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

提到韩愈,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唐宋八大家之首。我们中学课本里,不乏他撰写的古文与诗词,比较熟悉的就是《师说》以及那句“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为什么说他是唐宋八大家之首?

北宋的大文豪苏轼对他有个精准的评价:“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

所谓,“文起八代之衰”,意思东汉一直到隋代,六百多年的时间里,所有的文章都赶不上韩愈的,是一代文宗。

“道济天下之溺”,韩愈在唐代举起了复兴孔孟之道的大旗,用孔孟之道来复兴大唐,消除安史之乱后的沉溺之气。

“忠犯人主之怒”,他为了要表明自己的立场和看法、劝谏皇帝,不惜得罪皇帝。

“勇夺三军之帅”,就连文人最缺乏的武功和英勇之气,韩愈都具备。

再加上他掀起的古文运动,主张去掉骈文的华丽修饰,用散文的形式来更注重文字的表达功能。

所以,在明代人编修《唐宋八大家文钞》将他推崇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

倘若我们回到韩愈到生活的时代是,会发现,他能取得这样的成就还和他的性格、脾气有关。他的身上,有五个硬气的地方。

首先,这个人命硬。

韩愈的先祖,是汉初的诸侯王,韩王信(注意,不是韩信)。从他开始,一直到韩愈的父亲,韩仲卿都是在朝为官。

韩愈排行第三,父亲是秘书郎,也就相当于国家级图书馆馆长。按理说韩愈的生活应当较为宽裕。

可是就在他三岁的那年父亲,就去世了。而母亲也早在他出生后不久也撒手人寰。

于是他就由大哥韩会抚养长大。韩会也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以“文学才望”得到的赏识,成为皇帝身边的起居舍人,是记录皇帝所发的命令的文官,虽然只是个从六品的中下层官员,但是和皇帝朝夕相处,另外第一时间知道国家的一手消息,也成为文官中的香饽饽。

有这样一位学识渊博的哥哥,无疑也是韩愈的幸运。

可就在韩愈11岁那年,哥哥在受到当时宰相元载的牵连,被贬谪到广东做刺史。不久便病逝于任上。

韩愈先跟着大嫂回到原籍安葬哥哥,却也无法常驻,只能随嫂子避居江南,韩愈这一时期便是在困苦与颠沛中度过的。

但是颠沛流离的生活,并没有让韩愈失去对生活信心。反而让他在磨砺中成长,他打小就知道自己是一个孤儿,想要出人头地,必须刻苦读书,不需要别人激励。

他天分极高,在7岁时候,就开始读书,尤其对孔孟、司马迁、扬雄等人的著作十分感兴趣。加上在此之前,有一位学识渊博的哥哥指导,他自然信心满满,“壮志起于心中”。

可是,命运并没有像他想的那么顺利。

这时候,韩愈的第二硬:性子硬,把他从打击中拉扯出来。

在他十九岁开始,开始参加科考,然而一连三次名落孙山,而十几年之后,韩愈才有资格入朝为官。

为什么这位未来的文坛领袖,在接连受到重创, 难道这之中有什么猫腻吗?

其实,实事求是地讲,并没有什么猫腻,韩愈这么有才华的人之所以仕途之路如此坎坷是有几点原因:

第一点原因是,唐朝的进士要求的文风和韩愈擅长的文风不一致。

韩愈的以古文也就是散文擅长,但是唐朝进士考试硬性要求是骈文。

第二点原因是:唐朝的进士特别难考。

在唐朝科举,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叫“明经”,另一种就是“进士”。

明经的试题一般是摘录经书的一句并遮去几个字,考生需填充缺去的字词,或者是关于经文的问答。所以死记硬背,就很容易能够考取;

而进士主要考的命题创作的诗、赋,需要考生充分发挥思想才能考中。

加上唐朝录取的进士特别少,不到300年期间,才录取了4000多个进士,而同是三百年左右的宋朝,却录取了4万多名进士。

所以,在唐朝科举中,流传着一句话,“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就是说,你在考中明经的人里面,30岁都算老的了,而考中进士的人50岁都算年轻的。

甚至在唐朝时候,还有一个滑稽的榜单叫五老榜。唐昭宗时期,有天因为平定了内乱,皇帝心情不错,说:“这次咱们放宽一点进士的名额吧。”

