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榜我们每个人都看过,整部剧的故事主线就是武王伐纣从而建立了广阔又强大的周王朝。
封神榜剧照
周王朝的根基就是分封制与宗法制,通过王族血亲守四方来维持周王朝统治。
为了更好地推行分封与宗法制,周公制定礼乐制度,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无不信服。
如果说分封制与宗法制是周朝的根基,那么周礼就是这个王朝的大梁,可以说周王朝已经坚不可摧了。
但是为什么不到300年西周就亡国呢?
正如之前所预想的那样,分封制确实稳定的前中期周朝,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王室与诸侯之间的血亲关系越来越远。
由于之后周朝不再扩张土地但是天子的兄弟又不得不分封,最后只能从周国本土划去土地,这导致了周朝实际控制面积越来越小,实力也相应变弱。但是仍然靠着周礼诸侯依然不敢僭越。
西周地图
一、西周灭亡,周礼影响减弱
时间来到了公元前771年,周幽王时期,也是西周最后一个天子。
此时西周这艘大船已经伤痕累累,就差一场暴风雨就可以推到这艘大船。
史记上记载了在这一年周幽王在这一年上演了我们耳熟能详的烽火戏诸侯,现在我们经过了仔细考察认为这件事是不存在的。
更趋近于真相的是,周幽王之前有一位王后叫申后也就是申国的公主,申国离着周朝近并且强大,周朝天子历代与之通婚来拉拢申国。
但有次周幽王攻打褒国,褒国不敌就送上几位美女,其中就是有褒姒,周幽王见到后喜欢的不得了,之后要废掉申后立褒姒为王后。
废掉了申后引起了申国不满,终于申国与周国积怨在这一年爆发了。
申国勾结了周国宿敌犬戎出其不意地攻打周国,周国来不及集结军队镐京就被攻破周幽王被杀,280余年的西周就此灭亡,历史车轮进入了春秋时代。
幽王被杀后,申国拥立了申后的儿子也就是周平王,诸侯得到消息后纷纷响应,秦国护送平王东迁洛阳,作为回报周平王给了秦国诸侯身份,相当于一张空头支票,如果收回西面的周朝故土就分给秦国,可见当时的周国已经没有实际土地分给诸侯了。
但是我们要知道申后是被废的并不是王后,所以按宗法制来说平王不能继位,老周国人拥立了幽王弟弟周携王,当时天下出现了二王并立的尴尬局面。
要知道周携王是大宗平王是小宗,但是诸侯大多数是支持平王的,靠近周携王的晋国为了向平王表忠心,攻打了东虢国杀掉了周携王。
为什么诸侯明知道平王并不是大宗还要支持呢,可能每个诸侯都有野心,如果是周携王继位因为他是正统身份,按周礼不得不听命于他,但要是平王因为他的身份本来就是违背了周礼,这样对诸侯的震慑力就小了很多。
虽然晋国杀掉周携王但也埋下了本国的祸根。
二、晋国的起源和主要冲突
提到晋国我们会想到现在多指婚姻的秦晋之好,著名的春秋霸主之一晋文公,现在大多戏剧都会演的赵氏孤儿都出自晋国。
正所谓一部春秋半部晋史,晋国在幽王时期还是个不算大的国家如何在春秋中期完成称霸问鼎中原呢?
礼崩乐坏是如何在晋国发生的呢?
