煽情都市:3边城简介

选择了去深圳看看,因为深圳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但是,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为什么会偏偏选择在深圳呢?


1979年,经过十年浩劫的共和国百废待兴,在那个百废待兴的年代里,只有改革,共和国才有可能看到希望的田野;只有开放,共和国才有可能展开“春天的故事”,而改革开放的突破口在哪里呢?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初期,历年来时有所谓“难民”从当时的广东省宝安县(今深圳市)沿深圳河偷渡到香港现象发生。有一次深圳方面大规模偷渡到香港,在河上被英军发现,此次逃港事件从而引起了最高领导同志的高度关注。为什么当时宝安县深圳镇罗湖村这边这穷,面香港那边的罗湖村如此富裕?一河之界,反差如此之大。同样引起了中央其他高层的高度注意,最后中央派人到南海边上考察了这个当时的小渔村,随后在这里划了一个圈,搞起了“经济特区”。然而这在当时却引起了社会的大争论,讨论的结果是经济特区还是要搞试点,当时的大意是搞得好就让深圳的成功经验在别的地方继续下去,搞得不好就让深圳特区自生自灭。但有一条,要与作为社会主义主体的内地隔绝开来,于是在深圳特区边上树立了一道高2米的水泥墙,以此隔开经济特区和内地。这道水泥墙就是香港人和深圳人所谓的二线关(深圳与香港之间为一线关),这也是当年小龚要查边防证的原因。


1979年7月,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同时被国务院确定试办经济特区,深圳口岸一直和香港保持着紧密来往。可以说,深圳命中注定要成为一个开创中国历史新时代的宠儿,事实上也是这样。到了20世纪末,人们回首中国经济特区20年的发展历程时,发现中国五大经济特区(1988年4月13日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建立海南经济特区的决议)中只有深圳特区的发展最好。然而,深圳特区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深圳特区的建设是从蛇口开始的,从荒山野岭的“蛇口”起步,蛇口一声炮响,挖山填海,其中之艰辛可想而知。在当年“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建立之初,建设者们喊出了一个“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响亮口号。


到了20世纪80年代,由中建三局承建160米高的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创造了“深圳速度”;90年代,383米高的地王大厦又以“九天四层楼”刷新了深圳速度。现在,“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标语牌依然屹立在蛇口工业区,依然成为特区精神的标志之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煽情都市:3边城简介)