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论战》教学设计

一、战争中,人心所向,正确的战略是取胜的两个必要的条件,毛泽东“敌疲我打”的防御战术是受春秋时期的长勺之战的启发。

走进作者:左秋明,春秋末年鲁国人,知识渊博,品德高尚,司马迁称其为“鲁之君子”。左秋明,世代为史官,并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根据鲁国及其它封侯国的大量史料,依《春秋》著成中国古代第一部记事详细、议论精辟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和国别体史书《国语》。,成为史家的开山鼻祖。

二、整体诵读,明确线索及主要内容

详细解读第一段

1、曹刿的身份

普通百姓,没有官位,爱国君子,“位卑未敢忘忧”。

2、“肉食者”指什么人?古代享受享受公膳食肉待遇的大夫以上的官员,借指有权位的人。

3、“何以战”唤起下文分析战争的条件,突出曹刿重视站前的政治准备,鲁庄公认为要做哪几方面的准备?

4、对于这三个方面的准备,曹刿是如何回答的?为什么第三个准备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突出表现曹刿重视人民的力量的政治远见。

本段末句“战则请从”不仅写出曹刿重视站前的政治准备,而且注意实际作战中的战略战术,以此过渡,转入下文临阵参战指挥。

第一段写的是曹刿请见,论战前的准备,显示出曹刿热爱自己的国家,深谋远虑的品质及鲁庄公勇于纳谏的胸怀。

分析第二段

1、曹刿把反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他怎样帮助鲁庄公选择时机呢?

战斗开始,不待齐军疲倦,鲁庄公就急于出战,当鲁军刚获胜,庄公就急于追击,曹刿又阻止了他的过急行为。曹刿懂得攻击和追击都必须把握有利时机,要根据双方的士气和实力的变化作出正确的判断。

曹刿的两个“可矣”使得战争出现“齐师败绩”,和“遂逐齐师”的大好形势。

分析第三段

鲁国获胜后,“公问其故”,曹刿是如何回答的?

分两层,一层解释了为什么要选择“齐人三鼓”的时机进行攻击,说明士气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第二层解释了“登轼而望之”的原因,也是追击的原因。

可见曹刿考虑问题周到,行动谨慎,观察仔细,善于抓住时机,故取得战争的胜利。

三、分析人物形象

曹刿的“远谋”奠定全文的基调,文中的战前、战中、战后都围绕“远谋:展开,”远谋“表现在哪些方面?

1、重战前准备,强调政治上取信于民

2、战中采用“彼竭我盈”“敌退我打”的战术,两个“未可”和“可矣”表现他卓越的军事指挥才能。

3、战后通过他的论战,既交代了他指挥若定,判断正确的原因,又进一步表现他的“远谋”。

鲁庄公

课文集中表现鲁庄公作为国君的见识短浅:把战争的希望寄托于施行“小恩小惠”和祈求神灵的保护上,说明他政治上的无能。他急于求成、急于攻击,说明他军事上的无知。

但他并不是昏君,鲁庄公见曹刿,三问三答,实事求是,虚心听取意见,知人善任,礼贤下士,是明君形象。

你可能感兴趣的:(《曹刿论战》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