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云淡风轻
日期:2020年8月1日
如果书架上只能留一本书
看过一道心理测试题,问:“如果书架上只能留一本书,你会选择哪一本?”我回答不上来。家中5个立式书柜,满满的都是闲书。有空的时候会随意抽出一本,和作者交交心。身边的朋友油画家,雕塑家,作曲家,昆曲导演,歌唱家,版画家,翻译家,旅行家……他们书写及出版的书籍已有几十本之多,都是签名款。这些书已是老友记,给平淡琐碎的光阴带来温情。今天不同,我不会再纠结了,我首选自己的初女作《湖畔有佳人》。
清晨七点不到,睁开眼,伸手拉开蓝白格子窗帘,窗帘有些年份了,拉开时滑轮不太顺滑。猛烈的阳光从阳台直射进了房间,瞬间灼热起了开了一夜空调的小卧室。目测今日高温接近38度。保洁阿姨昨天刚拖了地板,阳光反射在洁净的地板上。我睡眼惺忪,感觉光线太强,强到有些晃眼。
今天家有喜事,爸爸过百岁生日。一周前干休所的领导送来5000元人民币的生日大红包和军区首长亲自签名的生日慰问信。部队的生日贺信我第一次见到,A4纸那么大,写了密密麻麻一大篇,字里行间透着国家对老军人的真诚感谢,有血性,有人性,读了蛮有触动的。他们和我们子女商量,由干休所出面,策划一个百人生日宴,以示隆重祝贺。红包和慰问信老爸笑咪咪地收下了,但他婉拒了生日大聚餐的建议。他的理由有三:一是老同事们年事已高,出行不便,不愿给干休所添麻烦;二是新冠疫情还没完全结束,要减少老年人聚集;第三个理由是重点,在我看来也有点牛气,他对自己长寿有信心,想在110岁生日再大摆宴席。经历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和平年代里,经历过爱人早逝,独自生活20多年,爸爸活到百岁不易,他开心就好,我们无条件地尊重他的意见。
床头的小圆茶几上,放着我的处女作《湖畔有佳人》。昨天出版社刚刚寄到,还散发着油墨香,书边有个漂亮玻璃杯,里面茉莉花茶正冒着香气,这是妹妹刚刚端进房间的,她是个贤慧的女人,现在她在楼下餐厅里为家人准备早餐,我不下楼看也知道,一碟子白煮鸡蛋,四样家常小菜,两款点心,肉包具多,外加一锅糯糯的白果粥。
新书就像刚出生的孩子,怎么看都看不够。书的封面是编辑陈光明老师帮我设计的,淡紫色书皮上凹凸着两朵暗花……紫色是我最爱的颜色。这是我为父亲准备的生日礼物。中午爸爸会看到它,他的表情会怎样?是得意地眯起眼睛,有点不太相信地看着我?或是认真地打开书页,一睹为快?或许他只是瞟了书皮一眼,什么都不说,自顾自的和我们聊天?
我,解放后家族的第一个大学生,18岁迈进高校大门时就被告知,80斤重的瘦弱身躯要背负着老家半个村的希望。父亲家族庞大,半条村子都姓方。清明节,家族的男女老幼汇集在村头,我们要进大山,走很远的路,去祭拜祖先的墓群。百把号人按家庭排序依次走在山间的羊肠小道上,走过家族种菠萝的小山,种枇杷的小山,种龙眼的小山,远远看过去,就像山上盘着一条龙,见首不见尾。方家有个大围屋,里面上百户人家都是或近或远的亲戚,盘根错节地连着血脉亲情。
现在自己又多了一个名头,是家族第一个出书的人。在乡亲们的眼里,爸爸是做军官的料,我算是喝墨水的文化人。
军官难不难做老爸没有和我分享过,墨水一点都不好喝,我算是略有体会。特别难熬是中学时光,学习压力特别大,初中三年,高中三年。功课诲涩难懂,未来不可预见,日子无味透顶。什么无忧无虑的青少年,那都是骗人的,那时的我,一点都快乐不起来。我相信,今天的青少年也一样,学习的压力让他们透不过气来,不然每年校园里不会发生那么多的高坠惨剧。
上初一的时候,班主任老师发给我们一张图书馆的借书卡。小小的硬纸卡片,上面有我的姓名和班级编号,我用了一个小塑料袋装起它。我没有想到,这小小的借书卡,成了我六年中学生活亲密的陪伴。
南外的图书馆安静宽敞,书架上小说,散文,人物传记一溜排开,国内外著名的大作家聚集在这里,默默地等着和你对话,青少年成长期心中有解不开的人生疑惑,在这里能找到答案。书本里常常读到金句,想记住却记不全,我把它们抄在笔记本上,一个学期可以抄满一小本。阅读让我爱上了文学,爱上了写作文。
父母的陪伴,在少儿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获缺的,我们那个年代的父母没有陪伴儿女成长的概念与时间,孩子自由生长,父母关心的只是期末的考试成绩。考的好了饭桌上口头表扬一下,碗里加个鸡蛋,考的不好,挨顿骂,责罚拖一个月的地板。
