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后浪”的另一种觉醒

躺平与内卷是一对反义词吗?

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这样。

内卷通常被认为是为了应对竞争而努力到极致,不断“抽打”自己,典型代表是自行车上写论文,怎么都不想睡,你如果996我便007。

躺平似乎是为了反内卷而诞生的一种态度,面对未来选择顺其自然。百度贴吧里“好心的旅行”便是躺平1.0时期的典型代表,他认为躺平才是宇宙间客观的唯一真理,只有食物才是生活的必需,一个月花销也就200块。

可以用一个看电影的例子来进一步说明。

在电影院,如果一个人被前面的人挡住了视野,他选择站起来,那么他后面的人为了获得更好地视野也会站起来,甚至有人站到凳子上,其实一场电影看下来大家都身心俱疲,这就是内卷。

而如果在电影院,有的人一开始就选择了无人问津的第一排或者是在众人纷纷站起来的时候,他选择继续坐在座位上悠闲的看完电影,这就是躺平。

内卷的人和躺平的人结果有区别吗?

显然,并没有区别,因为都是同一场电影,同样的故事情节,大家的收获都是一样的。

如此看来,内卷并不比躺平更高级。

而在职场,有的人听信了某些资本家“996是福报”的“蛊惑”认为自己“能做996是一种巨大的福气”,不断从工作时间上证明自己的努力,即便很多时候都在伪工作,陷入到简单重复的劳动中去,表面上看获得了自己心理上的满足,其实都是自嗨。在牺牲自己生活的同时还要承受老板变本加厉的要求。

某知名女老板就在节目上骄傲的炫耀自己和自己团队的人特别勤奋,透露自己经常凌晨三点给员工发微信。而凌晨三点发出的微信,她早上七点就要结果,还质问员工 “我发了4个小时信息了,你为什么还没有回复?”

就问一句,这样情境下,内卷还有必要吗?

被工作群绑架24小时待命,现在的社畜真是太不容易了。

看到微信群的满屏红点,焦虑症都犯了。

而在这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长聘某副教授还说,“躺平”是极不负责任的态度,不但对不起自己的父母,还对不起亿万个努力工作的纳税人。“现在人们纷纷谈‘内卷’,正说明了社会是可以通过竞争获得上升机会的,否则社会阶层固化,怎么努力都是白费力气,而这种情况下社会就可能面临大动荡与大退步。因为如果没有竞争,抑或如果竞争没有区分度,优势家庭的子女将凭借已有的优势,轻松碾压弱势家庭的子女”。

首先,这位副教授没有搞清楚的是,内卷不等于竞争,实际上是一种自嗨的无序竞争。

其次,躺平也不等于不奋斗,只是佛系工作,心态平和,不是拒绝努力,而是这种努力有的时候本身就是一种徒劳。

有网友的总结非常精辟:站在天堂看地狱,人生就是情节剧。

快要高考了,很显然并不是每一个高考生都可以上清华、北大,但是家长可以否认他们的努力吗?

公司里每一个员工都很努力,但是每年优秀员工名额都有限,公司就可以否认其他员工的努力吗?

最近,这几天清华大学求职做保姆也被认为是一种人才的浪费。教育培养的目的不是让人变得世俗,可人们却总用一种世俗的眼光去看待那些违背他们心理预期的事情。

如果真的被同龄人、平均值、社会标准束缚住,那才真的会丧失掉自我、眼前人、脚下路,才最终会变得认不清自己。

正如“后浪”中说的,小人同而不和,君子美美与共。

因为“和而不同”更显丰富多彩。

因为你的人生本身就由自己选择!

再说,凭实力躺平,又有什么可耻的呢?

关注废话江湖

跟湖哥,一起说说废话

你可能感兴趣的:(躺平,“后浪”的另一种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