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

我曾遇到一对母女,爸爸出门在外做生意,很少回家。妈妈一直把教育女儿成材当做唯一的人生目标。

为了陪女儿读书,还把自己的房子卖了,租在女儿的高中旁。

后来女儿长大了,马上要出国读书了,她就对女儿各种控制。跟着女儿去参加同学会;女儿回家稍晚一些,就打很多电话问。女儿也很逆反,母女俩经常吵架。

我问妈妈:“你为什么把女儿看得那么紧?”

妈妈说了一堆,比如“我女儿自我管理能力不行”,“我女儿心智还不够成熟”。说了这么多,她其实一直想说“我女儿还小,还需要我。”

我就问女儿:“你还这么需要妈妈来管你吗?”

女儿在旁边使劲摇头。看到女儿摇头,妈妈有些黯然神伤。

我跟她说,我看过一个电影,想讲给你听。

电影讲的是有个女人出生在一个非常封建的家庭里,她爱上了一个男人,但还是没能力突破家庭的束缚,最后嫁给了一个完全不爱的男人。

嫁给那个男人以后,他们有了一个儿子,她就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到了儿子身上。

慢慢的,儿子长大,要离家了。

临走的时候,儿子就问妈妈:“妈妈,我走了,你会孤单寂寞吗?孤单的时候谁来安慰你呢?”

妈妈就说:“你走了,我会孤单,会寂寞,也可能找不到人安慰。可是我不要把我自己的困难,变成你不能出去的理由。”

我跟那个妈妈说:“现在,你也面临着这样的选择了。你会怎么选择呢?”

她沉默了很久,说:“我一直觉得,我已经把我最好的东西都给我女儿了。现在我知道了,原来我自己的爱就变成了一个负担。我当然是选择退一步了。”

以上故事来自陈海贤老师。

每一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成长,长成家长希望的样子,但是每一个孩子都希望按照他们自己的想法去探索这个世界,于是便产生了无数的矛盾,少年急欲别人重视;世人不察,才有了许多问题少年。而作为家长,你可以不停的唠叨,骂人,但是最后跌倒的人是你自己。

“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让孩子独立自主才是成长的正确方式。在大海上航行,没有不带伤口的船,在生命中旅行,没有不带伤口的人,因为一个永远不犯错误的人,也永远成不了事。 

有个渔人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被人们尊称为‘渔王’。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的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

于是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我真不明白,我捕鱼的技术这么好,我的儿子们为什么这么差?我从他们懂事起就传授捕鱼技术给他们,从最基本的东西教起,告诉他们怎样织网最容易捕捉到鱼,怎样划船最不会惊动鱼,怎样下网最容易请鱼入瓮。他们长大了,我又教他们怎样识潮汐,辨鱼汛……凡是我长年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我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竟然赶不上技术比我差的渔民的儿子!”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你一直手把手地教他们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得到一流的捕鱼技术,我教得很仔细很耐心。”

“他们一直跟随着你吗?”

“是的,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我一直让他们跟着我学。”

路人说:“这样说来,你的错误就很明显了。你只传授给了他们技术,却没传授给他们教训,对于才能来说,没有教训与没有经验一样,都不能使人成大器!”

不犯错,怎么能成长?没有摔过跤的孩子永远学不会走路,因为真正的成长都在痛苦之后。

据说在原始部落里,存在着一些神秘的转变的仪式,其中有一个仪式是这样的:

晚上的篝火旁,原始部落的村民们围着一个将要成年的青年唱歌跳舞。

部族的长老为他唱部落的圣歌,用镰刀在他脸上留下两道伤疤,这两道伤疤象征着生活的残酷。然后,这个年轻人就要离开部落,去森林里流浪。

他没有身份、没有家人、没有部落,有的只是他自己,去独自面对存在本身。

两个月后,他会以新的身份重新回到村庄,脸上的刀疤会变成成人的标记。

那个以前的少年已经死了。作为象征,他的父母会将他从小到大睡过的席子扔到火里烧掉。当他再回来的时候,他已经不是那个孩子了。

最开始的一段时间,他不会再去认他的父母。他会记不得原来熟悉的事情,他们会给他取一个新名字。少年的时光已经变成了遥远的记忆,部族的长老会带着他完成这样的转变,直到他习惯自己完全变成了一个新的生命。

所以,最终每个人,都要学会独自长大。

《肖申克的救赎》里面的那句名言:“Some birds are not meant to be caged, their feathers are just too bright.(有些鸟儿是永远关不住的,因为它们的每一片羽翼上都沾满了自由的光辉!真的爱孩子,就让他自己去探索吧,不用担心,一根草,一点露,天无绝人之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要给我忠告,让我自己去犯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