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1.3 心理免疫的X光片

这节课,帮你看请清楚,阻止改变的心理机制。

有人说改变还不简单,比如说你不想拖延,勤快一点就好了;你不想迟到,早起一会儿就好了;你脾气大,对人礼貌一点就好了。可是在实际中,你会发现你就是做不到。为什么?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罗伯特-凯根发现,就像人有一套生理免疫系统来排斥外来的微生物一样。人的心里也有免疫系统来排斥新的改变行为。当我们改变我们的习惯采取新的行动时,我们的心理免疫系统就会让我们感到焦虑。为了避免焦虑,大象就会又回到原来的老习惯上。

让大象走出心理舒适区,是一个非常困难的事情。主要是因为大象是被你还没有认识到的心理机制所控制,如果你不认识这种心理机制,而直接做一些反向行为,坚持不了几次就会失败。

那么如何才能明白控制大象的心理机制呢?

这里给你介绍一个工具,它可以帮你看清楚这种机制。我们称这个工具是心理免疫的X光片。共分四步:

第一步:明确自己希望达成的目标行为。

第二步:找出你正在做哪些与这个目标相反的行为。

第三步:想一想这些相反的行为背后有什么好处。

第四步:找到能给自己带来心里好处的假设、前提。

通过这四步,你可以看清大象的爱与怕,明白阻止心里改变的心理机制。在寻找这些假设的时候,你可以用“如果……就……”的句型来帮助你归纳他们。比如,我有拖延的毛病,起来的也行很早,但是就是一会干东,一会儿干西,就是不愿意干我该干的事情。这样导致我的效率特别低。我的心理免疫X光片。第一步,目标。我要说做就做,高效率的把我自己改干的任务先干完。第二步,相反的行为。在不干我的任务的时候,我非常焦虑。但是还是一边焦虑,一边去浏览网页,去看股票,去看视频,去浏览各种文章,甚至去玩游戏。我对自己说,现在反正又不在状态,等我先休息、休息,过会儿脑子兴奋了,再去开始。可是一旦开始做其他的事情,就更难开始了。第三步,好处。这么做,可以让我更爽?没有啊,尤其到后来,我都头疼了,可是还是不断的刷手机。那么好处是什么呢?可以让我暂时逃避任务给我的压力。任务让我面对一个虚弱的我,一个不完善的我,一个需要有结果的状态,一个需要负责的状态。这种要求和压力,让我害怕。我怕面对那个失败的、虚弱的自我。干其他的事情,就可以向鸵鸟一样,不用去直面。我的假设是“如果不去看任务,我就是一个智者,就是一个高人。”我去看这些视频、股票、网页、文章,还有一个假设是,这些东西还可以提供一个解决我另外焦虑的安慰剂。这些媒体和东西都是关于财富、为人处世和成功的话题。我的假设是,看到这些东西,可以帮助我提供自己的能力,帮助自己掌控财富、成功。可是实际上的情况是,他们没有给我带来任何能力的提升,而只是带来了更多的焦虑。

好的,找到这些假设了。我告诉自己,股市、文章、视频不能给我带来任何能力,他们只是在浪费时间,并且不断带来新的焦虑。

我要勇于面对那个虚弱,不完善的自我。我不需要这些安慰剂。安慰剂就是毒药,只会让你更焦虑,更虚弱。接受那个虚弱的、无知的、但是可以改变的我。

你可能感兴趣的:(改变----1.3 心理免疫的X光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