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见梁惠王 前四章

《孟子》之所以为传承千年的经典,因为它用不过时,许多观点至今仍适用。

孟子的核心主张是“仁政”,“仁政”的基本精神就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孟子认为,对一个国家来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非常重视品格修养,重视仁义。“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人而遗其亲者,未有义而后其君也。”我们对待义利,应该豁达。

《孟子》中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的“民本”思想,充分考虑了人的本质以及人在社会和各种繁杂关系中的地位问题。

为君者要“与民同乐,与民同忧”,并以此指定出爱民、厚民、生民、养民、教民的政策出来,符合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我国古代的殉葬制度,历经了人殉到草人到陶俑等阶段。活生生的人被用来殉葬毕竟是野蛮人的行为,于是“作俑者”便出现了,即用泥巴加上木头做成人的模样代替活人去服侍亡人。

书对这句话的解释是:“最初采用土偶木偶培葬的人,应该会断子绝孙吧!”仔细分析这句话发现其实这样翻译不对。用陶俑代替人殉其实是更符合仁义的办法啊?孔子不可能推崇人殉。所以我又去查找了其他更合理的解释。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加上一个问号,就成了一个反问句,这样解释比较合理。第一个制作陶俑的人,难道没有后代么?这其中的“后”为继承之意。殉人不仁义,殉俑劳民伤财,两者本质上都是对底层人民的剥削,孔子对此深恶痛绝,觉得这也是一种不良的风气。(这让我联想到秦始皇陵兵马俑)

“始作俑者”现在是一个成语,指首开恶行的人,即罪魁祸首。

你可能感兴趣的:(孟子见梁惠王 前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