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 | 气候与文明 | 宏观中国篇

    作者:Angelo

编辑:Angelo

图片:Via大数据中心

特别感谢:竺可桢教授

原作于:2019-09-15


Angelo的常识 | 气候与文明

1953年4月10~12日,华北地区冬小麦刚刚拔节(不耐0℃低温),一场特强冷空气(冬季风)南下,全国最低气温普遍降到零下1℃~3℃,局部零下3℃~5℃,使仅冬小麦一种作物当年就减产50亿斤,严重影响了当时国家粮食供应。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同年8月1日签署命令,把气象部门从军队(军委气象局)转建政务院(国务院),成立中央气象局,天气预报开始向社会公开发布,同时为经济建设和军事建设服务。[1]

前言:

我开始关注气候对文明的影响肇始于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后国内兴起的低碳学热潮,彼时有大量书籍出版,民科与专著混杂于市场。

在阅读众多书籍的过程中,我反复涉猎到全球地质运动、千年气候变化以及奥尔特星云体系内星体运行产生的行星间引力影响对地球气候变迁的重要作用,方才理解了所谓全球变暖背后有一套极为复杂的——上至星体、下至地核的系统规律性地运作着,而人类在其中的作用实际上仍可视为微乎其微。

上世纪七十年代欧美盛行“全球变冷学说”①以遏制苏联不断扩大的西伯利亚油田计划,正是油田地理大发现促进了苏联在高度体制化的情况下仍有余力发动对东欧和阿富汗的多场大规模军事干预。而在本世纪初被西方媒体刻意制造出的“全球变暖学说”意在利用道德高度遏制新兴国家对西方世界的巨大冲击。我们必须承认人类对环境破坏起到了惊人的作用,但我们也不得不提防此事被居心叵测者过度利用。

在“气候与文明”系列中,我将以气候变迁对文明兴衰的影响为主要探索内容。在反复阅读竺可桢教授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化初步研究》后,我整理了一部分相关研究资料以支持我的调查。

环北纬30°被称为“文明纬度”,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与古中国相继建立了伟大的古代文明。在世界15°~30°纬度带上,高空副热带高压带长期控制气候运动,凡是大陆即为沙漠。在全球变冷期内,沙漠也相继出现在北纬25°~北纬35°间。

随着沙漠逐一大规模扩张,不具有温带大陆性季风或热带季风气候的古埃及文明与古巴比伦文明相继衰落,而印度西部的塔尔沙漠与中国遍布西部、北部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等八大沙漠则是在公元前1世纪左右开始扩张。与此同时,庞大的撒哈拉沙漠的风沙被吹散到整个南北中纬度间的地区②,如古中国文明、古玛雅文明便长期接受着撒哈拉沙尘,逐渐形成了肥沃的土地。

这些事件的关联性可以理解为,风沙的全球化对离沙漠最近的两个文明产生了巨大压力,但在另外两个依赖季风形成雨水充沛的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中,则带来了沃土。

中纬度沙化在南北纬度间均存在,北半球从撒哈拉开始,逐渐蔓延至包括北美的索诺拉沙漠、整个西亚与中亚散布的沙漠群。南半球的澳大利亚、纳米比亚等地的沙漠地区。

伴随历史进程,沙化愈发严重,在中国导致河西走廊逐渐被西北戈壁和黄土高原的大规模扩张吞噬。由此,中国古代王朝对控制西域和建设丝绸之路的动力越来越弱,而对走向南洋建立海上丝绸之路的动力却越来越强。从而全面推动中华文明南移。

图1-1-1.a scanning electron micrograph of Sahara dust. researchgate.net

在第一部中,我将集中讨论中国的气候变化对中国大陆农耕文明兴衰的巨大影响,由于历史跨度将是从仰韶文化至现代中国,故中国部分可能会被分割为多章节分次发布。

在完成中国部分后,气候对世界主要文明、对原始时代人类的迁徙选择、对四种文明类型的演变以及地球约40亿年的气候变化对生命演化的影响和太阳系内天体运动对气候的影响都将会逐一成文。

由于内容宏杂且庞大,总完成时间可能会长达半年。我决心对气候进行深入探索并总结为偏向学术的科普性文章,是出于我越发意识到气候变迁与地质变化对人类产生的影响远远大于我一直深入探索的如哲学、政治、科学等的影响。我希望理解一直以来令我无比困惑的人类社会的独特性与难以解释的历史同步性的诱发原因。

中国气候变迁(仰韶文化至安阳殷墟时期)

一.

