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其实不难懂

看画如相亲,纯靠眼缘,会错失很多好缘分。


遇到打扮普通,面目平淡的人,心里失望,坐下来喝杯咖啡,就说有事先走了。回头跟介绍人说,觉得两个人不合适。


于是相亲像走马观花,总说缘分未到,这也不行,那也差劲。


如果事先做点功课,成功的概率就会变大。


如果知道这个人性格温和,工作努力,父母关系和睦。哪怕外表普通,也愿意慢慢了解,接下来发现更多满意之处,说不定两个人就成了。


看画也是如此。


这样一幅画,刚看的时候吓一跳,浓重的一字眉不忍直视。出于礼貌会看看左边傲慢的猴子和右边像熊一样的猫。最后看看美丽的背景和奇怪的项链。带着尴尬的笑容,脚已经向下一幅画挪过去了。


于是你错过了一个传奇天才女画家的自画像,价值连城。


如果知道这幅画的作者是个身残志坚,天马行空的姑娘,通过创作摆脱渣男,自立自强。猴子和猫都是一直陪伴在她身边的宠物,《荆棘鸟》是她最爱读的书。


她如实接受自己的丑陋的容颜,虽然被疾病和婚姻束缚,流血不止,头颅仍高高昂起,自信美丽的头饰会吸引勇敢的蝴蝶和生机勃勃的蜂鸟。


你也许会记住这幅画,还有这个美丽勇敢的姑娘。


所以在看画前,一定要做功课。《大话西方艺术史》,你值得拥有的。


这本书介绍了150件名画经典,和它的作者的生平事迹。不但介绍了相亲对象的“外貌性格”,还介绍了他的“父母家庭”,所在的“单位公司”。


作为一个艺术界的小白,这本书好像一张铺开的地图,让我轻松自在的探索艺术史的奥秘,下面我将选取其中三条路径,带领大家领略艺术的壮阔风景。


01.艺术值得终身追求


《大话西方艺术史》书中介绍的40位艺术大师,无论家境富庶或贫穷,无论公认的才华横溢还是被世俗所不认可,艺术都是他们心头的挚爱,每年每天,不曾放弃。


有个爱画向日葵和星空的画家叫梵高,一生贫困交加,受尽冷遇,甚至被送进精神病医院。


他快30岁时,才第一次拿起画笔,37岁自杀身亡。然而在这短短8年,他完成了864张油画,1037张素描,150张水彩画。


梵高酷爱画自画像,一生画过35幅,前期笔调黯淡无光毫无生机,慢慢色彩明亮起来,由于他把右耳割掉了(后期的自画像能看出),最后一年的自画像多为左侧面,他努力把自己画的健康,干净,来抵御自己内心愈演愈烈的绝望和孤独。


1890年7月,梵高一如既往地去写生,他来到他最喜欢的地方,金色的麦田,把画架放在一旁,举起借来的手枪……


虽然他没有在生前看到他的作品卖出天价、奉若至宝,梵高还是把自己生命中的苦难当成源源不尽的燃料,给予作品无与伦比的能量。


梵高酷爱画向日葵,留下了十几张向日葵画作。而另一位画家每一个题材能画几十张。这个画家就是莫奈。


莫奈喜欢用不同的颜色来描绘物体,他的作品往往以系列化而著称。


《干草堆》有24幅,《雾中的国会大厦》有14幅,最著名的《睡莲》有233幅。他的睡莲跟红酒一样,按年份产出,1919年只画了四幅,非常珍贵。


莫奈非常热爱画画,一生留下了500件素描,2000多幅油画。由于长时间在户外作画,各种眼部疾病都找上门来,实际他画《睡莲》的时候,已经半瞎了,完全靠自己的想象和颜色编号来完成创作。


无论是身陷残疾还是压力重重,无论是贫困窘迫还是富甲一方。他们都不曾放下心爱的画笔,坚持创作,精益求精。


他们许艺术不变的坚持,终被时光温柔以待。


人生能与最爱相伴,夫复何求?


