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10李元幸 傅培强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卵巢早衰(POF),更专业的术语称之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
为了方便患者理解,医生与患者沟通时更多地还是延用卵巢早衰。造成卵巢早衰的原因多样而大多机理不详,也有很多研究认为日常不良的生活方式和负面情绪对卵巢早衰有很大的影响。
我们之前也有推送过此类文章:伤害卵巢的生活习惯,你知道几个?
那么卵巢早衰一旦发生,还有救不?相信很多人也对此很好奇。
卵巢有哪些功能?
卵巢是女性的性腺,主要功能是产生卵子并排出和分泌女性激素,分别称之为卵巢的生殖功能和内分泌功能。
生殖功能容易理解,即产生卵子,从而精卵结合,新生命的孕育起源。而内分泌功能起的作用也不容小觑。
卵巢主要分泌甾体类激素:雌激素、孕激素和少量雄激素,还能分泌多肽激素,细胞因子和生长因子。雌激素能维持女性重要的第二性征,和孕激素协同维持月经的周期性,为胚胎发育提供始动力。不仅如此,经常被人忽略的还有激素参与机体代谢的功能,它们维持和促进骨质的吸收代谢,胆固醇的循环等。
可以说,卵巢是女性的第一命门,女性的曼妙曲线和优雅魅力靠卵巢来维持。
卵巢早衰有哪些信号?
引起关注并让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大众了解的是,卵巢功能衰退影响的不仅仅是生育能力,更为严峻的是造成持久而广泛的全身系统影响。
对照上述卵巢的功能,我们就可以想象卵巢早衰后身体的变化。
首先是月经周期的紊乱,可以表现为月经稀发,阴道不规则流血,月经淋漓不尽和经量增多、经期延长。其次就是激素分泌的失调,即雌激素低下症候群,表现为潮热、盗汗、性生活障碍,甚至有抑郁、焦虑等精神性异常。更为重要的是代谢的改变,可能会有骨质疏松症、心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的发生。
卵巢早衰诊断标准的变化
原诊断名称及标准为卵巢早衰:继发闭经、高促性腺激素水平、FSH(卵泡刺激素)>40 U/L,伴雌激素减少。
现诊断名称及标准: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继发闭经(>4个月)、间隔一个月的两次FSH(卵泡刺激素)>25 U/L,伴高促性腺激素水平,雌激素减少。
此疾病名称及标准的改变,极大地体现了医学的人文关怀与诊断的进步性。从名称变化来说,“衰”意味着“衰老”,在隐含意中为女性扣上了衰老的帽子,加重了女性的生理及心理负担。从诊断标准变化来讲,FSH(卵泡刺激素)标准的降低,可以发现早期卵巢功能异常的女性,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前做好长期规划,提高生存质量。
卵巢早衰还有救吗?
非常遗憾的是,目前尚无有效的方法恢复卵巢功能。但是,我们可以利用激素补充治疗来弥补卵巢功能。激素补充治疗(HRT)是指通过补充激素来治疗激素分泌减退或者缺乏所引起的疾病的治疗方法。通过HRT,不仅可以缓解低雌激素症状,而且对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起到一级预防作用。若无禁忌证,POI患者均应给予HRT,并持续治疗至自然绝经的平均年龄。
鉴于卵巢早衰的年龄跨度很大,针对不同的人群,医生要根据患者的治疗意愿,合理地制定个体化方案。
1.青春期卵巢功能不全
当POI发生在青春期之前时,例如儿童期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或有放化疗史等患者,其体内无内源性雌激素的产生,会导致发育迟缓和第二性征发育不良。因此,通过雌激素补充治疗进行青春期诱导十分重要。从青春期开始至成年期间必须进行持续治疗,以利于青春期发育。
2、有生育要求的育龄期妇女卵巢功能不全
卵巢早衰患者的自然妊娠率很低,一般在5%~10%左右。目前并无公认的直接证据证实使用自身卵子使POI患者获得妊娠的方法,大多数患者仍需要辅助生殖技术进行助孕。一般可采取一些药物治疗、促排卵方案的调整以及中医学治疗,尝试改良卵巢功能。
3、无生育要求患者卵巢功能不全
合理补充雌激素,减少骨质疏松、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提高女性的生活质量。雌激素的补充要警惕,需预防子宫内膜癌的发生。有关研究表明,适当补充雌激素合用孕激素可以减少子宫内膜增生风险。
结语
此外,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当避免一些不良习惯和生活方式,做好避孕措施,减少人流对卵巢的伤害,同时医生在诊疗过程中也应当避免非必要的医源性损伤,共同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郁琦.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诊治进展[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8, 34(3):241-242.
[2]雷小敏, 谭新沙.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对骨代谢影响[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8, 34(3):245-248.
[3]史惠蓉, 李霞.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对心血管疾病影响[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8, 34(3):248-251.
[4]王艳, 王丽平.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对神经功能影响[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8, 34(3):251-255.
[5]祝汉林, 冯春玲. 中老年女性应适当补充雌激素[J].中外医疗, 2008, 27(18).
[6]曹缵孙, 吕淑兰. 妇女一生各期妇科内分泌功能特点[J].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2, 18(7):4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