当我坐在南太平洋的海岸,皓月当空,鲸歌悠扬,于我俯仰间,皆是自然。

二.

关于中国文明部分,我将以竺可桢教授撰写《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化初步研究》时划定的五千年为界,自仰韶文化至安阳殷墟的两千年为第一研究范围,自西周至秦汉为第二研究范围,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元明清、民国与新中国则分别为第三至第七研究范围。而在全文正式开始的部分,我们需要先聊聊中国的物候变化。

三.

图1-2.ClimaticImpacts on the Fiscal Balance in Ancient China.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 35 (9):1156-1163

图1-1-2.ClimaticImpacts on the Fiscal Balance in Ancient China.Scientia Geographica Sinica 2015 , 35 (9):1156-1163

1.

河南,被称为“豫”。

象之大者,贾侍中说,不害於物。《说文》

豫州在九州中,京师、东都所在,常安豫也。《释名》

豫氏,本姬姓。晋智伯臣豫让《潜夫论》

堂堂“豫”字,为物名,为州所,为人姓,可河南为何千年来从无大象?

据中科院考古研究所资料:西安附近的半坡村遗址(属于仰韶文化,用C14同位素测定为约5600-6080年前)和河南安阳殷墟(约公元前1400-1100)的发掘表明,当时猎获的野兽中有竹鼠、麞和水牛等热带和亚热带的动物,而现在的西安和安阳一带,已经不再存在这些动物。

更进一步,竺可桢教授曾回忆道:

1930-1931年发掘的龙山文化遗址出土了炭化竹节,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竹类的分布在黄河流域是直到东部沿海地区的。

竹,中华文明被一笔一划记述在竹或竹纸上达三千年之久,而甲骨、竹简等的撰写者在这公元前的三千年里大多集中在黄河流域文明区域内。中国的许多方块字,用会意象形来表示。在西周(公元前1066年开始,定都于西安附近的镐京)初年的政府公文中,如衣帽、器皿、书籍、家具和乐器等名称都以“竹”为头,表示这些东西最初都是用竹子做成的。可见周初黄河流域竹类广泛生长。[2]

而在今天,中国秦岭-淮河线以北,几乎不存在特大规模竹林以供应纸张需求。

2.

在红极一时的网剧《长安十二时辰》中,唐玄宗天宝末年出现大规模纸荒。在唐朝的京畿地区由于贞观、武周、开元年间城市连续扩张而曾大量用纸,楮皮纸生产地北张村(至今的蔡伦造纸术纸张生产基地,被称为造纸术活化石村)反复扩大规模增产楮皮纸以供市场需求。

楮皮纸的生产原料即竹、树皮、麻头、和旧鱼网等。据唐《翰林志》记载,在天宝末年,长安的主要纸张供应已高度依赖浙江剡县的藤纸和安徽宣州的宣纸,楮皮纸因原材料(竹等)短缺生产力明显下降。由于长安地区的纸张必须首先供应,导致大量地方政府纸张断供,从而陷入无纸可用的尴尬境地。甚至在史学界,对天宝年及之后唐朝的史料都存在巨大争议,因为大量方志在天宝年前后基本失效,众多内容无法被论证真伪。

纸张短缺深刻冲击了文明进程,而其短缺的原因,一方面是长安的城镇化扩张加速,另一方面是楮皮纸生产量的衰退。但最根本的,是在北张村几乎到了“无竹可用”的地步。

3.