晋国原来不叫晋国,国号是唐,开国国君唐国虞是周武王姬发的儿子,当时爵位是侯爵,这个爵位在当时已经是相当的高了,可见周王室对晋国很重视,所以从那时起周王室一直和晋国走的很近。
时间来到了公元前875年晋穆侯死亡,他的弟弟自立国君,激怒了身为大宗的公子仇,率兵攻打并击杀,夺得正统大位,可晋国本来就是周王室亲贵,却自家人挑战周礼,又一次埋下以后的祸根。
刚刚我们提到杀掉周携王的晋国国君就是公子仇,他有个弟弟叫公子成师,从他两出生就有人传言,仇代表邪恶,成师这个名字吉祥,如果他当国君国家必能昌盛。
公元前745年公子仇崩,其子公子伯继位,史称晋昭侯。
晋昭侯把他的叔叔封在了曲沃(今山西省临汾市),史称曲沃桓叔。
这个封地比当时的晋国国都翼还要大,公子师到了封地,精明干练,把当地治理得井井有条,大量人才聚集到了曲沃,繁荣景象竟超过了国都翼。
三、夺宗之战血脉宗亲相残
终于公子师等不及了,公元前739年公子师联合了大臣潘父杀死了晋昭侯,晋国发动大军攻打曲沃,公子师不敌,政变失败。
公元前731年公子师抑郁而死,但这次仅仅是一次尝试,更加惨烈的战争随之到来。
曲沃桓叔之子世袭封地也就是曲沃庄伯。子承父志,发动了第二次战争。
这一次打得与晋国不相上下,并且又派刺客刺杀了当时的晋国国君孝侯,但本来就是违背当时礼法的战争,曲沃庄伯受到外界的施压,不得不退兵回到曲沃。
但由于曲沃易守难攻,最终给了曲沃庄伯东山再起的机会。
时间又过了7年,曲沃庄伯贿赂了周王,带着周郑联兵一起攻打晋国,此时晋国国君是鄂侯,鄂侯不敌,死于乱兵之下,周王又立鄂侯之子史称晋哀侯。
周王室虽然是与曲沃庄伯一起攻打晋国,但仍然坚守周礼制度,在这点上周王与曲沃庄伯发生矛盾,之后竟兵戎相见。
当时周王的势力也不算小,所以曲沃庄伯再次不敌。
这是曲沃代翼第三战,虽然失败但是严重地削弱了晋公室的力量,为了下次进攻做了铺垫。
哀侯二年,庄伯遗憾而死,其子继位,是为曲沃武公。
曲沃武公即位时,双方力量发生了变化,养兵蓄锐八年,公元前709年武公率领大军伐晋,晋国完全不敌,哀侯驾车逃跑的途中被抓。
俘虏了晋哀侯本以为这次能够完成大业,但晋国公室再次立另一位国君是为小子侯军,曲沃武公觉得晋哀侯没有用了,就派韩万杀掉哀侯(这个韩万就是之后三分晋国的韩国祖先)。
武公率领军队退出翼城,这次武公在晋国打下基础,在国内完全占据了主动权,退出国都仅仅是因为人心依然没有改变对晋国公室的拥护。
公元前678年,曲沃武公将小子侯叫来曲沃并杀之,可见当时晋国国君已经是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发兵占领翼都城后,周王室看到这晋国大宗衰亡挑战了周礼制度,再次发兵来攻打曲沃武公,武公再次不敌,退回曲沃。
这时宗室之战已经分出赢家,只是因为外部力量的干扰而没有完成。
周王室在小子侯之后又立晋哀侯之弟晋侯缗(min二声) ,之后晋国相安无事二十八年,虽然表面平静但暗潮汹涌,曲沃武公一直等待机会。
终于在晋侯缗二八年找到了这个机会。
公元前678年,他发现周王酷爱珍宝,他索性将晋国珍宝都献给了周王,然后发兵攻打晋侯缗,由于之前打下的根基他没费什么力气就取得了胜利,并且自立为国君,史称晋武公。
周王室看到没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大量好处而且看到晋国已经这样了,谁当国君都是自己人就顺水推舟承认了武公的位置。
就此经历了70年的兄弟残杀的战争最终曲沃桓叔一族胜利。
武公之子晋献公继位大力开拓土地到了晋献公后期已然成为中原第一大国。
曲沃代翼事件关系图
四、曲沃代翼事件的影响
这次事件标志着周王室设定的制度遭受到严重的破坏,周礼的维护者变成了破坏者。
这次事件后周王室的权威再次严重衰弱,诸侯不再听从他的号令,之后就有了诸侯间的轮番称霸,可谓是你方唱罢我登场。
晋国大宗变成了曲沃桓叔一族,武公死后,继位的是晋献公,但他发现自己这些曲沃桓叔的公室族人也想效仿先人把自己取代,之后就发生了惨烈的残杀晋族人,之后的骊姬之乱,重耳逃亡都是这次事件的延续。
等到晋文公当政时,经过了这么多宗室之乱后他再也不信任宗室的人反而信任外卿。
他封了的六卿里面就有之后三家分晋的祖先。
外卿轮流执政也更加地得到了治国之良策,但由于分封制依然要分封土地,分给外卿势力也导致晋国国君被架空,到了春秋中后期由开始的诸侯架空周天子演变成卿大夫架空诸侯。
这也意味着旧制度无法适应新社会,周礼无法让国家能够稳定。
晋国后期势力图
可见当时晋国已被瓜分殆尽。
曲沃代翼事件是有记录以来春秋最惨烈的兄弟为了国君之位手足相残的战争,它也加速了旧制度的消亡,进而推动了中华文明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