较容易做到,但是“而犯之”就难了,敢于冒犯领导的人如凤毛麟角。

      再有能力的领导也不可能不犯错,作为下级不能盲从领导,但很多人为了保全自己,对领导百依百顺,一副奴颜媚骨,十分低贱。

      真正有大局观、有正义感的人是敢直言犯谏的,如包公、范仲淹、海瑞等等都是这样的人。这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精神。

    另外,朋友之间,父子之间,如果发现对方有不对或者不当之处,也要敢于指出来。

      如果父母有错误之处,作为子女,也一定要敢于指出来。《孟子》中提出的“不孝有三”中,就有一项是:“阿意曲从,陷亲不义。”

争臣魏征

    《三字经》中有句:“五子者,有荀扬,文中子,及老庄”。其中的文中子在历史上的存在感很低,他其实是个非常有成就的教育家、思想家。

      文中子姓王名通,唐初四杰之一的王勃是他的孙子。他15岁就开始从事教学,据说,历史上有名的争臣魏征就出自他的门下。

      魏征(580年-643年),字玄成,巨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省晋州市)人,唐朝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

      魏征早年值隋末战乱,曾投瓦岗起义军。后被窦建德俘虏,用魏征为起居舍人,后又入唐太子李建成掌管图籍的太子洗马官。太宗即位后,先充谏议大夫,继任中央行政长官之一的侍中。

  玄武门之变后,李世民杀了哥哥李建成及弟弟李元吉,逼迫父亲李渊让位于他,这时,有人向李世民告发,东宫有个官员,名叫魏征,在太子建成手下干过事,还曾经劝说建成杀害李世民。

  李世民听了,立刻派人把魏征找来。李世民板起脸问他说:“你为什么在我们兄弟中挑拨离间?”

  左右的大臣听李世民这样发问,以为是要算魏征的老账,都替他捏了一把汗。但是魏征却神态自若,不慌不忙地回答说:“可惜那时候太子没听我的话,要不然,也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

  李世民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他,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

  有一次,李世民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兼听则明,偏听则暗。”他还举了历史上尧、舜和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等例子说:“治理天下的人君如果能够采纳下面的意见,那么下情就能上达,他的亲信要想蒙蔽也蒙蔽不了。”

  李世民连连点头,又有一天,唐太宗读完隋炀帝的文集,跟左右大臣说:“我看隋炀帝这个人,学问渊博,也懂得尧、舜好,桀、纣不好,为什么干出事来这么荒唐?”

  魏征接口说:“一个皇帝光靠聪明渊博不行,还应该虚心倾听臣子的意见。隋炀帝自以为才高,骄傲自信,说的是尧舜的话,干的是桀纣的事,到后来糊里糊涂,就自取灭亡了。”

  敢于犯颜直谏的大臣皇甫德参给唐太宗写了一份意见书,上面批评了三件事:“修洛阳宫是劳民伤财;收地租是加重百姓负担;民间女子梳高髻的时髦习俗,是受了皇宫嫔妃的习染。希望陛下能够采取措施,制止和改变这种现象。”

  唐太宗接到上书后很不悦:“皇甫德参的用意是不让国家使用一个劳役,不让收一粒粮食的租税,不让宫中的人留头发!”并打算对皇甫德参严加处罚。

  魏征看穿太宗的心思,上前劝道:“自古以来,凡是上书的人,大多数都言词激烈,切中要害,不这样就不能打动皇帝的心。言词激烈,看起来好像是诽谤,其实用心是善良的。即使是狂夫之言,有德行的皇帝也不能置之不理,应当听一听,取它正确的一面,抛弃不正确的一面。”

  魏征的话使太宗心服口服,他检讨了自己的错误看法,不但没有处分皇甫德参,反而还重重赏赐了他。

  一天,唐太宗得到一只雄健俊逸的鹞子,他让鹞子在自己的手臂上跳来跳去,赏玩得高兴时,魏征进来了。

      太宗怕魏征提意见,回避不及,赶紧把鹞子藏到怀里。这一切早被魏征看到,他禀报公事时故意喋喋不休,拖延时间。太宗不敢拿出鹞子,结果鹞子被憋死在怀里。

  有一次,魏征在上朝的时候,跟唐太宗争得面红耳赤。唐太宗实在听不下去,想要发作,又怕在大臣面前丢了自己接受意见的好名声,只好勉强忍住。

      退朝以后,他憋了一肚子气回到内宫,见了他的妻子长孙皇后,气冲冲地说:“总有一天,我要杀死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很少见太宗发那么大的火,问他说:“不知道陛下想杀哪一个?”

  唐太宗说:“还不是那个魏征,他总是当着大家的面侮辱我,叫我实在忍受不了!”长孙皇后听了,一声不吭,回到自己的内室,换了一套朝见的礼服,向太宗下拜。

  长孙皇后说:“我听说英明的天子才有正直的大臣,现在魏征这样正直,正说明陛下的英明,我怎么能不向陛下祝贺呢!”这一番话就像一盆清凉的水,把太宗满腔怒火浇熄了。

      为了维护和巩固李唐王朝的封建统治,魏征曾先后陈谏200多事,劝戒太宗以历史的教训为鉴,励精图治,任贤纳谏,本着清静无为、推行“王道”政治、“仁义”行事,无不受到采纳。

  魏征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其言论多见《贞观政要》。其中最著名,并流传下来的谏文表有《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命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像置入凌烟阁,魏徵位列第四。

      不久之后,侯君集以谋反罪被处死,杜正伦被罢免,魏征曾经向李世民推荐这两人,说他们有宰相之才,李世民开始怀疑魏征是不是侯君集一党的。于是手诏取消衡山公主(后来被封为新城公主)与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并推倒了魏征的墓碑。

      贞观十九年(645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因为损失惨重,没灭了高句丽而后悔,不禁慨然叹息说:“魏徵若在,不使我有是行也。”于是立命驰驿以少牢之礼祭祀魏征,又重立墓碑。

你可能感兴趣的:(赖辉东《论语史鉴》14.22事君之道:“勿欺,犯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