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一半人生(1)——初来乍到

上班途中听到五月天的《一半人生》,感慨万千,“我的一半人生,冷暖就让我自己过问,有热爱有恨,有未知的前程”。

不知不觉中,和作者韩寒一样,我们这一批80后都步入了人生的后半生,回首自己的一半人生,虽没有大起大落,但也起起伏伏向前走着,有泪水有感动,有傲娇有落寞,有众星捧月也有众叛亲离,不管怎样,却无怨无悔,就如歌中一样“我的一半人生飘荡就像只风筝,如果命运是风,什么又是我的绳”,如今的我为了后半生,努力找寻我的那根绳。

(一)初来乍到

12年前,研究生毕业后跟随着男朋友的步伐,带着行囊和骄傲,我踏上了上海这片神奇的城市。说它神奇,是因为她以包容的姿态欢迎每一个追寻梦想的人,并以残酷的市场化竞争模式进行优胜劣汰,但人们依然对它趋之若鹜,因为她是证明自己最好的地方。

租住在男朋友叔叔家,每天晚上闲来无事就会在南浦大桥下溜达,看着黄浦江岸那高楼里的点点星光,泪流满面,“哪一个星光属于我”的孤独感席卷而来。

新入职的公司上海人居多,面对着上海话一句话听不懂的环境我只能默不作声,沉默内向是那时我的标签。因为当时外销部不缺人,我意外地进入了人力资源部,这个和我专业浑身不搭嘎的领域,谁知这个专业一跟就跟了我10年,成为我之后职业生涯的分水岭。回首那段初来乍到的时光,始终难忘的是当时自己的勇气和遇到的那些人和事。

1.第一次租房子

第一次租的房子是让我刚来上海就看得落泪的老公房,一室户的房子居然每月要耗费我一半的工资,在这个地方我第一次看到了蟑螂,第一次夜里被马路噪声吵得睡不着,第一次体验到水压不足的尴尬,第一次被领导告知“公司有房可以租但是现在没有空位”(后来才知道“其实有空位只是他不帮忙罢了”)。这时候才知道以前在家的时光多么幸福,条件多么的优越,但告诉自己一切才刚刚开始,以后会好的。

2.落户问题

因为五一节后才来上海报道,当年的落户截至日期是五月底,所以时间比较紧迫,但是为了让自己尽快进入上海这座城市,我第一次鼓起勇气找了高冷的领导,请求公司办理落户打分的手续,谁知被领导一口拒绝,理由却出奇的荒唐“你的分数肯定不够”,我央求说能否给次机会就算分数不够我也认了,可得到的回复却是“你要为公司服务三年公司才能帮忙办理”,谁知这个谎言一骗就骗了我7年,也就是我交满社保满7年和新进公司大学生一起有了上海户籍。我不知道当时是因为人长得比较讨厌,还是学校学历太过扎眼,亦或是来的真不是时候,命运从一开始就跟我开了这个玩笑,嗯,现在可以说是让我明白好事多磨,什么事情都需要熬,时候到了你也就释然了。

3.第一个老师

进入工作的第一个老师是比我长一岁的小俞,白面书生,不善言辞却非常会教人,那时候我们搭档做工资,从政策,结算方式,工资程序以及与横向部门的沟通,他都教的很仔细,避免了一些他当时无人带时犯下的错误,因为有了他的指导,我迅速地以工资为切入口进入了人力资源领域。

4.第一群朋友

因为是团委工作的积极支持者,所以进入了科室年轻人的那个圈,不大不小,连同家属大概10个人的规模,我还记得我们的第一次happy time,是在福山路上的一个小龙虾馆,大家虽第一次见面却无比的亲切,也就是有了这一次的聚会,促成了之后的生日聚会、跨年趴、定期聚餐、夜宵趴的无数次欢聚。因为有了这一群朋友,让我在上海找到了同类,找到了人与人之间链接的情谊。

5.第一个项目

刚工作第二年,我就幸运地碰上了公司为了配套世博建设的动迁项目,这个项目出奇地大,影响力出奇地广,这对于我这个初生牛犊来说是个非常好的学习机会。从各个班组情况排摸到参与政策初稿的拟定,从法定程序的咨询到各个班组的沟通,从邀请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政策宣讲到亲自解释政策的细则,从测算300多人的结算金额到组建结算小组,这一步一步走来是我这一生中最难忘的经历。还记得为了工人特殊工种提前退休,连续10几天不眠不休翻阅查找复印他们的工作记录;为了能够尽早按照时间节点完成动迁工作,清明节加班遇上不满职工在办公室烧纸事件;为了能够准确无误地结算,每一个人每一笔都清清楚楚地记录在工作日志上......因为碰到的事情太多,碰到的人太复杂,碰到的后续影响很大,在这次机会中我也迅速成长与学习,发现自己其实很喜欢和人打交道,很喜欢周全地处理每一件事。

随着动迁项目的完成,一批人员需要安置到外地子公司,关键的中层干部和技术人员带来了子公司原有的组织模式需要有一次大的调整。年轻的我主动请缨,往返于江苏和上海之间,与公司外方组成了一个工作小组,积极推动此次基地的合并管理项目。从组织结构的重新建构到人员的配置,从竞聘工作的组织到人员薪资的确定,从中外文化差异的博弈到人员的思想稳定,每一件事情都为我全面理解人力资源打下来伏笔,也为我之后不能将成功实践带入实际而埋下了悲剧的种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一半人生(1)——初来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