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学习笔记(8)

乐曲的速度

通常我们在演奏或者是演唱一首曲子的时候,会参考它的速度标记,而这个速度的标记,通常会出现在乐谱第一行的左上方。

比如说作曲家可能会标示一个四分音符,也就是一拍等于72或96、或112等等的数字。

图片发自App

比如说四分音符,一拍等于72的话,那表示一分钟内要有72拍,它几乎就跟你的心跳是一样快的,一分钟跳72下,所以你只要把着你的脉搏,跟着你脉搏的速度,那就是一分钟72拍的概念了。

所以表演者通常会根据作曲家的速度标示,用节拍器找出明确的速度来演出。

比如说,巴哈(也称“巴赫”)的经典曲,这首曲名叫做《耶稣是我永远的欢乐》,这首曲子的速度就有好几种版本,一个比一个速度慢,难道是巴赫忘了标记,出错了吗,亦惑现代人理解错了?

都不是!听我一步步给你道来:

其实并不是因为他忘记,而是在巴哈那个年代,根本还没有发明节拍器。

巴哈的时代,在音乐史里面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巴洛克时代,再详细一点,我们都知道有个意大利“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之后,也就是大约公元1600到1750年,就是巴洛克时代。

顺便讲一段历史,巴洛克是个艺术学术语, 意为“不圆的珍珠”,最初特指形状怪异的珍珠。而在意大利语中有“奇特,古怪,变形”等解释。在法语中,成为形容词,有“俗丽凌乱”之意。 是一个带贬义的称呼。而现在,这个词已失去原有的贬义,总算对巴洛克艺术有了一个较为公正的评价。

而节拍器要到1816年才发明,那巴赫所在的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家,要怎么知道用什么样的速度来演奏或演唱呢?

我们现在所听到的一些古典音乐,其实也都是几百年前宫廷里的王公贵族的流行音乐,而演奏这些音乐的人呢,也通常就是宫廷里面的音乐家。

这些宫廷乐手只要一坐下来,手拿乐谱一看,他大概就知道要用什么速度跟风格来演奏了,根本不需要速度的标示。

怎么会那么神呢?其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流行,那些音乐家所创作跟演奏的,就是属于那个时代流行的舞曲,为了给宫廷的王公贵族跳舞娱乐用的。

那这些舞曲都有既定的套路,还有既定的风格跟速度,这些宫廷音乐家因为经常演奏,甚至他们可能也经常跳这些舞。

所以当时的作曲家也不需要特别去标示速度,他只需要标示这是个嘉禾舞曲或者是小步舞曲等等这类的舞曲类型。

这些宫廷乐手就会自然而然地知道,嘉禾舞曲就是个速度中庸的四拍舞曲,而小步舞曲是个速度稍微快一点点的三拍舞曲。

这有点类似你只要对我们这个时代的人说华尔兹,或者探戈,或者秧歌舞、广场舞,你大概就会知道那会是什么样的风格跟速度了,这是不同时代的同样的道理。

这就为什么巴哈创作这首曲子的时候,并没有在他的乐谱上标示速度。

节拍器是怎么来的?

那节拍器到底是怎么来的呢?这个就要回溯到9世纪的时候,有一个博学家名字叫做费尔纳斯,他是安达鲁西亚人,安达鲁西就在现在西班牙的南方。

他在9世纪的时候,根据钟摆原理研究出节拍器的雏形。那当然这之后就有很多不同的科学家继续研究,一直到19世纪初,有一位德国出生,后来移居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的科学家,叫做温克尔,发明了最早的节拍器,这是公元1814年的事。

结果,没想到一年之后,他的创意被另一个德国人拿去用了,这个人叫做约翰·梅赛尔。这个梅赛尔根据温克尔的发明,再加上更细致的速度刻度,然后用他自己的名字命名了这个节拍器。

节拍器

然后隔年,也就是1815年在英国申请了专利,之后迅速量产,1816年上市,然后贝多芬在1817年第一次在他的创作中,用节拍器上的刻度数字作为速度标示。

总结一下这一集:

第一,现在的作曲家在创作的时候通常会标示速度,但巴哈所处的巴洛克时代的作曲家,不会以我们现代人的方式去标示速度。

因为那个时期的音乐有那个时期的套路,音乐家都知道既定的速度跟风格,知道怎么样去演奏那个时代的音乐。

第二,节拍器是由德国裔的荷兰科学家温克尔,根据钟摆效应所发明的,而后被另一个德国发明家约翰·梅赛尔改良之后量产上市,而这已经是1816年,也就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事了(浪漫主义也是个艺术学名词,因篇幅关系,这里就不展开了。问度娘),换句话说,节拍器的使用是在那个时候才开始的。

前面提到巴洛克时期是公元1600到1750,但节拍器是在1816年发明的,你有没有发现这之间还有一甲子的距离?那这60年当中作曲家怎么标示速度呢?且听下回分解。

                                              2018.11.7

你可能感兴趣的:(音乐学习笔记(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