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敲着总结,抬头看桌面的日期,转眼间来到了 2024 年,时间就这么悄悄的流逝。本来想 12 月底就把总结给写完的,结果一拖,拖到了 2024。
我本科专业是材料,当时属于生环化材“天坑”专业,快毕业那几年互联网发展很快,互联网公司新人的薪水,就能达到材料行业十年工作经验的工资。冲击太大,于是乎在毕业后,尝试开始自学计算机,考计算机专业硕士。
2020 年上岸来到北京,没想到疫情也来了,等到硕士毕业时,互联网大厂开始大批量裁员,迎来史上最难就业季。。。
当结束答辩后的六月底,正当离校时,学校又规定在校学生离校后不允许返校,催促学生尽快离校。我还记得那天,我和室友强仔一起把行李推到东门,强仔 10 点的高铁,先我一步打车离开。
师兄师姐帮我把行李搬到货拉拉上,和师兄师姐挥手道别,结束了我的读书生涯
货拉拉从学习到公司宿舍也就开了 40 分钟比我预想到的更早,这 40 分钟的里程仿佛走了好几年,从材料到计算机今天终于走玩,从原本的工地人成为一名程序员。如今工作一年半,不知道当初的决定是正确还是错误的。
回想刚来北京上学那会,疫情才刚开始,本来 9 月初开学,结果延期到 10 月初才允许学生入校报道。因为疫情大多数时间都是在家上网课,在校实际时间不足一年。看到现在到处恢复了正常通行,没有了蓝色的隔离板,学校也能自由出行。仿佛这些从来没有发生过。
下面就来分享我的 2023 吧
来公司后,公司用的技术栈是 SpringBoot+Vue,刚开始让我做的是后端开发,对一些简单的页面的 CRUD 进行开发。因为在学校自学的是 Java,而研发部门里面后端比较多,所以后端的活不缺人,领导建议我学学 Vue,分担一下前端的工作任务。。。因此除了学后端,还要开始补前端技术
前端这块主要学习了 JavaScript,简单的 css 和 vue: 看的书和学习内容有:
参加了线下沙龙和大会:
线下活动的体验是线上直播无法达到的,能从一个人的头发很明显看出来是不是程序员哈哈哈。优秀的大佬不仅技术强,表达能力也是一流。给我最深的感触是程序员不能一味的过于专注于技术,技术固然重要,但从商业角度看,写代码其实是其中的一小环,而且是很容易被替代的一环。除了开发角度,也要从业务和运营角度去看自己的工作。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抬头看路。
说起来惭愧,上学时实验室的方向就是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 GPU 资源有限。 当时跑实验主要用的百度飞浆平台。没想到仅仅一年时间,国内各个科研和大公司的大模型层出不穷。
我觉得作为一个程序员,能用好类似于 ChatGPT 这种聊天助手,不仅提高开发效率,而且能快速学习和纠正代码语法错误,甚至可以辅助整理资料,帮助写代码。
将两个小时的直播视频,利用飞书妙记 将视频转换成文字,然后利用大模型 Cladue 从文字中提取重点,用几分钟快速提取直播内容:类似的工具有 bilibil 的 AI 课代表
2023 年最大的体会就是对自身未来职业的思考,无论热爱技术,还是为了这个行业的高薪也好。程序员能一直做下去吗 ? 等到中年时公司优化我,我除了敲代码,还有其他去处吗?
我在《软技能》里看到一句话:把自己作为一家公司去运营,换个角度看,我们出卖时间和精力给公司,公司给予报酬,所以公司仅仅是我的一个客户。如果只有这一个客户,那么对于自己而言是及其危险,随时可能会破产。那么我们有几种方式:
深度绑定公司,也就是让自己无法替代。提高技术能力是一种途径,成为公司的管理者也是一种方式。对于程序员而言自然是前者了。此外选择更多的公司,分摊风险。咱打工人没办法一个人在多个公司上班,替代方法是在下班后扩展一下副业,其实来说哪分啥副业主业,只是经济回报和风险不一样罢了,本质上都是赚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