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 第八章 不争无尤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为不争,故无尤。

最高的善就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却不与其争短长,它总是停留在众人不愿去的低洼之地,这种品格最接近于“道”,上善的人总是甘于居于卑下的环境,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远博大,待人善于相助,真诚可亲,说话善于信守诺言,为政善于治理,办事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才会才不会出现过失,招来怨恨。

上一章老子以天地之道去谈论,到这一章呢,又以自然界的水来比喻。那么有德之人的品格应该像水一样,一是柔,二是甘于居于卑下的地方,三是能够滋润万物,营养万物,帮助万物,但却不去争权夺利。那么这样的人才是具有理想人格的人。

那我们来看看,如果在你的单位当中,或你在你的朋友当中,发现有人能够经常去帮助别人,而不去争名夺利,而且他还乐意去大家都不愿去的地方,去做大家都不愿意去做的事情,而且可以忍辱负重,任劳任怨,能够尽所能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可以帮助的人,却不与别人去争功、争名、争利,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善利万物而不争,那么这不就是我们过去说的“雷锋”吗?

有人说如果这么做,可能就是最大的表面的无私,可能是最大的有利于自身,这是人生的大智慧。

上善若水,说的是水的德行最高,尽管它的构成其实挺简单的,但它是自然界里的生命之源。

水的德行最大的一个特点是什么呢?因为它最柔弱而且最善性,它非常的包容。人们都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所以它能够甘居人下,而且无论到什么地方它都是无声无息,并且它瞄准它的目标,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障碍,都能想尽一切办法绕过障碍,去达到他想要去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水有形却无状,因为谁都说不清楚水到底是一个什么形状,你把它放在什么样的容器里,就会呈现什么样的形状。水生性温柔,就像一个柔弱的少女,羞涩柔韧而又随遇而安,我们用大坝去拦住水,它就会安静,它不动。

抽刀断水水断流,你怎么去切断它,但是对水却毫发无损,所以他不怕别人去攻击他。对于上天来说,水就可以成为雨雪云雾,到了地上水就成了江河湖海,遇到热它变成气体,遇到冷它就结成了冰,看见了风它就起了浪花,居高处水就变得湍急,水是千变万化的,最重要的是无论他身处多么高贵、显贵的位置,他都会谦卑的向下流淌。这和人是不一样的,人往高处走,人们总是需要不停的高攀,似乎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因此人与人之间总是有竞争,总是有博弈,而有博弈就会有得失,就会有胜负,就会有成败,而水却比人明智的多,它甘居下位,滋润万物,而不居功自傲,清静无为,而又无所不为。

老子列出了7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因此老子的结论是,为人处事的要旨就是不争。您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什么怨言。人类如果一旦有了像水一样的品格,就能够助人而自乐,与世无争,日子过得恬淡,自然也就不会与别人发生冲突和矛盾,也就不会受到患得患失的精神折磨,这样人就能过得逍遥自在,轻松愉悦。


历史上的杨修之死,是与他的自恃有才、口无遮拦有着直接关系。老子在描述上善若水的时候,曾经提到一点叫做心善渊,尽心思要善于渊沉,那意思是你不要去把心里所想的全都暴露出来,尤其是一些敏感性的话语,而杨修正是把曹操心中所想的事情暴露给大家,才招致了杀身之祸。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 第八章 不争无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