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立夏节气,我从上海飞回绵阳上班我们要各自成长,也要抱团取暖。这个世界太冰冷,愿我们多给彼此一些暖意野蛮生长
有些痛苦无法劝慰,唯有陪着感受。劝慰就是还不理解,陪伴就是认同这份痛苦的存在和意义。今天给一个来访者做体验,只要她把注意力放到身体某个地方,什么都不做,只是单纯觉察(观察)那个部分,带着开放、好奇和允许,结果意识之光放哪里,哪里就自然的变得柔软和温暖。
“那些有培训资质的精神分析师哪怕在没有来访者的情况下,只要有1-2位候选分析师接受其分析或督导,即能保证自己可观的收入。不管是受生存焦虑的影响还是出于维护精神分析运动纯洁性的考虑,候选人必须接受个人分析这一“供奉”制度被国际精神分析协会最终确定下来,并成为精神分析运动的显著特征,即精神分析内卷化的基因。”
接受成熟咨询师的分析/咨询,相对于参加各类培训靠谱多了~国内这一点上也还谈不上卷,都是少数人的游戏。精神动力学治疗接受分析时数在国内诸多平台入驻标准上也都不是太高,50~100小时,也是为了保障咨询师的基本人格健康度和稳定度,避免二把刀伤害来访者。Zack 还有之前戴老师回复我的关于循证干预精准干预的说法,我都是认同和支持的,没什么要讨论的。同时感觉流派和范式之间的区分在我个人的体验上不那么强烈。我见识过不同的精神分析取向督导师,他们的循证精神在于对人性复杂性的尊重和深切了解,对自身及所学理论局限性的认识,对以往经验的不断总结反思,追溯理论和更新理论,对来访的假设形成的慎重与开放,对实施干预的严谨与基于理论和经验的笃定。他们的经验使得他们对来访的理解和干预思路都让我时常感受到“精准”,那种精准常会在我之后的咨询实践中逐步印证,也常常心有感叹。当然,咨询和关系的艺术性我也自有体会,不多展开~以上所提这些对于服务适合相应取向方法的来访就很充分~其他方法但凡经过任何一些形式的检验,自有其发挥作用的领域。cbt疗法群及正念取向,都是服务人的,学理讨论可以有所抽象,归纳总结,落回临床应用,个体性就凸显在前的,眼前这个人可能不那么在意我们作为咨询师在意的东西,ta只是希望自己有所领悟和改变,至于信任背书来自于科学?传统?实证?权威?口碑?声誉?熟人?自觉?遇见了才知道。此回复出于礼貌,以及从本群获益很多,加入讨论贡献声音,是主要动机。辩论对我来说不那么重要,再通俗说一句:你说的都对,我继续收拾我的一地鸡毛了~
最后说一句很现实的话,我能推荐的国内的精神分析取向的咨询师远多于其他取向的。这也是当前的行情。但我心里是希望行业可以更多元发展。至于真的流派纷争,背后或是利益驱动或是自我认同的卷入,很少见到真的是为了真理辩论。当然我可能见识有限,或者智慧不足认不出来。好啦,继续工作啦~再等下次对话吧~
我也觉得体验比培训重要 培训当然得有,得有基础 但是对实践操作提升最大的就在于体验和督导,虽然体验确实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
“感谢认可!既然您已经如此认同和支持,我就不再解释了。把之前的讨论再转过来,分享给后面进入我们群的朋友。趁着饭后时间再回复一点:我相信您这位精神动力学咨询师可以帮到人,不意味着其他采取此流派或者技术的咨询师也可以帮到人,这是因为贵派缺乏实证研究来证明其有效性,所以个人或个案的成功很难复制的,所以我如果给朋友推荐咨询师,大概率还是会推荐采用CBT或其他循证技术的咨询师,像推荐您这样的优秀精神动力流派咨询师只会是特例。现在心理治疗的发展方向是精准干预,所谓精准干预,就要做到采取的每一个技术都有跟有据,比如CBT中的五因素,认知、行为、情绪、躯体、情境等都可以成为干预的靶点,而对其中具体每一种又有很多不同的干预方式,每一种方式都可以去做实证研究,再根基研究结果去给予来访者个性化的精准干预(很多具体干预技术都结合神经病理学分析,产出非常精准的干预效果)。这些结构清晰的技术都是可以进行高效的学习和实践,最大程度上避免咨询师个人特质的影响。而精分本身的特质就决定了无法进行这种结构清晰的研究和实践,不符合主流发展的趋势,这也是逐渐在世界范围内遇冷的主要原因。但个体性的机会还是存在的,很多优秀的精分咨询师一样可以做的很好,但要看运气 。这个看运气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能否好运遇到好的精分咨询师;第二是能否好运,Ta这一次针对这个个案可以发挥出高水平。这又让我想起前几天仁虚法师在群里指点的一句话:因上用力,果上随缘。如果是放在心理治疗领域,那么因上用力,就是要采用循证的技术,而如果采用非循证的技术,就会变成因上随缘。因上用力可以果上随缘,而因上随缘,果上就只能做梦了。我们不是做流派之争,也不是利益之争,因为这些讨论都不会直接关系到我们个人,而是希望通过讨论,澄清什么是科学,什么是循证,如何真正有效助人等等,借用盖茨的话,如何共同成长?”
