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村上春树

南海出版公司/施小炜(译)

1.“追求自身的价值,正像测量没有计量单位的物质,指针不会发出铿然一响,停顿在某个位置上”。多崎作在他的五人小团体中时,常怀疑自己是否对大家真的有价值,找不到自己被大家接受的原因,没有自己大家是不是会更好。当他被小团体逐出之后,更加的觉得自己是一个没有色彩,没有价值的人,然而到底什么是衡量一个人色彩以及价值的尺度?作真的是那样没有色彩的一个人吗,没有色彩就代表了没有价值吗?多年后作与黑再见面的时候,黑告诉作他其实是一个色彩丰富的人,而且即使他真的是一个没有色彩的人,黑也依然十分爱慕他。那么问题就来了,一个人的价值是由别人来确定的吗?或许是,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当中,马克思也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我们所做的一切或许也都是为了别人而做,但是被一个小团体所拒绝并不代表被其他所有人拒绝,可是这个小团体是他的价值最高点,确实是会很难接受吧,不妨假设就是没有价值,可没有价值又如何,价值这个无聊的词真的无聊透顶了。

2.“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是个共同体的事实也许就成了目的”。或许我们都不陌生,一个团体的关系原本是无意间的契机所搭建的,可是后来为了维系这段关系成了真正的目的,像是为了谈一段不分手的恋爱而刻意维持。当我们的目的变的不再纯粹,变的刻意,似乎离天堂就越来越远了,因为越是刻意的东西反而越容易碎掉。

3.“记忆可以巧妙地掩藏起来,可以牢牢的埋进地底,可是它形成的历史却无法抹消”。时间是一个包治百病的庸医,我们可以把伤疤不断的掩藏,但这不代表它就能治好,总有些时刻会旧病复发。加缪曾说重要的不是治愈,而是带着伤痛活下去,所以我们就更没有必要假装已经治好,重要的是直视这伤痛,而不是逃避,逃避不仅可耻而且没用。

4.“不论什么事情肯定都有框架,思考也一样。不必对每个框架都感到恐惧,也不能害怕打破框架。人若想变得自由,这一点至关重要。对于框架的敬意和憎恶。人生中重要的东西常常具有双重性”。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框架之下,人生活的框架我觉得就是身份,我们被要求在某个身份下按照某个框架生活,好的一方面是这形成了社会制约,对那些危害社会的行为进行了约束;坏的一方面也是制约,对人的独特性也形成了约束,甚至形成了桎梏,这迫害了人的个性发展,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断下降,做自我的局限性也越来越大。

5.“说不定他们属于那种不害怕飞跃的人”。灰田在和作讲他父亲的梦幻的故事的时候,提到了“飞跃”这个词,我认为这就是佛陀思想里的“顿悟”或者说“成佛”,他们在一瞬间感受到了生命的真谛,超凡脱俗,立地成佛的感觉。

6.“作说:搞不好我是在害怕。害怕真心的爱上了谁、需要谁,可到最后对方却突如其来、毫无征兆的消失,从此无影无踪,只剩下我孤孤单单一个人......该怎么说呢?那种心情就像船在航行,忽然孤零零地从甲板上被抛进了黑夜中的大海”。我认为作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确实是害怕真切的需要谁然后被抛弃的感觉,所以才会这样和人保持距离。我觉得这个问题也真切的存在于我们的身边,我相信很多人可以从中找到共鸣,但是这样真的不是办法,沙罗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她清楚的发现她和作之间有着一条裂缝,像是作的护城河一样围绕着他使人无法接近。所以沙罗让作去解开他的心结,这是两人建立亲密关系的前提,作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去见了他16年前的小团体,解开了自己的心结。最终作也做出了改变,他本能的不愿意去把谁当做自己的“必需品”,害怕伸手去抓紧一样东西,却还是丢失了的感觉。所以后来当他给沙罗打电话没人接的时候,沙罗再打回来他也没接,因为他认为沙罗心里还有别人,爱的不是自己,他不愿努力去抓住她。可是他也意识到了,他爱沙罗,即使自己可能会被抛弃,也要努力去争取她,这就是他的飞跃。

7.“我们基本生活在一个冷漠的时代,却又处于如此庞大的他人信息的包围中。只要想做,就可以轻易获取这些信息。可就算这样,我们对别人还是几乎一无所知”。我认为这已经不需要再多说什么去证明,社交网络上与实际生活的人格分裂性大家应该都有目共睹,有的人平时不怎么说话,却在网络上极其活跃。可网络上所展现的人物形象和他真实的本人又有多少关系呢?我们很难去认识一个人,或者说,现在的人们变得难以被了解了。就像作以及他的朋友们而言,中学时代的他们变成了后来的各种样子,是谁能够预料到的呢?他感到吃惊因为觉得和他印象中的朋友们形象不符,但其实他又真正了解多少呢?我们形象变得越来越抽象以及多样化,或者说分裂,很难以一个形象来概括一个人,人变得更加复杂,而且越来越不愿意和他人建立亲密关系,原因或许各种各样,但多崎作这种的人不在少数吧。就如同村上春树说的那样,“哪里会有人喜欢孤独,不过是不喜欢失望罢了”。

8.“我们在人生的进程中一点点发现真实的自己,但是发现得越多,越会失去自己”。对于赤说的这句话该如何理解呢,为什么发现自己却又失去了自己?我认为赤想表达的是一种无奈,他慢慢发现自己对异性不如同性容易产生兴趣,发现真实的自己是个有男同倾向的人,可是他却无力正大光明的走这条路,于是乎失去了自己。对于我们而言,当我们找到真实的自己却又无法真正实现自己的情况时,或是无法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无法陪伴自己真正爱的人时,或许就会有这种感觉,越是清楚的知道,越是切实的无奈的痛苦。

9.以上只是一小部分,不妨留下书中令你印象深刻的片段。

你可能感兴趣的:(《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村上春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