诛一夫

自古以来,人民一直是国家的一个主要战斗力和繁荣的一个代表。所以君王当然就要听民众的观点,以此来让国家变得更加繁荣。

在战国时期,齐国人攻打燕国,大获全胜。齐宣王问道:“有人劝我不要占领燕国,有人又劝我占领它。我觉得,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一个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只用了五十天就打下来了,光凭人力是做不到的呀。如果我们不占领它,一定会遭到老天的惩罚。占领它,怎么样?”

孟子回答说:“如果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高兴,那就占领它。古人就有这样做的,周武王便是。如果占领它而使燕国的老百姓不高兴,那就不要占领它。古人也有这样做的,周文王便是。以一个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去攻打同样拥有万辆兵车的大国,燕国的老百姓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大王您的军队,难道还会有别的用意吗?不过是不想再过水深火热的日子罢了。如果您让他们的生活过得更加痛苦,那他们也就会转而去求其他的出路了。”

而齐宣王的困惑就是要不要把燕国变成自己国家版图的一面,而孟子的建议就是看燕国人民的看法,如果他们只是不想过水深火热的生活,那么如果齐宣王可以做到一个贤明的君主便可以去占领燕国。因为这样燕国的人民开心了,因为自己的需求达到了。但是如果燕国的人民不同意,那么就尽量不要去占领。因为虽然燕国把齐国占领了,但是那是在人民厌恶齐国的条件下,但如果燕国的人民不喜欢齐国,那么再去攻打是要收到很大阻力的。但是齐宣王还是没有采纳孟子的意见,所以就占领了燕国,而这也诞生了后来的事件——

因为齐国人攻打燕国,占领了它。其他的诸侯国在谋划着要用救助燕国。齐宣王说:“有很多诸侯都在谋划着要来攻打我,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如今,燕国的国君虐待老百姓,大王前去讨伐,燕国的老百姓以为您是要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用饭筐装着饭,用酒壶盛着酒浆来欢迎您的军队。可您却杀死他们的父兄,抓走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抢走他们宝器,这怎么能够使他们容忍呢?天下的诸侯本来就畏惧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的土地又扩大了一倍,还不施行仁政,这就必然会激起天下各国兴兵。大王您赶快发出命令,释放燕国老老小小的俘虏,停止运走燕国的宝器,再和燕国的各界人士商议,为他们选立一位国君,然后撤出军队,那还来得及阻止各国的兴兵。”

那么很明显齐宣王的麻烦就是在他拿下燕国后并没有施行仁政而是暴政,所以就激起民愤,又因为很多诸侯国都惧怕齐国的实力,所以就暗暗的在准备发兵攻打齐国。孟子就让齐宣王实行仁政,最好再给他们一个国君,这样就可以很大程度上减少燕国的民愤。但是齐宣王为了更大的利益还是没有听孟子的观点。于是齐国的国况日益下降。

最后,齐宣王又问:“臣子杀掉他的君主,可以吗?” 孟子说:“败坏仁的人叫贼,败坏义的人叫残;残、贼这样的人叫独夫。我只听说周武王杀了独夫商纣,没听说臣杀君。”

那么齐宣王还是没有认同孟子的建议。那么诛一夫又有什么利与弊呢?首先诛一夫是为了让国家繁荣,但是君王是通过世袭制来选定国君的,所以就有可能上任的国君全部是一夫。所以在当时那个时代,诛一夫确实可以让国家更加繁荣,但是如果有太多的一夫,那么便得不偿失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诛一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