再来看看关于荔枝的史料。

唐杨贵妃,生于涪陵,喜荔枝,天下皆知。今中国荔枝主产地,是打着“妃子笑”之名的广东。泱泱大唐,其公元八世纪的冷冻储藏技术也绝不可能达到可从广东将荔枝直线距离(中国G4高速直达为1683公里)横跨一千两百公里于六天内(通常的荔枝保质期)送到长安。

据《舆地纪胜》载,涪州城西十五里地方,有妃子园,植有荔枝“百余株,颗肥肉肥,唐杨妃所喜。‘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谓此”。

杨妃嗜生荔枝,诏驿自涪陵,由达州,取西乡,入子午谷,至长安才三日,色香俱未变。《涪州志》云,七日到长安,不同。《舆地纪胜》

西南师范大学的蓝勇教授曾对历史上四川荔枝的种植和分布进行过细致的考察。唐宋时期,北纬31度以南的成都、重庆、宜宾、泸州、涪陵、乐山、万县和雅安等地的河谷地带均有荔枝种植的记载。其中,北纬30度以南的宜宾、泸州、乐山和涪陵四地产量最大,质量最好,此四地中,又以宜宾和泸州两地的荔枝最负盛名。可见,历史上四川地区荔枝的分布,呈现出明显的纬向带状。

唐人与宋人的记载又存在重大区别:唐人多言荔枝来自岭南,而北宋中叶以后的记载则多云荔枝来自四川涪州(今重庆涪陵区)。实际上,荔枝为一种典型的南方水果,现今的主产区在两广和福建,四川仅泸州合江县一带还有规模生产。

这一史料的巨大差异是惊人的,因为两者间记载集中出现大规模区别的时间跨度不过150年。而这150年,正是自安史之乱起,到五代十国终的时间。

4.

再看宋朝,了无扩张之意的文人治国,对西域控制松弛乏力的军事策略。这个看似弱小的王朝,却依南汉广州与吴越泉州的旧贸易路线逐渐发展起了蜚声中外的海上丝绸之路。

北宋宋哲宗绍圣年间GDP数值约40亿贯,合35200亿美元;唐武周朝GDP约40亿贯,合239亿美元,占世界GDP比重58%;元朝GDP峰值约合320亿美元。[3]领土面积只有唐朝的三分之一,元朝五分之一的北宋,却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的最高峰。这个懒于向河西走廊扩张复兴路上丝绸之路的帝国,究竟面对着一个怎样的南洋?为什么宁可杀岳飞也要放弃北方而继续发展南洋经济?

好,让我们回到仰韶文化与安阳殷墟,看看中华文明千年之肇始时的祖先生活在一个怎样的古老中国。

四.

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王绍武教授在《夏朝立国前后的气候突变与中华文明的诞生》[4]的摘要中写道:

根据历史记载,考古学证据及气候代用资料,分析了2100-1800BC中国降雨水量的突变。结果显示:夏朝立国(2070 BC)之前有一个多雨期(洪水期),“大禹治水”标志着洪水期的结束。夏朝立国前后转为干旱,在不到300年内降水量减少20%,因此可以认为是一个气候突变。有证据表明,从洪水到干旱的气候突变可能造成了中原以外地区许多考古文化的衰落,但是也促进了中原地区中华文明的诞生。

黄河的泛滥,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平原。根据从20世纪70年代中科院开始对天津古贝堤(世界三大古贝堤之一)的研究资料,我们一般认为:第Ⅲ堤形成约在3500年前的殷商;第Ⅱ堤约在2000多年前的战国时形成;第Ⅰ堤出现于元末明初。古贝堤的位置变化与黄河入海口变化有关,软体生物不适于在含沙量高的海水中生长繁殖,故相继由山东迁徙至天津、沧州一带。

而《夏商周断代工程》[5]又已确认夏朝始于2070 BC,据此推算,夏朝时期的黄河含沙量处于较低水平,未使软体动物大规模迁徙。可推论出黄河流过的黄土高原仍处于被大量植被覆盖的状态。而在殷商末期,则出现了植被的大面积消失。


图1-1-3.植被破坏范围.每日学术

在图1-3.中可见,现代黄土高原在当时并不存在,植被破坏集中在中原地区,但由于在植被被破坏后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农作物与经济作物,所以,虽然大量原生动物,如著名的河南亚洲象逐渐消失,但是不足以短期内在入海口处产生庞大的沉沙。在历经约530年后,天津古贝堤才形成第Ⅲ堤(1500 BC),此时殷商时期已持续有100余年(1600-1046 BC)。

图1-1-4.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黄河中游森林分布图.每日学术

在殷商时期,黄土高原在马莲河中西部流域、清水河南部流域、黄河兰州至清远段流域已然形成。这一时期主要的城市群却仍被森林覆盖,只有西安北部、三门峡至洛阳平原、临汾地区出现了少量植被真空。由此说明,虽然城市发展破坏了部分植被,但黄土高原的大规模出现与人类活动并无直接关系。

五.