02.艺术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


让我们把目光从画家身上收回,放到画本身来。一幅画,之所以伟大,不是仅因为作者很努力,也是因为作者用心把它画到极致。


如果去卢浮宫博物馆,一定会到《蒙娜丽莎》前打卡。蒙娜丽莎有自己独特的魅力,让各个时代的学者沉迷其中,甚至终身研究。她似笑未笑,有人说随着观看人的心情变化,笑容也在变化。


蒙娜丽莎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并不是简单的一幅人物画,里面有大量的细节可供挖掘。



她的构图符合黄金分割,背景真实自然。眼角和嘴角上竟然有将近40层超薄油彩。这两处的轮廓模糊,由暗到亮的过渡连续而自然,没有清晰的分界。所以画中人物的表情就介于似笑与非笑之间,给人留下了充足的想象空间。


人们推测,达芬奇是将油彩涂在手指上再抹到画布上的,等完全风干在涂抹下一层,每次操作间隔至少两个月,也就是说,达芬奇花费近十年画成此画。


十年磨一剑,励得锋芒出。


《大话西方艺术史》中,细节丰富却被人忽视的画比比皆是,《宫娥》就是这样一幅画。


初看这幅画,目光被娇俏可爱的小公主吸引,参看这幅画的主题《宫娥》,赞叹傲娇的小公主被其他两个姐姐看护,狗和女佣都很自然。


如果只看到这些,就错过了其中深刻的哲学道理了。


它其实阐述了“可见和不可见”这种二元对立统一关系,小公主后面的左边是个镜子,国王和皇后正端肃而立,供画师画像。右边豁然打开一扇门,管家突然闯入,打破了画面的安静,让时间流动起来,人物生动起来。


这幅画其实记录了小公主在一旁等待画师为国王王后画像,佣人突然闯入的瞬间。不但人物真实好看,还包含了大量值得深思的细节,让人禁不住反复玩味。


画是画家的野心,如何从一幅画读出画家遮遮掩掩想表达的意思,是画家留给观众的谜题。


这些有着深远意义的艺术品,无一不是画家们殚精竭虑,用尽机关,将自己能做的做到极致的产物。


什么是艺术,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艺术。


这就是艺术持久不衰的魅力。


03 艺术从不是孤岛


怎么能不说《夜巡》?


这幅画与《蒙娜丽莎》、《宫娥》并称世界三大名画。却远不为众人所知,还给它的作者伦勃朗带来厄运。


伦勃朗是个公认的艺术天才,当时风头正劲,所有人都以他画了自己为荣,订单无数,财富无穷。这时候,有个民兵队长请他为自己小队做集体画。伦勃朗野心勃勃,打算创作一幅引领新风潮的作品——《夜巡》。


然而,这幅划时代的巨作却砸了伦勃朗的招牌。民兵们拒绝买单,明明付的一样的钱,有的人可以当做主角,自己却必须在黑暗中当配角,不公平。


实际上这正是伦勃朗匠心独运特意设计的。一束光斜射下,让焦点明亮,黑暗更黑。使人物棱角分明,立体感十足。时至今日,“伦勃朗光”仍是摄影大师们奉若至宝的秘笈。


从此以后伦勃朗声名狼藉,再也没有接到订单。《夜巡》虽然在后世被交口称赞,却在当时的社会步履维艰,人们喜欢自己的面容正面明亮的出现在画纸上,接受不了侧面的画像,也接受不了有明有暗的真实。


同样是反其道而行之,蒙德里安却幸运得多。


他处于写实和古典相结合的时代,大家都追求精致,讲究色彩和笔触。蒙德里安却决定摒弃外在细节,摒弃具象化的东西,表达事物的本质——横线与竖线。


于是《红黄蓝》系列横空出世,它们干净而克制,给动荡不安的世界平衡和稳定,带来精神的慰藉。


抽象的图案充满了哲学意味,大受欢迎,无论建筑、服饰、餐饮,到处都能看到蒙德里安的设计。


蒙德里安不但没有毁了自己的事业,还成就了自己的祖国,让荷兰以他为荣。


同样是创新,伦勃朗只是加了一束光,却被世人抛弃;蒙德里安减掉所有画面和光束,大家争先恐后的实践应用。时代不同,人们的追求也不同了。


伦勃朗之悲剧,蒙德里安之幸事。


一幅画的产生,跟画家息息相关,跟所处的时代紧密相连。它从来不是孤岛,它的画面呈现的是当时时代的旋律,它的色彩描绘的是画家的内心,它的构图、细节闪烁着画家智慧光芒。


透过艺术,我们用心灵跟作者交流,感受人民的喜怒哀乐,倾听时代的脉动。


艺术,从来不是孤岛,它是社会的窗口,是时光的留声机,是心灵的桥梁。


艺术,从不孤独。


如果你是什么都不懂的小白,逛画展从来不超过十分钟。一定要读一读《大话西方艺术史》这本书。你就会像我一样,侃侃而谈,对艺术充满好奇。


我甚至关注了意外艺术公众号,观看了《艺术很难吗》从第一季到第五季。


艺术真的挺有趣,千姿百态,流光溢彩,五彩缤纷。


只要你轻轻跨入大门。

你可能感兴趣的:(艺术其实不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