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道德的谱系》

 在春学期我选修了一门课,叫《现代西方哲学Ⅰ》,课程作业是阅读一本哲学相关书籍。我选择了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但在读了45小节后,我便放弃了——文学性太强、隐喻太多。尽管没有堆叠的晦涩术语,但我着实没读太明白。

之后我在网上搜索了尼采的其他作品内容介绍,选择了《道德的谱系》为最终读本——福柯深受尼采思想影响,我曾涉猎过他的《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一书和几篇文本,对其中的知识权力观、谱系学印象深刻。


《道德的谱系》 【德】尼采 著  梁锡江 译


在《道德的谱系》中,尼采阐述了强者与弱者的道德谱系,以考察道德偏见的起源为出发点,重点批判了善恶、好坏等传统道德价值取向。尼采认为,道德的价值从属于权力意志。人有强弱之分,强者价值取向有好坏之分,弱者则有善恶之分。强者否定一切虚弱的事物,因此被认定其为坏的。弱者惧怕强权,故而定义其为恶的。尼采认为自己的批判对象终将走向虚无和没落,认为虚无主义者终将被强者战胜和支配。


1、围绕善与恶的斗争


第一章主要针对的是道德的价值,即善与恶。尼采反对英国一些研究道德的历史学家关于道德起源于“利他”的观点,认为这些学者缺乏历史精神。他认为人有强者与弱者之分,前者对应的是“主人道德”,后者对应的是“奴隶道德”。作为强者的“主人道德”与作为弱者的“奴隶道德”存在着两种不同的道德标准。“奴隶道德”需要一个对立的外部世界,需要外部刺激才能有所行动。“主人道德”的行动和成长则是自发的,它那肯定性的概念里充满了生命和激情,它寻求对立面仅仅是为了用更加感激与更加赞颂的方式来对自我加以肯定。

尼采从语源学视角出发,发现“好”(具有“心灵崇高”和“心灵拥有特权”等含义的“好”)是“高贵”“高尚”这些社会等级意义上的概念的转化;与之相对的,是“卑贱”“低下”“粗俗”等词汇最终被转化为“坏”这一概念。他举了德文单词“坏”(schlecht)与“朴素”(schlicht)曾是通用的概念这一例子来佐证后者。也就是说,在最开始,“好”与“坏”是具有明显的等级意义的。大概到了1618——1648年欧洲宗教与国家爆发战争时,这个词才转移到了今天通用的含义上。


爱德华·蒙克 《弗雷德里奇·尼采》


尼采认为奴隶道德从一开始就对“外在”、“他者”、“非我”加以否定,这种否定的怨恨精神刺激奴隶道德的创造性行动。弱者设想出“邪恶的敌人”(即“恶人”),以此为出发点,设想出了“善人”——也就是弱者自己。

他指出犹太人是道德上的奴隶起义的始作俑者,也是胜利者。他们通过基督教改变了“善=高贵的=强有力的=美丽的=幸福的=受神宠爱的”这一贵族的价值方程式,他们怀着虚弱的怨恨构想出前面所说的“善人”与“恶人”。这是一种弱者对强者的具有远见、秘密隐蔽、缓慢进行、提前谋划的复仇,通过基督教宣扬彼岸生活的幸福,使一切更加犹太化、基督化,“主人道德”被瓦解,“奴隶道德”占据上风。


2、源于压抑本能的罪欠意识


第二章以前一章所拟定的范畴如怨恨和奴隶道德等作为背景,研究探讨了道德状态的不完满形式,例如“罪欠”、“良知谴责”及相关概念。

尼采从遗忘性出发,认为人必然需要一种积极主动的遗忘性来维持心灵的秩序、宁静和规范,同时人也为自己培养了记忆的能力——应当做出承诺的情况下,遗忘被悬置。独立的、具有长期意志、可以做出承诺的人,他能够意识到责任是罕有的自由、驾驭自己与命运的权力;当这样一种意识深入内心成为本能后,这个独立自主的人把这种本能叫做“良知”。

尼采在书中指出,历史上的人们通过流血、酷刑、牺牲等禁欲苦行来克服遗忘,使相关理念和承诺变得难忘。在理性、良知背后,要付出的代价是鲜血和恐怖。关于罪欠,尼采认为它起源于“欠债”这个物质概念。罪犯应受到惩罚,因为他原本可以采取其他行动;任何损失都会得到补偿,而且损失可以通过补偿、甚至闯祸者的疼痛等价抵消掉。债务人可以通过财物、身体、彼岸世界的快乐等作为抵押,因此债权人有权凌辱、折磨债务人的躯体,获得一种主人权力的机会。痛苦成为补偿,最大限度地让债权人产生快感,就能够补偿欠债。人们认为惩罚可以唤醒罪犯的罪欠感,并把这种被动反应称为“良知谴责”和“内疚”,但尼采不这样认为。他指出惩罚会使人坚强和冷酷,使人精力集中,加大了人的异化感受,增强了人的反抗能力,最为有效地阻止了罪欠感的发展。


禁欲苦行


尼采随而提出自己的看法:“良知谴责”是一种重病,在人所经历的所有变革中,那场最深刻的变革带给人的压力使其罹患此症,陷入社会与和平的禁锢之中。在这种情况下,惩罚使得人的本能(上述的本能)趋向倒退,转向内在,只有向其自身发泄和释放——这就是“良知谴责”,自我折磨与虐待的意志起源。

