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成长记录

【主题】

大航海时代

【课题】

船舶与旗帜——轴对称图形

【课题与主题的联系】

      大航海时代属于探寻时空领域,内容中涉及了船舶与工程部分。而船舶航行时就有一条悬挂本国和港口国国旗的规则。通过研究船上的旗帜,以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加拿大国旗为例,引出轴对称图形的探究,研究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最后画出五星红旗中五角星的另一半,回扣主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实例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辨别出轴对称图形,并能用对折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培养观察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感受图形的对称美,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学生在三年级就认识了轴对称图形,所以本节内容是对轴对称图形的进一步认识和研究。

  重点: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意义,找出图形的对称轴,能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难点: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的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国旗图形、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圆形等)、直尺

【课堂实录】

(一)情境导入

我们的“海星号”航船出发啦

图片发自App

(二)探究新知

1.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

这两面旗子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我来折一折。

图片发自App

2. 研究学过的平面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以及平面图形的对称轴。

这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它有多少对称轴呢?我来找一找。

图片发自App

我用对折的方法确定它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找到了图形的对称轴,有的图形还不止一条对称轴。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平行四边形无论沿哪条直线对折都不能完全重合,所以它不是轴对称图形。

图片发自App

3.画出对称轴

我发现对称轴要画一条虚直线,两边要出头,还要画在中间。

图片发自App

4.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我先找点,然后数格子找到对应的点,最后连线,就画出来了。

图片发自App

(三)总结拓展

其实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见轴对称图形,你能举出例子吗?

生:汉字、桌子、黑板等

我们来看一组图片。(展示文字、自然界、建筑、艺术中的对称)

(出示中心对称图形)还有这样两个图形?他们是轴对称图形吗?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引导学生说说这节课所学的轴对称图形以及它的特点,明确学过的对称图形有哪些,它们分别有几条对称轴,如何画出图形的另一半,使其成为轴对称图形。

【评课记录】

图片发自App

1.    整堂课逻辑清晰,与生活联系紧密,并且很好地融入了主题中,时间把控特别到位。

2.    课堂联系中画出六边形的对称轴时,学生说斜着画,这部分建议进行及时处理,并由此问题引发学生探究如何画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    教态亲切自然,应注意训练学生完整清晰的说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可以再多让孩子感受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

4.    整堂课问题设置特别好,一直在用问题引领学生思考。

5.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应及时反馈,如当学生提出图形是对称的时,应进行追问:对称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能展示一下吗?在充分说明的基础上再揭示课题。

6.    疑惑:对称轴为什么用直线表示?画对称轴时为什么要画出头?现在研究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是在图形内部的,接下来的研究中对称可能会出现在图形的外部,我们所研究的图形是在一个平面上,而平面上对折的折痕是在平面上的,平面上的这条线是一条直线,而画出头能够体现出是直线。

【自评及反思】

优点:

1.教学环节设计清晰,与主题联系紧密;

2.教态亲切自然,语言温和有力,课堂节奏好,时间把控到位;

3.教学重难点落实到位,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动手操作,很好地完成了教学目标。

不足:

1.未对课堂中学生生成的问题展开讨论,用学生自己发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效果会更好。

2.对于学生完整清晰的说出轴对称图形的概念的训练不够。

3.在研究对称轴这个环节中,可以更清楚地体现出学生想象——直观展示——动手操作的三个层次。

4.总结时语言可以更准确,将平行四边形的对比体现在板书上。

5.关于对称轴的画法只是让学生观看并自行总结,并未深入研究原因。

        以上是我对这次成长课的记录,从备好课到完成这堂课,中间经历了一次说课和两次试讲,环节的设计,问题的设置,都凝聚了整个五年级团队的集体智慧,特别感谢王剑老师的指导和五年级老师们提出的建议。最大的收获是真正体会到了“成长”:1.经历了第一次的说课,虽然有些磕绊,但也算完成;2.深入思考课堂问题如何设置才能引领学生;3.训练教学语言,精炼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4.找到下一步努力的方向,(1)多了解学生,对学生的问题预设更加准确;(2)对学生及时生成的问题要迅速反应,及时探讨,开展深入研究;(3)深入思考知识的内涵和本质,引领学生深度学习。

        王云老师点评成长课时曾说,“当我们听完一节课,脑子里是否有了一份马上可以上课的方案,如果有,这便是成长课的意义所在”,王剑老师也提到,成长课是大家研讨一堂课的契机,希望通过这次课,来听课和参与研讨的老师们真的能够在脑海中形成上课的方案,这就是本次成长课最大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成长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