盖茨说,不成长了,分了!
我们不分,整合跨界。
“对了,我再解释一下什么是“因上用力”,面对心理问题这个“复杂现象”,如何去有效“治疗”,确实有非常大的不确定性,这也就是非循证流派经常拿来说事的"复杂人性“,好像因为人性复杂了,那么循证和不循证的治疗都没有差别,言下之意,就是瞎忙碰到死耗子......,其实并非如此。面对复杂现象,科学循证的治疗一点也不”瞎‘。这就要再引用之前的讨论,所谓的第一性原理:早上读了冯老师分享的“第一性原理”对我个人做心理干预(给心理圈外的朋友说明一下,国内的咨询师不能用治疗这个词,虽然在做着类似的工作)的启发。先扔出这两张ppt,源自港中文freedom梁教授。其实心理治疗和创业一样,都是要面对“复杂”。乔姆斯基的这句名言非常重要:无知可以分为“迷”和“问题”,迷是指面对一个复杂现象,根本无从问起;而问题,则是指面对复杂现象时,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用问题去逐渐深入真相。在创业中我们要问创业的成功要素是什么?也要问自己,作为创业者需要具有哪些素质,如何做自我的探索。碳9的追命六问就是对自己非常棒的问题。而对于创业这个复杂现象的追问,就需要从”第一性“出发,寻找最根本的问题。这当然也是心理干预的一个思考路径。那么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就是所谓”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本源是什么?从本体意义上能不能找到?找得到怎么办,找不到又怎么办?我继续昨天的哈:而对于创业这个复杂现象的追问,就需要从”第一性“出发,寻找最根本的问题。这当然也是心理干预的一个思考路径。那么最根本的问题是什么?就是所谓”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本源是什么?从本体意义上能不能找到?找得到怎么办,找不到又怎么办?这就涉及到心理障碍的病理学。但对心理障碍做病理学分析,不同流派也是很不同的。但归根结底还是两种,科学和非科学的病理分析。前几天请教梁耀坚教授问题,他还特别提到,精分最大的问题,就在于非常糟糕的病理分析。其他方面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的。”
很欣赏你对学理和文字的用心,还有将自己编制进一个你认同的体系里,旁征博引借助专家话语。同时对于你这么用力,我其实读下来觉得信息量足够,但觉得空间感很有限,我是愿意从你这里获取更多信息,但是很难转介给你来访者。时间有限,单刀直入了。与cbt和精神分析都没有什么关系了
“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认识自己的局限性,也就是能力的边界,在边界内才能好好说话,所以您觉得空间被压缩,也可以理解。我也不是CBT流派,也不仅仅限于CBT,传统的CBT其实已经过时了。放心吧,中国足够大,最不缺的就是多元化,容得下许多不同的流派。”
嗯嗯,至少我们在相同与不同中游弋,基于我们内心的多元和局限。能力也有维度,我坦诚在本群的很多领域,我都在学习当中,也不打算不懂装懂,就只是说自己觉得靠谱的信息。我感到空间被挤压,有很多因素,你只是借助了一些话语,同时我一直困惑于你的大部分时间都用来编织材料强壮自己吗?我觉得临床工作也确实占用了我很多时间,知识上需要慢慢积累,这点确实很羡慕你。
“这就体现了循证治疗追求科学高效与精分追求长程的鲜明对比,我会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帮助来访者解决问题,不会像精分咨询师那样一个来访者跟几年,最后也不知道是自己好的,还是咨询有效了。所以我不会空耗太多时间和来访者瞎聊,自己才能有足够的时间去研究前沿的理论,翻译,做产品设计,做社群学习。提高效率很重要。对了,我说精分咨询师经常一个案例跟几年是基于个人经验缺乏大样本研究,因为有一些朋友跟的精分咨询师,真的好多年了。而且听其他老师朋友所介绍的也是这个情况。如有不妥,我道歉哈。”
属实,尤其是人格障碍患者。
