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识从何而来?

最近在看吴军老师的《浪潮之巅》第二版。这本书出版于2012年,距今有6年左右的时间。现在看书中的一些内容,发现吴军老师在那么多年前些下的一些评论和预测,很多已经变成了现实。这让我非常佩服吴军老师的远见。

吴军老师在《见识》一书中讲“你能走多远,取决于见识”。那么,见识从何而来呢

通过我读吴军老师的书和专栏了解到的吴军老师的经历来看,我认为见识来自两个方面:第一个是自身的经历、研究和思考、第二个是外界的环境和条件

首先说第一点,自身的经历、研究和思考。就拿吴军老师的《浪潮之巅》一书来举例,吴军自己说写这本书是因为他自己在一直研究IT公司的财报,积累了很多研究心得和见解。之后他受邀开始将这些研究心得和见解写出来,登在谷歌黑板报上。文章刊载后很受欢迎,收到了出版的邀请,所以就水到渠成地出了《浪潮之巅》一书。

为什么吴军老师作为一个IT工程师会去研究IT公司的财报呢?我觉得一方面是环境使然。谷歌的创始人佩奇酷爱阅读上市公司的财报。吴军老师说谷歌还小的时候,佩奇经常跟员工一起用餐,每次都会一边吃饭一边读财报,顺便跟其他人交流一下他的看法。在这样的环境下,谷歌很多工程师都有很强的财报阅读能力,不输于高盛等金融公司的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是自己对财报感兴趣,这一点更重要。如果自身对金融和数字一点儿兴趣都没有,很可能不会想去看财报,那么身边有再多的人精于此道也无济于事。

在这样一个独特的环境下,自己又有兴趣,熟练掌握阅读财报的能力不是难事,难的是能够通过阅读财报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现实的情况是掌握财报阅读能力的财务分析人员很多,而股神巴菲特却只有一个。因此,吴军老师能够写出《浪潮之巅》这样的书,肯定是额外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和思考,而不是简单的人云亦云,重复别人说过的老故事。吴军老师除了研读IT公司财报之外,还阅读很多相关的资料,这一点从书中的引用标注中也可见一斑。

接下来是第二点,外界的环境和条件。这一点其实在前文中也已经提到了部分。吴军老师读财报的习惯是受谷歌内部许多工程师的影响养成的。而且,非常重要的是谷歌的许多工程师读财报的水平非常高。这样吴军老师在工作之余经常与这些高手讨论,水平自然提升地快。

此外,是谷歌这个平台的赋能。谷歌经常请各个领域的牛人到谷歌作分享,这其中就包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能够经常有机会与这些世界级的大师们接触,吴军老师对于金融、经济和IT行业的理解肯定远超普通人。再者,谷歌内部有很多其他公司跳槽过来的员工,这些人能够提供非常多的内部信息。经常与这些人交流让吴军老师能够获得其他人无法得到的一手资料。

以上是拿吴军老师写出《浪潮之巅》一书作为例子。其实吴军老师在教育领域也有很多不凡的见识,并写出了《大学之路》一书。仔细想想的话,吴军老师能够写出《大学之路》这样的书,背后的原因跟写出《浪潮之巅》一书是类似的。所不同的是,此时的外界环境和条件是吴军老师作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工学院董事所获得的。

也许有人会说,我没有像吴军老师那样好的环境和条件。但我认为,前面所说的两点原因中,第一点更重要,即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更重要。其次,当你有了主观能动性之后,在现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情况下,只要你肯花心思去寻找,肯定能找到许多非常好的相关资源。

总结一句话,见识的形成有两大因素:主观和客观,其中更重要的是主观因素

你可能感兴趣的:(见识从何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