接着尼采继续探讨是什么促进了“良知谴责”的问世,他回到了债务人与债权人的关系上。由于祖先的牺牲与功绩让种族存续,后代应当用祭品、牺牲和功绩来偿还祖先——这是一种在持续增长的债务。不断增长的畏惧最终必将把祖先幻想成一个巨人、一个神,人永远欠着神的债。饱受折磨的人类在基督教中找到了暂时的宽慰,投入了上帝的怀抱:上帝为了人的债务牺牲自己,上帝出于对债务人的爱偿还人本身无法偿还的债务。此时,上帝变成了债权人!人的意志发生了错乱,否定自己本质的天性,力图建立一种“神圣的上帝”的理念,而这也就意味着人陷入了彼岸的虚无主义之中。尼采在这一章结尾指出需要有超人的出现才能击败上帝、战胜虚无。


3、探问禁欲主义理想的价值


基督教倡导禁欲主义,尼采在这一章分析了在艺术、哲学、道德和宗教中占据统治地位的禁欲主义理想的价值观。

在艺术家那里,禁欲主义的理念无所意味或者意味太多(意味太多其实也等于毫无意味)。尼采认为这些艺术家长期以来因无法独立于世界和无法反抗世界而使得他们的价值观及其转变本身难以得到重视;在任何时候,他们都只是某种道德、某种哲学或者某种宗教的仆从,需要已经确立的权威的保护。瓦格纳便是一例,晚年他开始改变立场,尊崇禁欲主义,把叔本华当作自己的保护人、护卫。


理查德·瓦格纳 德国浪漫主义作曲家 曾是尼采的挚友


紧接着尼采又提出一个问题:如叔本华一样、有着独立精神的哲人信奉禁欲主义,意味着什么?他给出了提示:哲人欲求摆脱某种折磨。哲人本能地致力于争取最佳的生存条件,以便能够充分释放力量,并最大限度地满足权力感,通向最强力的行动。因此哲人对婚姻连同那些试图劝人结婚的说教深恶痛绝——婚姻乃是哲人通往强力行动道路上的拦路虎。而禁欲主义,在哲人眼中神圣化、轻松愉快的禁欲主义(哲人带着一定的先入之见来看待禁欲主义理想),正为其提供了通往独立性的桥梁。禁欲主义理想对哲学在世界上的存在、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尼采指出这不过是由于哲学赖以产生和存在的条件过于窘迫而致。


亚瑟·叔本华 德国哲学家 尼采深受其《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影响


尼采还从祭司的角度出发,指出禁欲主义理念是祭司们真正的信仰,是其行驶权力的最好工具、追求权力的最高许可证。禁欲主义者“以生命反对生命”,这一颓废、退化的生命正寻求各种手段来维系自身,反抗死亡。这样一种理想,在所有那些人的文明和驯化非常普及的地方,将会变得强大有力,能够支配人。禁欲祭司凭借着强力,像个牧羊人一样引领着一大群失败者、反常者、获益少者、不幸者和以己为患者;其存在价值便是为每个受难者(病患)寻找一个易被接受的“有罪的”负责人——这个人就是他自己——怨恨的方向由外转内了,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受难者的“罪欠感”与怨恨。

在书中,尼采列举了以下几种禁欲祭司的手段:生命感的全面抑制、机械性活动、被常规化的微小快乐,特别是爱邻人的快乐、群体组织、唤起团体的权力感觉,以及与之相应的通过个人从团体的繁荣中所获得的快感来麻痹、抑制他对自己的恼恨。但是祭司并没有真正消解受难者的痛苦,而是利用受难者的罪欠感把受难者改造成了“罪人”,“罪人”们不再抱怨痛苦,甚至渴求痛苦,“罪人”们被驯化、被弱化、失去勇气,更加寄希望于上帝与彼岸世界。

最后尼采阐述了科学和禁欲主义理想之间的关系。他不赞同现代科学是禁欲主义理想的对立面这一观点;恰恰相反,他认为只要科学还是激情、爱、炽热、痛苦,它就不会是禁欲主义理想的对立面,相反却是其最新、最高贵的形式。从生理学的角度看,科学和禁欲主义理想一样,以某种生命的退化为前提,加剧了对人的意志的自我贬低,人被置于斜坡上愈加滚离中心,滚入虚无。尼采认为科学需要为其自身正名,追求真理的意志本身需要得到正名——重估一切价值。当求真理念被严肃对待,基督教的道德观本身被自我扬弃、自我超越时,作为道德的基督教才将因其自己的道德而走向毁灭。

在第三章末尾,尼采又抛出了一个问题:如果除去禁欲主义理想,人生何为?他认为人和地球缺乏意志,人这种动物迄今为止尚未拥有任何意义。而禁欲主义理想恰恰为其提供了一种意义——人宁愿愿望虚无,也不愿空无愿望。




最后简单谈谈我的阅读收获~

一是通过对本书内容的梳理,我对这本书中所阐述的道德价值的起源有了一个大致了解。今后在看待社会上的一些热点事件时,也能让我多一种视角看待问题。

二是我在大一学年也曾对专业学习、生活感到意义感的丧失,从我自身的体验出发,我认为应该正视生命无意义的现实。拒绝自我麻痹,多元化尝试,找到点燃自己生命的火花。现代社会中,人像一只蜗牛,背负着太多;我这只蜗牛希望自己在和生命的岩石斗争时,能够像西西弗一样,用无数次攀登山顶的奋斗来充实心灵。应当想象西西弗是幸福的,应当相信“我”也是走在这条路上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尼采:《道德的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