感谢回应,你对于前沿性的研究和理论分享确实让我有很多学习和获益。同时你对精神分析的理解也是你的想象了。我也澄清我不完全是精神分析取向的,以及会带着批判的眼光审视所有所学。我在高校和医院的咨询有不少是1~8次内完成,用无意识动力理解过程和关系,用更多的视角(包括认知和后现代)去支持有限时间的工作。我赞同你说的高效很重要,也是趋势,还有很多的短程动力学治疗:CCRT、DIT也在适应人们的时代需求,16次内完成,临床研究也都一直在跟进。对于任何一个有生命力的体系,它自有其生态,只是我们愿不愿意承认和看到。但是你这几次对于精神分析的误解和评判太多有些狭窄,这是我一开始想要和你对话的原因,因为很担心我的一个重要信息源——你所分享的信息带有着或引或显的偏见。所以是基于期待提出的一些质疑和反馈。确实,精神分析的长程工作传统还有对行业的影响,当前如果有人还把长程当作咨询有效或者咨询师水平的主要维度,我也是会带着怀疑要去多了解的。既然开启了这个对话,我也愿意去多了解一下精神分析的发展史,然后尽可能带着理性视角去带过来一些材料信息。也许有些会是佐证戴老师的说法的,那就一起把落后无用的部分筛除掉,有些也许还能澄清一些当代的发展,那就往真相和多元再迈进一步。但是我确实不是做理论研究的,这个部分的边界我只能是尝试探索,再来回应戴老师和大家了。
“谢谢 我就喜欢这种坦陈沟通[呲牙]我对精分了解肯定比精分咨询师少得多,所以肯定有偏见,但其实我们可以想想,偏见其实往往是价值所在,没有主观态度的泛泛之言多半没有价值。所以也很欢迎您的偏见嗯嗯,我曾经请一位精分流派的朋友推荐过,《佛洛依德及其追随者》,好像是这一本,我准备有时间也读一读。因为我投入时间到一个领域之前会先研究是否符合大趋势,是否值得投入时间,否则只会大概了解一下。这也是我最初选择CBT、ACT、DBT 以及正念的原因。”
咨询中有的孩子就家人陪着在学校外面转圈儿,就是不敢进去。到了学校就身体不适,有的不“厌学”,是“厌学校”,在家学的挺好。是的呢,也不是社交恐惧,和人相处都过得去,有的孩子还很受同学欢迎真正害怕的是曾经的感受。学校是扳机情境。
与学校链接的潜意识习惯化负面情绪,学校好吗,我还不喜欢上学呢, 所以工作后,我再学习呗。
為啥不說就是學校環境發給他的恐懼呢,也不一定都在其它。現在的學校叫我去我也得討厭。他們娃就是無力反抗。回到家想傾訴一下父母也不理解,又是壓制。孩子苦啊!
野蛮生长哪有那么苦!
每個人都不一樣。自己不覺得苦就不允許人家覺得苦嗎?哪能一個野蠻生長適合所有呢。
做了一次140分钟的个案,很耗自己,看到来访者的反馈,释然了。累,值得。做的沙盘主题:死亡的寂静(来访者自己命名)。感觉到了沙盘游戏的神奇
不惩罚也能改变孩子的坏行为这个链接不错,谈点体会1惩罚从安全依恋关系讲是可能会出现依恋创伤增加不安全感的,只有在安全感建立后,孩子才能向外探索,学习情绪及行为调节,2建立规则不能用惩罚来完成,惩罚带来的只是恐惧,而规则应该是协商的结果及温柔的坚持,从而形成有效的行为,3同理心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基础,4接纳是前提,坏行为是有缘由的,接受不等同于认同,惩罚并不是改变坏行为的有效方法,5倾听不评价,避免“有一种冷是妈妈觉得的冷”的无效沟通模式重演,6父母的自我觉察及示范作用很重要。
奶奶有强迫症,患者也有反复纠结的强迫思维,也有冲动控制的问题,再询问与基底节相关的强迫谱系方面,多动冲动拔毛囤积等问题。强迫障碍容易共病抑郁障碍。
1诊断PTSD较勉强,一是创伤事件不满足强烈程度(亲眼目睹),二是创伤反应不仅是奶奶车祸,三是回避反应不明显(倾诉后好转),2诊断转换障碍成立,应了解是否还有分离症状,3边缘性人格障碍特质成立,符合精神动力学模式,症状的四个不稳定(情绪不稳定、行为不稳定、亲密关系不稳定、自我不稳定)大部满足,应更了解多一些人际交往问题及自我意识问题,2鉴别诊断应警惕共病抑郁及双相,3治疗家庭治疗很重要,DBT个体团体治疗,患者可能有强迫素质,容易回到过去或纠结,正念训练是基础,必要时药物抗抑郁抗强迫治疗,如冲动明显加情感稳定剂,4预后判断应评估是高功能边缘还是低功能边缘,同时父母的心智化水平。道龙老师诊断适应障碍,B类(边缘性)人格特质及C类(回避性)人格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