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戒的不是手机,而是商家的心机

信息时代,想要完完全全不用手机,基本不可能。

就连自律到从不用智能机的李健,也因为疫情扫码不得不屈服。

日常沉迷手机,似乎成为阻碍现在人自律上进的最根本原因。一次又一次立下flog,却还是经不起手机的诱惑而败下阵来。

很多人一边刷着短视频一边寻求戒手机的方法。可笑又讽刺。

回看以前的街头实录,我们不难发现,智能机还没普及的时候,街上人来人往川流不息,笑着与身边的人交流,没有一个低头族。

反观现在,要是手里没拿着手机做掩护,走路手都不知道放哪里,吃饭看手机,走路看手机,上厕所都要拿着手机(话说现在得痔疮的比例那么高,多少跟这个脱不了关系)。

暂且不说信息接受度高的年轻人,那些老人,哪一个不是网购的飞起,刷段子一个赛一个的溜?更恐怖的是,几岁的孩童每天花在看手机的时间也不少。

一方小小的屏幕,为什么会让我们如此痴迷?

图片

你可能只是打开微信回了一条工作信息,但接着你不受控制地点开了朋友圈,等你终于意识到要放下手机时,时间已经过去了半个小时。

你想要买一条连衣裙,打开手机就能看到某宝推送,接着你就情不自禁地点开浏览,一抬头,又是一个小时过去了。

各大app就好像是植入你脑袋的芯片,轻易的将你的一举一动控制着。

实际上,在这个大数据时代,我们早就没有隐私可言,大数据精确的计算着你的思维,然后投其所好,不停地推送一些你固定思维模式里的东西。

看似每天浏览很多东西,实际都是重复一些你潜意识里的认知,你被精准计算框住在了固有的框架里面。

而沉迷手机,并没有让我们收获快乐,相反,每年焦虑的人数正急速递增。

以前我们的身边都是家人朋友和同学,但在网络世界,所有人几乎都可以通过手机与你交流。我们在意手机里陌生人的看法往往更甚于身边的亲人。

在媒体账号上发了一张自拍,没人关注会焦虑,有人关注但评论了一句不太友好的话,更让你焦虑。盯着点赞的人数,被数据所绑架。

你会依据陌生人的 评论来更打造自己的社交面貌。别人随口说了一句你外貌上的不足,就足以令你辗转反侧,你把网友的嘴当做丈量自己的尺,偏差一丝一厘都让你焦虑无比。

你以为你交到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其实就连网友也是被大数据选择后推到你面前的,你们有着差不多的三观阅历和兴趣爱好,所以在网络中相遇你们能一拍即合,给你一种网络很美好的错觉。

大数据的最终目的,就是让你沉迷其中。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凌晨一点半。

为什么这么晚?因为我的手机也很好玩,我沉迷于手机里一条又一条的讯息,荒废了太多时间,我知道不能再沉迷下去,仅有的一丝理智让我不得不熬夜完成今天的写作指标。虽然我也不知道能坚持多久。

妈的,人的自控力还是斗不过大数据的算计。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戒的不是手机,而是商家的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