书读的多了,人心有时会膨胀。在大四的时候,无意中读到刘晓庆的第一篇自传“我的路”。她书里的一句话涤荡心灵:女人花的每一分钱都可以是自己努力工作,辛苦赚来的。我默默地在日记本首页写下了自己的小梦想:总有一天,我要写一本“我的路”。
人的一生是个实现梦想的过程,30年过去,今天,梦想已成真。
《湖畔有佳人》里收录了我写下的64篇短文,它记录了我走过的世界。这个生日礼物来之不易,我写了整整5年。因为工作比较忙,文章是陆陆续续的写下,边写边改。开始是把文章发表在“西祠胡同珍藏散落的珍珠”文学网站上,去年6月在注册,把所有的文章和读者点评转发到“”上。
今天中午,爸爸的3位铁杆兄弟们顶着烈日在同庆楼聚首,他们是92岁的徐武叔叔,他是爸爸的部下,小时候经常来我家,抱着我们长大;85岁的陈敬业叔叔,曾是团部政委,我们俩家是联排别墅门对门,他是爸爸做团长时候的工作老搭档;79岁的郝允侠叔叔,爸爸信任的笔杆子,文章大气磅礴,摄影也是出神入画。
生日礼物上祝福的话怎么写呢?能写真话么?我真心希望爸爸能认真读读我的文章,但我不敢这样写。老爷子脾气倔,过生日这么喜庆的日子惹他不开心罪过就大了。
说到读书,那也是一段不开心的往事。
10岁那年,一次去同学家玩,看见她家书桌上有个浅绿色的小书柜,她打开给我看,里面整齐的摆放着小说,我没有读过文学作品,睁大了眼睛很好奇,随手抽出一本,是长篇小说《金光大道》。原来除了学校发的课本,还有这么厚的课外读物可以读。我后来才明白,那本小说是我的文学启蒙书。
回到家,爬到木椅上,爸爸的书柜是满的,从左边看到右边,从上面看到下面,整齐的排列着政治书籍,是部队发的领袖人物的选集,文学作品一本都没有。我问父亲:“同学家的书柜里都是小说,我们家也买些小说吧。我想读。”一听这话,爸爸的脸黑了下来,说:“你给我好好学习功课,你不是特别聪明的孩子,哪有时间看什么小说?读小说不能当饭吃,好好读书才会有前途。”
中学的我开始叛逆,听不进父母的话。外国语学校是住校的,只有周日才回家,可是那个家没温度,没意思,一到周日就犯愁,不想回家。
18岁那年我考上了大学,世界在变,家里的书柜里涛声依旧,还是没有一本课外读物。书柜是一个家庭的灵魂,我的心情凉凉的。18岁,我有改变世界的勇气,却没能力改善父母的阅读习惯。阅读经典小说和优美的散文是件多么让人愉悦的事情。走吧,走吧,人总要学会自己长大。我不想再和父母生活在一个屋檐下,我要断舍离,走出这个家,走的越远越好,去寻找向往的天空。
爸妈的一生,工作是生活的全部。与我,没有文学滋润的日子就是虚度光阴。
曾读到亦舒梦想的中年生活:身体健康,略有积蓄,已婚,丈夫体贴,孩子听话,有一份真正喜欢的工作,这就是成功,不必成名,也不必发财。
这梦想与我的不谋而合,我只是再多加一项内容,就是拥有自己独立的小书房,里面放着一大排书柜,上面排列着世界名著和我喜欢读的各类书籍,以书为伴的日子才有家的味道,可爱温暖又充实。
25岁我生了孩子之后,为人父母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孩子们定做了一个书柜,从一开始到书店为他们挑选合适的书籍,到后来陪他们逛书城,把书柜慢慢地填满。看着孩子静静地读书,一天的疲惫都忘却了。
平日里,朋友来家里坐客,看到满满几大柜子的书籍,常常会感叹:你家的书可真多啊。每次发工资,就想去书店买几本新书,书店里新书看不过来,能挑到自己期待已久的好作品再贵也买回家。虽然好多书还没有认真去读,但是不要紧,它们已是我家的一部份了,我会有时间去一一走近他们的作者的。
父亲是军人,办不了护照,他一辈子从未走出国门。旅行和阅读是我最爱,我从80年代开始出国公干,到今天已经换了第四本护照了。我想替父亲走遍世界,我想通过我的文章告诉他,是阅读和旅行改变了他女儿的一生,9岁那年,他送我去了南京外国语学校,他无意中培养出了一个文青,尽管这背离了他的初衷。
他的初衷是为家里培养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一名收入稳定的国家干部。他的望女成凤的梦想实现了一半,我一生是党在人士,身份是国企的中层小干部。
想了又想,拿起笔,在《湖畔有佳人》的封二写下对爸爸的生日祝福,谢谢你带我来到这个世界,百岁生日快乐,我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