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判妾

通判妾

徽州通判府官署的东边,前面一半是司马署(处理军事的机关,下文中的司马为官职),后面一半是通判署(处理综合事务),中间有一座土地庙,供奉着通判署的衙神。乾隆四十年春天,司马署的后墙倒塌了,于是就跟土地庙相通了。

当天晚上,官署中有个老太太忽然倒在地上,好像中风的样子。众人将她救醒之后,她就喊肚子饿,给她饭吃,她的饭量是平时的好几倍。

这老太太的左脚有点跛,用北方口音说道,我是哈什氏,是之前通判的小妾,非常受宠,被通判的妻子折磨,最后在桃树下上吊自杀了。上吊的时候本想着化作厉鬼来报仇,没想到死后才知道命中注定要上吊而死,也就是说,活着的时候受的苦都是定数,没什么好报仇的。

按照阴间的惯例,凡是死在官署里的,都会被衙神拘捕,除非墙屋倒塌,否则魂魄不能出去。我一直住在后楼之中,昨天袁通判上任,驱赶我进入庙里,在这之后就更加饥饿了。今天墙又倒塌了,压伤了我的左腿,实在困苦不堪,特意借你的身体求些吃的,不会害你。

在这之后,老太太白天睡觉晚上吃东西,也没有受什么苦,总是说别人过去的事情,非常灵验。(原文是“往往言人已往事”,我认为应该是说谈论别人前世或者阴间的事情。老太太被通判妾附身,所以能知道很多阴间的事情了)

在这之前,司马有个女儿死在家中,上任的时候把女儿的灵位放在一座寺庙里,逢年过节的时候就去祭祀,这些事情是老太太原本不知道的。司马见这老太太能知道阴间的事情,就问道,你知道我的女儿在哪吗?老太太回答说,您的女儿不在这里,等我查访明白了再告诉您。第二天,老太太对司马说,您的女儿在某座寺庙中,过得很好,她得到的钱钞大有富余,不愿再投胎到人间,只是今年春天得到的衣服太窄小了没法穿。司马听完非常吃惊,便追查衣服变窄的原因。原来,派遣家人去祭祀的时候,定制的衣服在路上被雨淋湿而坏了,家人就偷偷买了集市上的纸衣服代替。

没过多久,新通判上任,正要重修官署,重新筑墙。老太太说,等墙建好,我也要回到原来的地方去了。但是这一回去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出来了,请求大家多给点纸钱,晚上在墙角烧给我。等我拿到这些钱,就能贿赂衙神,然后就能在逍遥自在了。

司马按照老太太说的话,烧了很多纸钱。第二天,老太太面露喜色,说道,大人实在贤良,我没有什么作为告别的敬意,我擅长弹琵琶且能唱歌喝酒,这就唱一曲感谢大人。司马便摆上酒宴,放上琵琶,这老太太一边弹一边唱道,三更风雨五更鸦,落尽夭桃一树花。月下望乡台上立,断魂何处不天涯?音调凄婉。

唱完,丢下琵琶闭着眼睛坐了下去。众人再来询问,老太太突然跳起来,说话和模样变成了之前的蠢老太,脚也不跛了。

幕僚崔先生常常和这老太太问答,老太太说饿的时候,崔先生问道,这里和府中厨房靠的很近,为什么不直接去厨房找吃的呢?老太太回答说,官署的神灵特别严厉,不敢进去。

崔先生又问,之前袁通判驱赶你进庙的时候,你为何躲避害怕呢?他上任的时候已经生了大病,很虚弱啊。老太太回答说,他虽然病了,但不至于病死,而且将来还要升官呢,我哪里敢不躲避呢!

袁通判,就是我的弟弟袁香亭。


注解与思考:

活着的时候所受的苦,都是应有的劫数,所以没有什么仇要报的。如果真的是这样,也就没有那么多鬼怪的事情了。衙神非常严厉啊,所以贿赂之后就能“逍遥宇内”了。三更风雨五更鸦,落尽夭桃一树花。月下望乡台上立,断魂何处不天涯?好诗啊,何其凄婉。

补充材料:

袁枚真的有个弟弟叫袁香亭哦,不过应该是表弟之类的,因为袁枚是家中唯一的男孩,上有大姐二姐,下有三妹四妹。

大姐二姐没有什么特别的成就,不过,三妹袁机,字素文,别号青琳居士。生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她品貌端丽,“幼好读书”,聪颖工诗。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十一月卒,后葬随园。

袁枚于姐妹中与三妹感情最深,曾撰《女弟素文传》《祭妹文》《哭三妹五十韵》等多篇诗文悼念之,并为之刊刻《素文女子遗稿》。

四妹袁杼,字静宜,号绮文,嫁松江人韩思永。袁杼亦善诗。早寡,依袁枚居随园。卒年约50岁,有《楼居小草》,由袁枚刻印。

《祭妹文》是清代文学家袁枚创作的一篇散文,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祭文珍品。这篇祭文从兄妹之间的亲密关系着眼,选取自己所见、所闻、所梦之事,对妹妹袁机的一生做了绘声绘色的描述,渗透着浓厚的哀悼、思念以及悔恨的真挚情感。

文章记述袁机在家庭生活中扶持奶奶,办治文墨,写她明经义,谙雅故,表现出妹妹的德能与才华。写的虽然都是家庭琐事,却描述得“如影历历”,真切可信。

你可能感兴趣的:(通判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