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

六月二十四。中雨转晴。

古人发现,天地每五天就有一个明显的变化。所谓明显,就是说能看出一些端倪来。比方说,花会次第开放,在冰天雪地的时候,梅花开了,接着水仙花开了。古人把每五天就会发生的一个显著变化叫“一侯”。在古人看来,一般是五天一个轮回。从初一到十五,五天五天地走。

古代的中医开方子,如果是急性病,必须是“半日许令三服尽”,要是发烧,得赶紧把烧给退了,不能说你过三天再来。但如果是一些慢性病,需要调养的,一般就给开五服药。包括扎针、点穴、按摩、艾灸、针刺等,往往五天后才会有一个明显的变化。五天后再来复诊,这就是运用“一侯”的道理。

气候也是五天一个变化,五天一侯,一年有七十二侯。三侯,也就是十五天,又一个变化,叫“一气”。我们经常说气候、气候,实际上“气”和“侯”是两个意思,“侯”是指五天的变化,“气”是指十五天的变化。“节”是建立在气的基础上的,三气即四十五天叫“一节”。

现在的空调、暖气、温室蔬菜,看起来当时是舒服了,但把我们的身体和大自然的节奏以及气候的规律给搞乱了。乱的表现先是气乱、节奏乱,然后是心情乱,就产生很奇怪的情绪和想法,最后就是“始乱终弃”,把这个身体给搞坏了,被大自然给抛弃了。

我们中国人用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公转对地球四季的影响而定下来的,是按照标准的太阳历来定的。农历是按照月亮的阴晴圆缺对潮汐的影响,对人的心情、女性月事的影响而定的。它没有二十四节气的说法。在中国古代,二十四节气是用来指导农耕的,比如什么节气该干什么农活;而阴历是用来指导生活的,比如初一、十五,什么时候适合出行、求签、上香,这些安排就是根据阴历来的。

我们平时用的阴历也不是纯阴历,它经常要加闰月来调整时间,目的就是让正月初一的春节和二十四节气的立春差不了太远。世界上用的纯阴历是伊斯兰的历法,即回民用的回历,它是纯粹按照月亮的变化来制定的,所以伊斯兰教又叫“拜月教”。我们正在用的阴历是经过调整的,叫阴阳合历。

二十四节气是阳历的说法。而且,二十四节气的日子和阳历的日子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是跟着太阳变化的。像立春一般在二月四、五号,清明一般在四月四、五号,冬至一般在十二月二十二号,这就叫“气”。

五天为“一侯”,三侯为“一气”,三气为“一节”。我们经常说“四时八节”,“八节”是指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和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就是“四立”和“二分二至”。

人处天地间,节气对人影响很大。有一些老人到了节气这个坎上就不好过,相反,一些重病的人如果在某个坎节上,比如说冬至,顺顺当当地过去了,那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就会比较安全。有些敏感的人,一到变节气的时候,身体就会出现一些不好的症状,不舒服。因此,要建立一个保健思想,就是每到八个节的时候,要提前找大夫把把脉,吃点药,调理一下,让自己顺利地度过这个节。如果节过得不好,那这个“节”就很可能会变成“劫”。节者,劫也。古人过节,都是在家里安安静静度过的,今人则不然也。

这里所说的“节”,是指二十四节气中特定的节,而不是像春节、元宵节、中秋节这些传统节日,更不是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这些现代节日。

你可能感兴趣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