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桥夜泊》观课+讲座:核心素养视域下诗意语文

王崧舟老师执教

一、导入

1.诗歌导入陈小奇《涛声依旧》

2.无眠就是?给无眠找一个近义词

3.你们有睡不着觉的时候吗?来吧,把那种睡不着的感受带进去。

    流年的钟声

    还在敲打我的无眠

    尘封的日子

    始终不会是一片云烟。

4.谁在敲打?——无眠

引出出示: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清】王士贞《夜雨题寒山寺》

300多年前

导出:钟声

5.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明】高启《泊枫桥》

500多年前

6.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宋】陆游《宿枫桥》

800多年前

师问:诗的下半句你会怎么接?十年不到枫桥寺,——百年不到枫桥寺,——千年不到枫桥寺,——

总结再读全部

7.你有什么问题?

二、初读诗歌

(一)读

1.自由读诗歌

2.师生合作读:前四个,后三个字和师生合作读。

3.说一说你对这首诗的感受用一个词来形容。

4.举例其他诗词,为什么这首词给人感受的是思乡?请在诗歌当中圈出来,画下来

(二)想

1.那个细节告诉你,张继没睡?

板书:愁眠

为“愁眠”找近义词

2.张继看到了什么?

板书:月落

    江枫

3.说一说秋天的叶子?

有看到秋天的枫树吗?闭上眼睛,老师读——月亮从东边缓缓升起来,又向西边长长落下去,江边有瑟瑟的秋风吹过来,吹过江边,……..叶子在飘动着,有的叶子……有的叶子……?

  秋天的叶子飘呀飘,飘向哪里?——

4.谁来形容一下你看到的“渔火”

板书:月落

    江枫

    渔火

    乌啼

5.谁听到过乌鸦的啼叫?

三、细读诗歌

1.谁能找到张继身体的感觉?独特的感觉?

2.“霜满天”点点点,点出来…

3.“霜”会满天吗?霜不会满天,霜满地说得通,霜满天说不通,张继写错了,你怎么看?

(板书:对)

4.“对愁眠”中“对”的意思。

  所有事物都在对愁眠

5.教师配乐朗诵,解读诗文,营造意境

6.擦掉板书所有事物,只留下——愁眠、钟声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四、创设情境,写一写

      钟声想对张继说什么?此时此刻你就是寒山寺的钟声

      这钟声仿佛在说:

      张继呀张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文化传承:拓展思乡的诗歌——月亮、钟声

一代又一代人都有愁眠,当张继之前。当人们写愁眠会更多写什么呢?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苏轼

当人们写思乡都会写月亮,但是当没有月亮呢?当月亮之后呢?

张继化作了…..

齐读

拓展“寒山寺的钟声”

首尾呼应前面提到的关于“钟声”的诗歌。

引出出示:    十年旧约江南梦,独听寒山半夜钟——【清】王士贞《夜雨题寒山寺》

300多年前

导出:钟声

5.几度经过忆张继,乌啼月落又钟声。——【明】高启《泊枫桥》

500多年前

6.七年不到枫桥寺,客枕依然半夜钟——【宋】陆游《宿枫桥》

800多年前

板书:经典!文化!

        讲座:核心素养视域下诗意语文

一、诗意语文的思想流脉

儒家:中庸和谐              朱光潜:人生美学

到家:道法自然              李吉林:情境教育

佛家:心物一体          潘新和:存在论语文学

                从“言语生命”到“诗意人格”

卢梭:自然主义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

席勒:游戏精神            马斯洛:人本主义

叔本华:唯意志论  苏霍姆林斯基:全人发展



五、“何所归依”——诗意语文的内在澄明

                        诗意语文的终极旨归

                    二、诗意语文的发展沿革

1.诗意萌动

2001年-2003年

注重语感

一任直觉

(代表课例:《荷花》

2.激情涌动

2004年-2006年

注重情感

陶冶情操

(代表课例:《一夜的工作》)

3.去激情化

2007年-2010年

注重励志

淡化激情

(被人诟病,只要激情不要语文。代表课例:《两小儿辩日》)

4.审美归依

2011年-2015年

注重审美

传承文化

(此时既不走审美又不走情感。代表课例:《桃花心木》等等,文化传承)

5.诗哲一体

2016年-2021年

注重和谐

诗意哲化

(更加注重课堂教学各种要素的和谐。代表课例:文言四课——对应中国传统文化的风、花、雪、月《秋声赋》《爱莲说》《湖心亭看雪》《记承天寺夜游》)

          三、“意欲何为”诗意语文的价值关怀

诗意语文的提出有一定偶然性,随着时间推移,对诗意语文有更多的理论概括

诗意语文理论体系建构:



诗意语文教学范式

诗意语文教学策略

诗意语文教学节奏

诗意语文复沓技术

诗意语文文本解读策略

              五、“何所归依”——诗意语文的内在澄明

                诗意语文的终极旨归

柔软的共情力(可以很好地理解对方的感受)

透彻的洞察力(逻辑能力)

笃实的行动力(既是语言的巨人也是行动的巨人)

赤子之心

空灵之境

合一之神

诗意语文终极旨归

你可能感兴趣的:(《枫桥夜泊》观课+讲座:核心素养视域下诗意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