彼时安阳殷墟附近,农人种植水稻,有商旅牵大象徐徐经过,孩童追逐着打猎竹鼠,却被这象驼着的在附近森林里打到的獏、水牛和野猪肉吸引。商人们招呼着要卖这些肉,大家拿出了甲骨、贝以及逐渐通行起来的铜币争相购买,货商也拿出首都的新货币择购了些稻谷,准备到下座城市去卖。[6]

而在今天呢?河南全境种植旱稻,无大象、竹鼠、獏和水牛。


图1-1-5.中国年平均气温及挪威雪线海拔变化图.每日学术

图中可见,公元前1000年,气候巨变。史商纣王帝辛在位,商朝500年来形成了错综复杂的政治结构,腐败深重的贵族集团与不得不维持边境安全的征战消耗着商帝国国力。帝辛大力推行改革,却遭遇千年大寒,中国万里颗粒无收,周朝趁机攻入突然国库空虚的殷商,商始失统御位,分为武庚朝歌、微子启宋、康叔封卫与箕子朝鲜。

由此,大量专家学者对商纣王是否“为纣虐”产生了怀疑,根据古史辨派创始人顾颉刚在《纣恶七十事发生的次第》中统计,周《尚书》以来历朝史籍共堆叠罪名达七十项,历史跨度长达两千年,其中大多可视为是历史久远的虚假臆测。[7]

武王克殷实侥幸,万恶朝宗集纣躯。

殷辛之名当恢复,殷辛之冤当解除。[8]郭沫若

中国气候结构:

一.

中国为大陆性季风气候,北部有西伯利亚高气压中心和蒙古国附近形成的庞大高气压(中心气压达1040百帕),而东方的阿留申群岛则形成了阿留申低压,南方赤道形成赤道低压,两地低气压中心气压都在1000百帕以下。[9]

由于印度洋暖湿气流在通常情况下无法翻越青藏高原进入中原地区,故中国大陆主要是南北高低气压交替作用,形成大陆性季风气候。

在冬季,蒙古高压气流进入中国东北地区后转向为西北风入阿留申低压区,而在淮河线附近则风向转为东北风入赤道低压区。

在夏季,中国除高原地区外,中东部几乎完全被热性低气压盘踞,由于西北太平洋和北印度洋都有强大的副热带高气压,东南沿海与缅甸至云贵高原线在蒙古高气压北移后都会迅速进入中国,进而形成闷热多雨天气。

由于撒哈拉沙尘连年流入北纬30°环线,而中国的冬季时间一般比夏季时间要长,因此会在全境积攒大量沉沙,而夏季多雨的气候特性则会将沉沙变为沃土。

二.

哥本哈根大学物理研究所W·Dansgaard教授对格陵兰岛(北纬70°,西经42°)进行的放射性同位素测定结果,在与竺可桢教授整理的中国气候变化资料对比后会发现,两者几乎平行。


图1-1-6.一千七百年来世界温度波动趋势图

《竹书纪年》有载,周孝王时,长江重要支流汉水,有两次结冰,分别发生于公元前903和897年。《纪年》又提到,在结冰之后,紧接着就是大旱。这就表示公元前第十世纪时期中国两江流域西部均处寒冷。《诗经·豳风》中的下列诗句是关于离长安不远的豳地:

八月剥枣,十月获稻。

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

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

四之日其蚤,献羔祭韭。

九月肃霜,十月涤场。《诗经·豳风》

同时代作品中:

摽有梅,顷筐塈之。《国风· 召南》

瞻彼淇奥, 绿竹猗猗《卫风》

召南,即雍州,陕西中南、宁夏全境及青海、甘肃、新疆、内蒙部分。卫国处冀豫鲁交界。现代的两地,大规模的竹、梅林并不存在,多为戈壁、灌木林。

而根据挪威国科院对挪威雪线(北纬59°,西经10°)的统计(详见图1-5.),我们发现中国的气候变化与挪威雪线变化几乎平行。

英国G·Manley教授对英格兰(北纬52°,西经1°)的气候统计和列宁格勒地球物理总台的统计则分别证明,西欧气候变化约迟于东欧、中国五十年上下。[10]

加拿大地质调查所在安大略省(北纬50°,西经90°)地方用古代土壤中所遗留的孢子花粉研究,得出的结果,也是距今三千年至二千五百年前有一次寒冷时期;但嗣后又转暖的情况,与中国和格陵兰相似。[11]

我国涂长望曾研究“中国气温与同时世界浪动之相关系数”,得出结论:中国冬季(十二月至二月)温度与北大西洋浪动的相关系数是正的,虽是指数不大,换言之,即中国冬季温度与北美洲大西洋岸冬季温度有类似的变化。[12]

图1-1-7.北极地图

由此推论出,西伯利亚高气压的移动是缓慢却波及整个北半球主要大陆的,而受北大西洋洋流等因素影响,西伯利亚高气压对西欧产生作用较慢。

这一重要区别将为莫斯科大公国因西欧皮毛需求上涨而大规模东扩,和蒙元帝国因气候寒冷而早已收缩至西伯利亚与北蒙产生的重要军事冲突提供重要线索。

五十年左右的时间差使莫斯科大公国拥有足够的力量去对抗因与明朝的战争而疲惫不堪的蒙古军队,为后世的俄罗斯帝国与苏维埃政权储备了充足的领土基础。


在下一篇中,我将尝试整理西周至秦汉的中国气候对国家形态变化的影响。


注释:

① 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气候“变冷说”一度成为主流。1971年丹斯加德等人发表格陵兰冰芯氧同位素谱分析成果表明,地球气候有10万年轨道周期变化,其中9万年为冷期,1万年为暖期。按此规律,气候的暖期已接近尾声。日本气象厅朝仓正1973年撰文预言,地球将于21世纪进入“全球变冷”。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环境研究所布莱森认为,地球目前正在非常缓慢地进入另一个大冰河期;

② NASA数据显示,每年在大风等气候条件的作用下,平均有1.82亿吨的沙尘被从撒哈拉沙漠西边(经度为15°W)吹起。

参考资料:

[1]《关注气候:中国气候及其文化影响》,林之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8.1.

[2]第三节内容均整理自《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化初步研究》,竺可桢,中国考古学报,1972.1期;

[3]分别统计自《宋史·地理志》,唐《通典》,《元史·地理志》;

[4]《夏朝立国前后的气候突变与中华文明的诞生》,王绍武,1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大气科学系,北京 100871;2 中国气象局 国家气候中心 气候研究开放实验室,北京 100081;

[5]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简体)[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0,1-118.

[6]改编自《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化初步研究》,竺可桢,中国考古学报,1972.1期;

[7]李亦辉, 李秀萍. 纣王形象的演变及其文化意蕴[J]. 中州学刊, 2012(2):161-166.

[8]郭沫若. 安阳圆坑墓中鼎铭考释[J]. 考古学报, 1960(1):1-5.

[9]《关注气候:中国气候及其文化影响》,林之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3.8.1.

[10]Manley,G.,1959 Temperature Trends in England, Archiv fiir Meteorolog, Geophysikund Bioklimatologic, 9, 3-4, 413-433.

[11]Johttsen, S.G., Dansgaard, W., et al. 1972 Oxygen Isotope Profiles through theAntarctic and Greenland Iee Sheits, Nature, Feb. 25, p. 434, Fig.6.

[12]Terramae, G., Notes on Late Quaternary Climatic Changes in Canada; SolarVariation, Climatie Change and Related Geophysieal Problems, pp. 665-666.


Angelo的常识 (微信公众号、知乎、、头条号、百家号、一点号、搜狐号、腾讯内容开放平台、豆瓣、微博、推特);

common_sense_of_angelo(ins, Tumblr).

你可能感兴趣的:(常识 | 气候与文明 | 宏观中国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