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心动不如行动

                    心动不如行动

      一位工业设计师彼得.斯基尔曼和他的朋友们开发了一个游戏。参加游戏的人被分成几组,每一组都分到一个棕色的纸袋。纸袋里面有二十根意大利面条,面条是生的,还有一根绳子,一根皮筋带,以及一颗棉花糖。

        这个游戏的目标是搭一个塔,要尽可能高,而且能够把棉花糖放在塔上面。每个团队都有18分钟时间,到时间截止时,不能去扶他们搭的塔。

        这个游戏叫“棉花糖游戏”,是团队建设的游戏,比的是团队之间如何协调、合作。我们可以用各种方法搭塔,比如把意大利面条掰段,用绳子捆,用胶带粘。

      经过测试彼得.斯基尔曼发现,表现最佳的团队是幼儿园五六岁的孩子。幼儿园五六岁的孩子搭起来的塔平均有27英寸高,ceo们搭起来的塔只有21寸高,律师们搭了15英寸的塔,最差的是商学院的学生,大约只有10英寸还不如幼儿园孩子的三分之一。

        那是什么造成这么大的差异呢?并不是商学院的学生不如孩子聪明。斯基尔曼发现,孩子们一上来就会动手干,而商学院的学生们会先讨论半天。孩子们在第五分钟的时候就会把棉花糖往塔上面放,然后他们不断地尝试,迭代和更新。

        商学院的学生们通常只把棉花糖放在塔上一次,而且往往是最后一分钟,等他们后放上去的时候,发现坏了棉花糖比想象中的要重。

        这个测试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创新和创业要在行动中思考,而不是思考之后行动。

        不只是创新和创业,包括我们想改正自己的坏习惯,树立好习惯,如何知行合一,也是一样的道理。要先动起来。比如刚开始早起的时候,我听了时间管理的课之后,就马上开始早起了,而不是一直思考如何才能开始,然后我会在稳定和巩固早起习惯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从而找到合适自己的方法和节奏。

      还有包括写作和输出也是同理,每天早上在动笔之前,也是没有什么感觉,但是一旦开始启动了,就感觉灵感犹如泉源,源源不断。大概是我们人大脑要运行也需要一个触发机制。

      最近一年也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知行合一。那天一个好兄弟交流,他也是同样的感触,就是要想知行合一,就是要先开始行动,而不是一直停留在思考层面。人是有很大惰性的,如果你只是停留在思考,不去行动了,最后放弃是最容易的。

        而且一旦行动了,开始启动了,就有沉没成本,你不愿意自己过去的付出付之东流,就会越加努力和用心来做,比如说我现在已经坚持早起420多天了,基本上已经养成一个习惯了,这个习惯给我带来很多思考的时间还有学习阅读的时间,所以更加会用心来维护这个习惯,是有复利效应的。

      因此最困难的就是刚开始的时候,万事开头难,确实是这样的。具体方法可以参考《精益创业》,MVP,快速低成本快速试错,不断地迭代和更新。

      心动不如行动。行动中思考。

你可能感兴趣的:(46-心动不如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