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棉演讲俱乐部第3⃣️次活动随感

      2021年4月28日,最近忙着做课件以及学习看书,筹备红木棉演讲俱乐部的活动也在按照计划常态化开展。每一次活动本来我自己也应该写一份总结,不过因为把这个任务分给了李杨,我似乎有些心安理得地不用再做什么思考。但是昨天晚上我在群里发了这么一条让我自己深思的提问:什么叫“输出”倒逼“输入”?


      最近我在学习性格色彩系统理论,在身边帮助了自己和朋友们用卡牌做咨询解牌,希望能够通过所学的知识帮助自己及身边的朋友们受益和成长。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总结和分析哪些方面需要改进,那些方面是自己可以借鉴的经验。每一次总结就是一种输入到输出,输出到输入的过程。

      这两天因为在忙着整理课程没有写日记和解析。我认为自己就是在侧重做一件事,其实无意中还是没有做到连贯的坚持。这个点需要我反思一下。

      每次演讲活动前,我和李杨都会讨论一下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哪里需要改进和调整的。每一次活动我们都会发现新的一些碰撞点。我们两个一直认为众人拾柴火焰高!所以希望每一次活动都能看到新的面孔和新的精彩呈现。从开始招募到现在第三次活动,我和李杨都会有一个讨论的一个点,就是活动的延续性和团队活跃度的问题。我们两个针对这个问题提出了一些不同的观点,我们两个的初衷是希望团队可以帮助到每一个都获益和成长。但是似乎我们两个都忘记了能动性问题。所以那天我读稻盛和夫的【活着】这个书的书评时看到这一段话非常感触:稻盛和夫说团队当中有三种人,哪三种人呢?就像三种柴火一样,第一种是点火就能燃烧的,叫可燃性物质。第二种是点火也燃烧不起来的,不燃性的物质。第三种叫作靠自己就能燃烧的,自燃性的物质。

就算你做不到成为一个自燃型的有创业精神的工作者,你也应该做一个可燃型的人。当别人跟你说希望你努力之后,你能够努力。

我们最怕的是变成一个不燃性的人,阻燃型的物质。就是别人再怎么鼓励你,再怎么带着你一块做,没劲,做不起来。这时候稻盛和夫认为这种人在团队当中是要被清除掉的,这是很危险的。

      我们都希望成为第一种和第三种人,因为在这个有限的生命阶段,如果能够通过不断的努力变成更好的自己,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很多人都说自己的人生似乎平庸无所作为,人生似乎被限定无法改变,其实很多人不明白限定一个人的是ta的思维方式!如果总是自我设限,真就是虚度光阴而已。

      转回今天演讲活动,我和李杨最近除了忙手头上工作的事情,还要准备研发课件的事情,李杨还要写书评,写日志,各种忙碌,但是她即使再忙也会坚持把安排的事情做好并在当天做完。她的这种日常计划常态化,是我非常需要学习的地方。她也是个行动派,昨天看到我发了关于输出与输入的话题,立即请缨要根据这个话题进行一个三分钟演讲!而且在如此短时间内很好地把这个演讲与自己的个人实践连接到一条主线,呈现出活灵活现的主题。让人受益良多!【视频号红木棉演讲俱乐部可以观看】


      中午因为时间紧张,我临时准备了️个关键词:放弃、价值、独立、痛苦、希望、天赋、聚焦、感恩。


      在抽主题的时候大家都不知道自己会抽到什么,但是非常有意思的是,每一次无论你抽中什么,都会在现阶段或未来或过去的时候,这个词会给你带来很多启发。例如我今天抽中的放弃。似乎这是个贬义词,我一开始也觉得该怎么去说这个放弃呢,我并没有那么多的思路,因为我觉得放弃就意味着失去,意味着痛苦或是一直悲伤。如何从正面角度去看到它的意义,我也暂时无解。直到匡姐姐第一个站在台上分享她的关键词:感恩,我突然有了很多触动。这个也许就是我需要面临的一个课题。等到我上台的时候,我很自然地想到了自己小时候印象深刻的一次想放弃的念头,在我描述的时候其实我的内心深处有种想要表露的悲伤,但是我选择了压制和平淡地叙述它,仿佛是在说别人的故事。当台下的朋友们给我反馈的时候,我其实在台上也感觉到了自己的回避情绪和回避与他人链接的问题。我的克制是因为我内心中对自我情绪的否定,我希望自己呈现出来的样子是可控的,平和的。

    在生活中我总是一副轻松的样子,事实上内心深处的存在的一直莫名的焦虑时不时会提醒我要做出改变。然而我似乎忽略了这个信号,转移到别处。这是我需要修炼的方面,通过性格色彩系统学习,我在洞见自己的同时,也在不断地成长修炼自己的不足,学习接纳自己的过往种种经历给我带来的影响……希望我们都在越来越好的路上继续前行!


    我特别喜欢稻盛和夫在【活法】说的:人到底为什么而活?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就在于提升心性、磨练灵魂,什么叫提升心性、磨练灵魂呢?就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我们从出生到死亡这个过程当中,改变最多的东西是我们的灵魂。当我们的灵魂能够变得更纯粹更美好,我们人生的意义就已经实现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红木棉演讲俱乐部第3⃣️次活动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