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忧信件5176

第5176封来信

爷爷您好!最近我看见父亲就莫名心烦,至于心烦的原因我也说不清,我不知道是否应该讨厌他,他毕竟是我的父亲,我生病时他送我去医院,我的一部分经济来源也是他,我的潜意识里告诉我不该讨厌他。但是他在我小时候就经常不在家,可能那时候起就在我心里留下了令我反感的印象,也促使了我敏感、缺乏安全感、独立、内向的性格。现在我渐渐长大了,他却总是呆在家里,可能他是想多陪陪我弟弟,他说弟弟还小,我认为他认识到了缺少父爱的弊端,他想多陪陪孩子也是应该的,但是我又很不满:“为什么你在我小时候没有意识到我也需要你的关爱,而弟弟比我小六年,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十几年了,可能你陪他的时间比我还多,为什么弟弟就可以得到你们那么多关爱,可能你会说,你那时候出去赚钱是想供我们读书,但是在放假时,你回来时也没有弥补过你在我生命里陪伴的缺失,我记得有一次我听到你和亲戚谈话,说讨厌我小时候总是哭,那种不耐烦的表情让我很不是滋味,现在你们把学习的希望压在我肩上,开始各种关心我,不懂是你们意识到你们的陪伴少,想要弥补,还是想让我为你们考上个好大学。在亲戚家吃饭时,他们谈起我小时候的天真事情,都乐呵呵地笑,你确实半点笑意也没有,但当谈到弟弟,你会络绎不绝地边笑边说。我小学考了全校第一,几乎接近满分,你也没有表现出很大欢喜,但弟弟每科考了八十多,有一次勉勉强强上了九十,你们却特别特别高兴,还说要给他买玩具。想起这些,我心都碎了。但妈妈总说,其实爸爸是爱我的,只是他不善表达,他也尽力在给我们一个完美的家,我也渐渐放下了。”最近,家里人总是对我说:“你爸爸还没去工作啊?每次都是去几天就回来,回来几天把赚的都坐车、吃饭挥霍完了,能赚什么钱,现在单靠你妈妈赚钱了,你爸真没出息”而且这样的话不止一两次出现在我耳边,我也很生气他为什么总是回来,小时候我需要他陪伴的时候他不在,现在我独立了他却天天待在家里。后来妈妈说他身体出了点问题回来调养,我就更加生气他总是抽烟,劝了也不听,我就想,为什么我会有这个父亲呢。他现在身体好点了之后还继续待在家里,我也安慰自己说,可能是他想多陪陪弟弟吧,但是我现在读书正是最需要钱的时候,花费的地方很多,现在只能妈妈一个人在相隔我们的另一个省份工作供我们读书,要是爸爸去工作的话,妈妈就能轻松一点,或许我们能多见见妈妈,别人的父母都是男主外,女主内,我们家倒是反过来,我们想妈妈多陪我们,但是想爸爸出去赚钱,他却总说那个地方给的工资太低不想做,我就想,“那你倒是先去啊,总比你现在在家一分都赚不到的强,我妈嫁给你真是辛苦她了。” 所以我讨厌他的地方就在于他让我妈妈跟着她没好日子过,还更加辛苦,我们也得不到母亲的陪伴,所以我看见他就来气,小时候不管我,我长大了才渐渐关心我,每次和我聊天都是叫我好好听课,认真学习,这些话我都听得耳朵起茧子了,我认为这些道理我都懂,他还不如教我怎么做题,但是他的文化水平也没有办法这么做,所以渐渐地,他说话我都不想听,他都没有办法教给我有用的东西,还净说一些废话。但是他毕竟是我的父亲,我的生活费也来源于他,但我还是忍不住用不耐烦的语气和他说话,甚至反感、讨厌他,我知道这么做不对,但我真的无法控制对一个没有出息的父亲的不满。你能告诉我,我应该如何控制自己讨厌他的情感或怎样对待他吗?我这种心理是否正确?我应该怎么做?劝他去工作?继续讨厌他?希望您能解决我的苦恼,谢谢您!

[图片上传失败...(image-318d94-1635737418886)]

爷爷的回信

孩子,你好,爷爷收到你的来信了。感谢你对爷爷的信任和坦诚。

我们在成长的过程中需要父母的关爱,你小时候可能更需要父亲的关注与陪伴,但是他为了生活也好,为了家庭也罢,没能陪在你的身边,这是你很大的一个情感缺失,同时也一定是他心里的缺憾。当他发现孩子的成长不能重来一次的时候,他可能就想着把那种缺憾弥补在弟弟的身上。这是他的糊涂之处吧,在第一次做父母的焦虑中以为借由另一个孩子就可以弥补自己心里的缺憾,其实也会因为这样的糊涂而失去更多的陪伴,尤其是对老大的忽略。

每一个人都会在第一次当父母的时候有些茫然不知所措吧。或许是后来他意识到了对你的忽视与愧疚,想着来弥补,但是没有找到合乎你当下需要的方式方法,或者是没有真正看到你小时候对父亲的渴求才造成了你们之间隔阂。

父亲现在天天在身边会激起你内心的愤怒以及对弟弟的嫉妒,这种心里不平衡时间久了难免会让自己想通过另一种方式来求得发泄,那就是抵抗,所以你当下的情绪是正常的,没有谁可以指责自己,包括你自己。孩子,你需要做的就是看到那个小小的自己对父爱的呼唤,对母亲的心疼,也尝试着去表达一些。但最终的决定于选择还是在自己手里。因为一味地怨恨只能让自己更深深地陷在无力中,而一个人的成长需要的是改变的力量与勇气。想陷在无力中继续挣扎还是尝试着去改变是自己的事情。劝他人改变不如劝自己成长。我们不能改变任何一个人,但是我们有权利尊重自己对别人的感受与情绪。允许它们发生再对照自己去找到一个自洽的方式去面对这些爱恨情仇。

孩子,我们的一生都是在与自己的和解,与自己的和解中,首位需要和解的就是父母,他们给予了我们生命,同时也会把更多的期待投掷在我们身上,但我们要分清楚哪些是自己的需求,哪些是父母的期待。照顾到自己的需求,同时也把期待还给他们,让他们是他们自己,我们是我们,彼此相依又各自分离。我们往往不愿意放手对父母的指责与抱怨,愤恨与怨怼,其实只是说明我们从内心不愿意跟他们精神分离。但是,孩子,你在慢慢长大,你在慢慢寻找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在寻找的过程中要学会接受与放手。

最后,祝福你,孩子,愿你在成长中寻求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独有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忧信件5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