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愈隐性虐待》:有毒的“朋友”,还是离得越远越好

《治愈隐性虐待》这本书,主要还是在讲如何帮助“幸存者”走出隐性虐待的深渊,对施虐者提及的很少。因为在作者香农·托马斯看来,他们已经从“幸存者”身上夺走了足够多的东西,不值得得到额外的关注。所以,她在书中将大量篇幅,放在了“幸存者”的康复上。

幸存者:在隐性虐待(也就是心理虐待)中,受到伤害的一方

施虐者:在隐性虐待(也就是心理虐待)中,伤害另一方的人,书中会使用“有毒的人”来形容他们。

不过,想要真正从心理虐待中走出来,对施虐者的了解还是非常必要的。尽管《治愈隐性虐待》只用了30几页的篇幅来介绍他们,但是却信息量十足。

香农·托马斯将“有毒的人”限定为那些符合自恋型人格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以及精神病态标准的人。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真正达到人格障碍水平的人是很少的,但我们却可以接触到大量在某种人格特征上表现突出的人,其中自恋型人格相对另两种更为常见,今天就来聊一聊它。


恶毒的朋友不会遵守别人设立的界限

我在自己的文章中经常会提到“界限”这个词语,通俗来讲,就是每个人内心独立的那部分,不希望他人介入。再直白一点,就是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知道什么可以说,什么不可以说,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这种界限是在交往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界限也许会越来越小,但一定会有边界,那就是所谓的底线。

举个例子,你认识了一位新朋友,最开始交往的时候,大概会聊聊兴趣爱好、美食旅游、萌宠萌娃什么的。因为这些属于“通用类”话题,聊起来不反感,而且彼此都能说上几句。即便是他不喜欢动物或是旅行,那也不会过于尴尬,换个话题就好了。

但是如果你上来就问人家和伴侣的关系、你月工资多少、你以前交过多少个男或女朋友等等,这就叫越界。这些问题,是更加贴近隐私的部分,也更为敏感,除非关系亲近否则风险会加大。

一个真正合适的朋友,一定会遵循这些潜移默化的规则,循序渐进地和对方拉近关系。而交往时间越久,你就越清楚对方的界限在哪。

比如,A的爸爸是禁忌话题,B的财务状况是禁忌话题,C的家庭关系是禁忌话题,如此种种。但是偏偏有那种人,知道A的爸爸不能随便说,却到其他人面前大谈特谈,以此来对A进行抹黑甚至是打压;知道B不想聊财务情况,却总是在突破边界问你这个月挣了多少钱,你有多少存款等等。


《治愈隐性虐待》这本书里就提到,恶毒的朋友不会遵守别人设立的界限,他们可能会越过你设置的任何“禁区”。他们会忽视你的任何感受,却希望他人照顾到自己的感受。

如此,是因为他们表现出的自尊水平是极高的,因为要掩饰内心的极度自卑。只有忽视你的感受,才能让他们感到自己被尊重。虽说这是个很荒唐的逻辑,但在他们身上就是真实存在的。

所以自恋型人格的人很难共情,体会不到他人的感受,自己有着很高的优越感,希望被他人非常隆重的对待。而当你不能满足他的优越感时,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推开你。


拥有高度自恋型人格特征的人,还会习惯于在情绪上打压你,用来满足自己内心的虚荣感。由于极度自卑,所以他们通常非常敏感,但表现出来却是唯我独尊。在他们口中,你也许会听到“我的处境是世界上唯一的和最糟糕的“”我正在经历世界上最最悲惨的遭遇““我得了世界上没有人得过的病”。

没错,他们必须是唯一的,不能有人和他们一样。所以如果你在这些条款上冒犯了他,势必会遭到他的打压。那些知道他套路并想接近他的人,无疑会用各种方式讨好他们,由此成为他的朋友圈里的密友。而那些不够顺从他们或是对他们不屑的人,便会遭受到他的打压,在他人面前说些坏话、造谣等等,让不够顺从的人在情绪上被影响到。然后,他会认为自己赢了,内心的极度自卑在胜利的假想中得到了补偿。


也许你会说,这种人我根本就不会和他做朋友的,怎么可能走到被打压这一步呢?

此言差矣,自恋型人格往往在语言上极为丰富和夸大,在最初交往时候会让你觉得他非常值得交往。因为在他们的形容中,你会觉得他很优秀甚至值得膜拜。

而交往一旦开始,他们就会需要你的“甜言蜜语”来满足自己,如不满足则会让你“痛不欲生”。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治愈隐性虐待》这本书中,作者称自恋型人格障碍的人为“有毒的人”的原因。


如果有可能,还是离自恋型人格的“朋友”越远越好

综上,可以看出自恋型人格的特征是很突出的:

自我夸大,唯我独尊,即使没有事实支撑,他也是最牛的;

对赞美成瘾,如果有一天他得不到赞美了,那将会痛不欲生,如鱼没有了水;

无法共情,你想要让他们体会你的感受吗?那你还是先做个梦比较靠谱。

当然,你也不必担心你离开他之后,他会失落或是报复你。尤其是如果你们是情侣关系,你可以不用有任何心理负担,和他们提出分手。

因为在他们眼中,你不配。

你可能感兴趣的:(《治愈隐性虐待》:有毒的“朋友”,还是离得越远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