于是就录取了五位年龄比较大的考生。其中两位已经到了七十岁,另外几位也年过六十。

然而,韩愈在25岁第四次就考取了进士,已经是很了不起了。

当然,韩愈能考上进士,除了才华和坚持不懈以外,还跟运气有关。

在韩愈考上进士的那一年的副考官是梁肃,他的主要责任是向主考官推荐他觉得好的文章,这个人是韩愈哥哥的至交好友,这个因素十分重要,再加上他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另一个倡导者之一,与韩愈的风格和观念都十分一致。

另外主考官陆贽,这个人可是见过大世面的,担任过德宗时期的宰相。他虽然擅长、喜好骈文,可是他十分务实,更注重考试的文章中,是否有真知灼见。

一个人的才华固然重要,然而给予对于一个人也很重要,但是在机遇背后,隐藏的更是对命运的抗争和对梦想的坚持。

在这次科举中,一共录取了二十三人,里面都是有名的大人物,被后世称为龙虎榜。

然而,韩愈的仕途并没有顺畅。

这就和唐朝入朝为官难的第三点原因有关:在唐代,考中进士只是有了具备做官的资格。下一步还要经吏部选试合格,才被授予官职。

这场考试被称为"博学宏词科",如果没有通过铨选,得通过当权派的保举,才能入朝为官。否则只能到地方节度使去做幕僚。

但是,一次考试,韩愈就失败了。失败后他的硬脾气就开始上演。

韩愈给当时的主考官写了一封信,里面大致讲了三点内容:

第一,这个考试不公平,肯定有人情的作用。在考试当天,有很多浮夸的人说,自己得到了报告,谁谁谁考中了,可是一天下来有九种不同的结果。另外当时有三个大家公认的人一定能考中,可是结果下来名不符其实的也在其中;

第二,我之没有考中,是因为没有去走关系。从我来到长安开始,就从来没有拜访过那些德高望重的人,没去送礼走后门。所以他们根本就不知道有我这个人的存在,怎么可能能考中呢?

但是,如果需要我拉着脸,卑躬屈膝地去给名门望族送礼。对不起,我拉不下这个脸,我要坚守我信仰的“孔孟之道”,宁愿听天由命也不厚颜无耻地去“自我推荐”。

第三,但是我不泄气,我觉得我自己还有希望,虽然我已经穷困潦倒,没有住处了,但是我的雄心壮志还在:“斯道未丧,天命不欺,岂遂殆哉,岂遂困哉?”老天爷还没瞎眼呢,他看着我的努力,一切都还没有结束呢,我难道会一直艰苦下去吗?

然而,在接下来两次考试中,韩愈又失败了。在此期间,韩愈曾三次给宰相上书,但均未得到回复。

于是他只能到达幕府,去担任地方官员。

在他两入幕府期间,担任观察推官,指导李翱、张籍等年轻才俊的文章。极力地推广宣传他的古文思想。

在五年后,他终于在第四次"博学宏词科"中及第。

在这个时间的前后,他表现出了他性格的第三硬:学识硬。

在幕府的时间,韩愈除了担任观察推官,其余的事情就是帮助地方节度使干一些杂活。

韩愈在此期间借用《杂说·四》也就是马说来隐喻自己的遭遇:“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在他通过了"博学宏词科"后,担任了国子监四门博士。

这一年,他遇见了一个叫李蟠的孩子。才十七岁,就能不受当时世俗流行骈文的影响向韩愈学习古文。于是韩愈写了一篇《师说》送给他,里面有了脍炙人口的教育名句:“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提出了老师不一定要强于弟子的观点,顿时韩愈名声大噪,一方面他鼓舞了更多青年才俊,另外也得罪了不少等级分明的顽固派,让他本来就不顺畅的仕途,更加难做。

果然,在之后一年,韩愈升任监察御史后,第一次被当权派排挤出长安。

表面上看是,因为关中地区大旱,京兆尹却封锁消息,韩愈在愤怒之下上《论天旱人饥状》疏反映实情,反遭谗害被贬。

但照柳宗元所说,这篇《师说》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他由此“狂名”更大,为更多的顽固派所厌恶。

此后,韩愈的仕途就像做过山车一样,屡升屡降。因为各种事情和政治斗争不断地被贬官,再复官。

但是他复兴古文以及在奖励后学上进这两点上,态度始终不变。

在他第二次复任国子博士后的一年,韩愈认为自己才高学深,却屡遭贬谪,便创作了另外一篇千古名篇《进学解》用以自我比喻:“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宰相看后,很同情韩愈,并认为他很有史学方面的才识,便让他修撰当时皇帝老爹,唐顺宗的实录。

