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5太阴病为里阴证

太阴病主里(胃)虚寒而统气血。

病位:反应在三阴之里,此病证反应即病邪引发证候所反应的部位,而不是病变所在的部位。

病性:属于阴(寒)。

病态:属于虚。

太阴病与阳明病鉴别特征:太阴病与阳明病同为里证。

太阴病为里阴证,性质为里虚脏寒;

阳明中寒,胃家虚(《伤寒论》:“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金匮要略》:“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虚也,欲嚏不能,其人肚中寒。”),中焦胃中津液不化,虚寒水饮。腹虚寒满食不下大便溏,眩晕呕吐。

太阴中风(太阴外证):四肢烦痛,汗出恶寒。

阳明病为里阳证,性质里热腑腑,太阴为脏,皆位于胸腹部的内脏。

三焦包括整个胸腹部脏器及功能,明代张景岳在《类经·脏象类》中讲到:“三焦者,确有一腑,盖脏腑之外,躯壳之内,包罗诸脏,一腔之大腑也。”(太阴病里证所反应的病位亦涵盖三焦,重点是中焦,中焦是人身胃气的发源地,如《灵枢·营卫生会》所说:“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

胃气立极于中焦,为脾、胃等脏腑整体运化功能所生,是平人之常气,如《素问·平人气象论》说:“平人之常气禀于胃,胃者,平人之常气也。”

《伤寒论》第398条有“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之言,说明运化精微以奉生身的功能主在脾胃之气。

《伤寒论》第280条说:“太阴为病,脉弱,其人续自便利,设当行大黄、芍药者,宜减之,以其人胃气弱,易动故也。”

这里脉弱是太阴病的主脉,太阴病脉弱,自下利不止,即“自利益甚”,原因在于胃气弱,不能用大黄、芍药,否则会加重胃气虚弱。

由此可见,太阴病的关键病机就是胃气虚弱,辨治太阴病分上、中、下三焦,但关键是中焦胃气。

太阴病里阳虚衰,阴寒内盛,气血水饮与阴寒互结于下焦则腹胀满,正如《素问·异法方宜论》所说“脏寒生满病”。

寒湿水饮内停不化,浊阴上逆于上焦则呕吐。里虚寒盛,中焦水饮不化,运化失常,则食不下。

里虚寒盛,不能气化,寒湿水饮下注则下利。寒为阴邪,其性收引拘急,寒饮凝聚,气滞不通,故时腹自痛。

太阴病病机为里虚(胃气弱),寒饮(湿)盛,治法当以温里散寒化饮为主。

若误用下法,则加重中阳损伤,胃气愈虚,阴寒气滞不运,下焦寒湿水饮无制而上犯心胸,则引起胸下痞结而硬。

所以,太阴病禁用寒下之法。

《伤寒论》第277条说:“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本条概括了太阴病本证,也就是太阴里证的病机及治疗。

太阴里虚寒水饮(湿)盛,不能气化为津液,寒湿水饮下注则下利。阳虚寒盛,水湿不化,寒湿为阴邪,不热不燥,不伤津液,则不渴。

三阳病的下利多有口渴,是热盛伤津之故。

太阴病的下利没有口渴,原因是脏有寒。

由此可以得出一个辨证要点:下利而不渴,就属于太阴病。

太阴病是里虚寒、水饮盛,应当以温里化水饮的原则和方药治疗,故说“当温之,宜服四逆辈”。

四逆辈应当是以附子、干姜为主要药物的方子,包括四逆汤、通脉四逆汤、干姜附子汤、甘草干姜汤、干姜附子汤、茯苓四逆汤、理中丸(人参汤)等诸多温里化饮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9-15太阴病为里阴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