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雪」- 雪与书


《雪恋》陈思思MV演唱版

我的眼 览阅人情多少遍

解开 变化万千

依然不懂积雪缠绵

我的眼 万物众生多少年

一枝梅花是冬天

看清楚 世界收眼帘


“春雨惊春青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在我们这代人的小时候,这首“二十四节气歌”是写在小学课本里的,具体是语文课还是自然课来着,记不清了。那时候老一点版本的新华字典最后几页,也有这首节气歌。现在的字典里大约是没有了吧,不知道现在的课本还有没有了?

那些年代,读书的孩子们,都要必备《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我直到上了高中乃至到大学,才接触到了朗文和牛津这些更专业一点的词典。那时候,查阅个什么资料,最好的途径就是去图书馆。谁家里书多,自然知识量和眼界就要比周围人稍微多那么一点点,好多人还会在邮局或者是街上的报刊亭,自己订阅报刊杂志。

我记得,那时候的杂志,封面都是精心设计过的,封二、封三和封底一般是广告,中间会有两页精美的彩色插页,是广告或者是杂志自己的活动什么的。我记得,到这年底的时候,《青年文摘》会在中间的插页做一个第二年的年历,设计很用心,很有文艺范儿,我小心翼翼地拆下来,爱不释手地翻来覆去把玩一番后,再贴到门后或者是压到写字台的玻璃板下面。

那时候,杂志上还经常打的一个广告是“贝塔斯曼书友会”,我的同学还有参加这个神秘组织的。从1997年到2008年,也是有过曾经的辉煌和一种文化现象。

小时候,我常看的杂志有《故事大王》、《童话大王》、《故事会》,老爸爱看个《东西南北》。上了初中,能看得懂《青年文摘》、《读者》、《电脑爱好者》这些。高中三年暗无天日,就都断了。上了大学,心境变了,偶尔在校门口买一期《青年文摘》,读来也索然无味,偶尔看看同学的《大众软件》,也少了小时候那种对下一期的盼望。工作以后,偶尔看看《环球人物》,涨了不少的知识。

随着触摸大屏智能手机的迅猛发展,微信、朋友圈、浏览网页、手游、移动支付、出行打车、地图导航、短视频等等等等,小小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强大,砖头一般的字典已经很罕见有人随身携带了,去图书馆也只能见到它们静静地躺在工具书区里。单位年底征订报刊杂志,才让人想起来还有这么个渠道。

电子书确实是方便,手机上装个阅读软件就能在线或者是本地阅读成千上万的书籍。还能设置书签,写读书笔记。讲究点的,直接上个Kindle。不过,这些比起传统的纸质书来,还是少了一丝淡淡的墨香和捧在手心翻动的声音,也没有了在书的空白处信手记录的心情和那种阅读的惬意。

哎呀,这思绪跳跃得有点远了。说回“大雪”这个节气。这是全年第21个节气,也是入冬后的第三个节气。大雪是从物候意义上来说节气的,是指这个时候的温度很低,降雪概率很大,而并不是指会下很大很大的雪,要论降雪的规模,往往是在立春以后,“雨水”时节下的雪,会更大一些。


大雪有三候:一候鹖鴠不鸣;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是说此时因天气寒冷,寒号鸟也不再鸣叫了;此时是阴气最盛,所谓盛极而衰,阳气已有所萌动,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荔挺”是一种兰草,似蒲而小,花无香,独根长且硬,扎成束可为刷,据说也是在这个时节能感受到阳气的萌动而抽出新芽。我想起了下乡扶贫时候看到地里种的冬小麦,一片灰暗的石头山上,一点小小的土地块,在枯黄的冬日里,倔强地绽出一抹小小的绿色。

这个时节气候会变得非常的干燥,尤其是现在冬天的取暖,北方烧暖气,南方开空调,都会导致室内的空气异常的干燥,要特别注意补充水分,等到自己觉得口渴的时候,其实已经是迟了。还有就是多吃应季的水果,像什么苹果、梨、柿子等等这些,尽量少吃反季节的水果,还是要敬畏自然,顺应四时。

这几年的降雪其实一直都不怎么规律,前几年的冬天甚至就没什么雪落下。我依稀记得,早以前,有一年的国庆节,就开始飘雪了,还有一年的五一,还下了很大的雪,春意萌动,皑皑白雪挂在枝头,煞是好看。

今年入冬以后,下了一场很大的雪,飘飘洒洒,漫天遍野。第二天雪后初晴,寒风吹过,雪花飞舞中透出沁人心脾的一丝凛冽,带来多年未有的那种感觉。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理想中的场景。


视频由西瓜视频作者

“一个安静的视频小站”制作

TA有很多雪天、雨天的场景

唯美而温馨浪漫

林中一座木屋,落地的大窗,光线充足,一张书桌,古色古香,积淀着岁月的痕迹,客厅里沙发围成一圈,周末的午后,邀几位友人,随意地窝在沙发里,品一杯热茶,吃一点自己亲手烘焙的点心,读几本书,谈天说地,壁炉里温暖的火苗欢快地摇曳着,奏出“噼噼啪啪”的乐章,窗外,雪落无声……


岁月无常 慨当以慷

笑看红尘 信笔由缰

你可能感兴趣的:(「大雪」- 雪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