唐宪宗看后甚为满意,便提拔韩愈为中书舍人,类似于皇帝的总理。

韩愈的硬气与坚持,让他攀升到了人生的第一个巅峰。

韩愈第四硬:胆子硬。

在韩愈正在仕途上飞黄腾达时,唐朝迎来了一件大事,每三十一年迎奉一次佛骨(佛陀的指骨舍利)的传统活动。

宪宗派使者前往凤翔迎佛骨以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另外也祈求自己长生不老。

然而韩愈觉得十分不妥,不顾个人安危,毅然上《论佛骨表》极力劝谏,认为供奉佛骨实在荒唐,要求将佛骨烧毁,不能让天下人被佛骨误导。

里面主要讲了以下几个内容:

一、说迎佛骨可以长生不老,纯属瞎扯,不信佛的都活得长久。你看,汉代以前,佛教没有传入中国时候,黄帝在位100年、 尧在位98年、舜和大禹都活过了百岁;

二、信佛的都活得不长。汉代佛教传入了中国后,既没有一个长寿的国家,也没有一个长寿的皇帝,你看汉明帝才在位十八年,最尊崇佛教的梁武帝下场也很惨,被活活饿死;

三、你身为代表会让老百姓不务正业,天天效仿您,丢弃了原有的工作和本分。

宪宗览奏后大怒,要用极刑处死韩愈,群臣极力反对,但皇帝依然十分愤怒。后来,那些厌恶韩愈的人们都觉得给韩愈加的罪太重了,纷纷为韩愈说清。

皇帝这才将他贬到潮州做刺史。韩愈在被贬潮州的路上,心灰意冷,要知道这是当时最偏远的地区之一,很多人被贬,都是到任不久就病死了,或者是死在了被贬的路上。

当时韩愈写了一封千古闻名的送别诗:“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其实宪宗是安史之乱后难得的好皇帝,重用贤才、励精图治、重振大唐的威望。

等韩愈到达潮州向皇帝上表谢恩后,皇帝跟大臣说:“韩愈这个人,很爱护我,我能不知道吗?但是说事归说事,我只是遵照我们大唐的习俗,他干吗咒我短命呢?”

在一年后的冬天,韩愈得以重新回到长安。

韩愈第五硬:武功硬。

我们对韩愈的刻板印象,你不就是个文人吗?有啥武功。

其实不然,前面提到过苏轼就称韩愈,“勇夺三军之帅”。

在韩愈谏迎佛骨之前,就显现出了军事才能。

当时韩愈随宰相裴度征战淮西,韩愈曾建议裴度派精兵千人从小路进入蔡州,必能擒拿吴元济。裴度没有采纳,后来,李愬雪夜入蔡州(也是中学课本的文章),果然活捉吴元济。

三军谋略之士,无不为韩愈惋惜。

五年后,韩愈出使镇州。但是镇州正经历叛乱,百官都认为此行韩愈必死。

后来皇帝也后悔,让他到边境后,先观察形势,再决定要不要入境。

韩愈的硬脾气又上来了,说:“皇帝命我暂停入境,这是出于对我的爱;但是,我更应该不畏死去执行君命,这是我身为臣子的责任。”于是毅然只身前往。

到达营帐后,叛变成功自请为节度使的王庭凑,让手下士兵张弓拔剑地迎接韩愈,想把这个书生吓到。

韩愈呵斥王庭凑对待朝廷使者无礼。

王庭凑装摸做样地辩解道:“之所以这么无礼,都是这些将士自己决定的,而不是我的本意。”

韩愈继续呵斥:“皇上认为你有将帅的才能,所以任命你为节度使,却想不到你竟指挥不动这些士卒!”

之后韩愈继续义正词严:“你们之前的老大,开始叛乱,后来归顺朝廷了,加官进爵。而一直不归降的安禄山等人,他们子孙还有活着做官的吗?只要你们好好干,朝廷一定会厚待你们。”

经过韩愈的几番教育,王庭凑将士佩服至极,在完成韩愈嘱托后,便和韩愈一起饮宴。

一场叛乱的风险,就这么烟消云散了。

纵观韩愈的一生,刚正不阿,很少违背自己的理想行事,一硬到底。

这样的硬气和坚持,让他终于从贫寒的孤儿,成长朝廷的高官。当然也让他的仕途几经波折。

但是更重要的是他的硬气,让他的教育观念、思想文化以及他宣扬的古文运动,得以被历史铭记。为他赢得了生前身后的盛名。

公元824年,韩愈病逝于长安的家中,获赠礼部尚书,谥号文。

两百多年后,北宋神宗追封韩愈为昌黎伯,并准其从祀孔庙。终成一代圣贤。

你可能感兴趣的:(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