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道到做到有多远

  写了好几个开头最后都放弃了,看完秀丽老师今天关于教育的视频,深以为然。但是同时我觉得如果要做到拿对待朋友的态度对待孩子有多难。

  昨天晚上老公说明天包包子吧,正好到了吃荠菜的时节,这几天正惦记着呢!于是愉快地达成共识。早晨起来打算去买荠菜,婆婆说大姑姐给的干槐花放了很久,不如拿来包包子吧! 说干就干,我买回肉馅,老公主动发好面。大家一通忙活后,热气腾腾的包子就上桌了,品尝后一致好评。女儿因为早餐后又吃了她爸买回的汉堡,喊她出来吃饭她说不饿。我们吃饱后我觉得实在太好吃,禁不住拿起一个包子送进女儿房间,几乎是硬塞到孩子手里,自信地说:你吃一口试试,保证你会喜欢。女儿咬了一小口 ,眉头一皱说:这什么味,就想递回给我。我虽然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女儿不喜欢这个包子,但还是拒绝拿回包子。以自己的感觉想当然地认为女儿是故意跟我反着说,便留下包子自己出来了。过了一会儿女儿原封不动地把包子拿出来递到我手上,我还是疑惑地问:你以前不是喜欢槐花的味道吗?女儿回答:以前喜欢吃的是槐花饼,不是包子。

老公的作品

事后我知道自己又一次掉进了把女儿当自己的思维陷阱。

    学习心理学以后,我们都知道人际交往的的四个维度:一是把别人当自己,二是把自己当别人,三是把自己当自己,四是把别人当别人。具体说来把别人当自己,就是以自己的看法感受为主导,以为别人也应该和自己一样具备同样的能力和感受。最典型的表现就是:“你妈觉得你冷”,“这么容易的题怎么还不好呢?”;把自己当别人,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设身处地感受对方的感受。这个时候就容易理解到对方的情感,和对方产生共情;把自己当自己,就是说我们要关注自己的情绪,满足自己的需要, 做一个悦纳自己的人,不以别人的眼光塑造自己的言行;把别人当别人是说我们在人际关系过程中,要注意保持边界,相信别人的能力,不打着“关心你,为你好”等旗号过度干涉别人,尤其是亲密关系中的对方。

    因为疫情,这个寒假变得很长,虽然对女儿不学老师布置的课程我基本能保持淡定,但每次班主任和美术老师点名要求作业时我就变得不再淡定了,尤其在老师督促后女儿相应完成了三次美术作品后,我似乎看到了督促的效果,越发难以保持淡定了。昨天下午我敲开女儿的房门,看她正在电脑上做自己的动画,正打算闭嘴时女儿却很友好地问我有什么事。我笑着指了指画架,她领会成旁边的运动器械,欢快地离开电脑开始运动。我不想扫了她的兴致,待她运动一会儿便把误会说开了,我们一起哈哈大笑。然后她很肯定地说:“晚上画。”

 

希望拥有发现美的慧眼

晚上我又进了女儿的房间看她在玩手机,就直接了当地说:开始画画吧!女儿拒绝得也很直接。因为有心理预期我倒是没有生气,就接着以轻松的口气要求女儿去画。正如许又新教授《心理治疗基础》中对沟通的解释一样,温柔的说服也不是沟通。尽管我的态度足够柔软,但女儿还是感受到了压力和攻击,她没有采取强烈的直接反抗,而是诉说了以前在集训过程中体验的各种痛苦。在听女儿诉说的过程中,我虽然尽力保持冷静,尽力去理解女儿说的各种感受,也适当地进行提问和澄清,但我无法像咨询师一样看着女儿,而是选择了回避她的眼神。同时我自己也觉得有些不舒服,毕竟学过一点心理学,我意识到这也是女儿对我的干涉采取的一种攻击。想到这里我才明白自己的行为依然是一种焦虑体现,没有做到全然信任孩子,对她的学习问题完全放手。

    虽然这些互动过程中我明显犯了把女儿当自己的主观主义错误,好在这两年我一直在修正和女儿的互动方式,每次越界后遭到女儿反击后都能够主动认错,和女儿的关系还保持得不错。女儿现在基本能够做到灵活地坚持自己的立场 ,偶尔激烈反击后也能平静对对待,不会产生内疚情绪。平时女儿也喜欢和我一同外出散步,路上经常就某些问题讨论得很热烈。这这个过程中我们保持了亲密的情感。只是从知道到做到的过程真的好遥远啊!“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知道到做到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