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欧洲的霸权》d10

今日已读完。(总算读完了)

我在前天曾经提到民族国家这一概念,这里还有一点没有提出来,在塑造民族国家的过程中,政客是以某一部分人作为敌人来提高本国的凝聚力,这样一方面是国家主权意识越来越强,另一方面国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尖锐,这是一战能够爆发的根本动力之一。所以为什么有一个“巴尔干火药桶”之说,因为巴尔干半岛民族数量多,又呈现出群体聚居的状态,再加上它扼守地中海要道,所以吸引了各个列强的目光。

再说说武器,19世纪60年代,一个叫加特林的人设计出了第一款机枪,当时设计出来的目的是减少己方士兵的伤亡。(听起来有点搞笑)随后经过二次工业革命的升华,武器越来越好,越来越多样,但有一点,战争的形式已经改变,而人们对战争的认识不足,当战争来临之前,所有人都没有意识到会造成几千万人的伤亡,更不会想到会打的这么惨烈,大家都只想着,“这事情不能忍,必须要揍他YD”。

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西方人终于意识到,不能再打了,可如何避免呢?他们的解决方法是,各国签订条约,让渡一部分国家主权,强化国家之间的共同点,降低战争发生的可能性。这就是欧共体的初衷,单从如今的部分事件上来看,今天的欧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在一战期间,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那一年彻底推翻了沙皇政权,这个沙皇就是赫赫有名的罗曼诺夫王朝。它兴亡的时间段与清朝高度重合,彼得一世又和康熙皇帝处于一个时代,所以还是很有好奇心看一看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近代欧洲的霸权》d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